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一些独特的心理特点,如认知、情绪情感、性格、社会性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在家庭中如何根据这些独特的心理特点进行单亲家庭青少年教育,使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成长更趋健康.  相似文献   

2.
同伴接纳在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近20年来国内外青少年同伴接纳的相关研究,从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家庭、情绪等不同层面探讨了影响青少年同伴接纳的因素,指出了从考察单一因素到探讨多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和综合效应的静态到动态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同伴接纳在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近20年来国内外青少年同伴接纳的相关研究,从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家庭、情绪等不同层面探讨了影响青少年同伴接纳的因素。指出了从考察单一因素到探讨多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和综合效应的静态到动态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人的犯罪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综合因素中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对青少年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后者对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犯罪是成长中的犯罪。青少年正处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上述两种因素交替变化是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一种自然表现。基因遗传和突变特性以及激素旺盛分泌对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强烈程度都大于成年人,所以,他们的犯罪往往带有生物性因素作用的本能色彩。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不应忽视这些具有不良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处于独特的身心发展阶段,容易受到外部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使他们成为犯罪的高发群体.深入分析犯罪青少年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高发的心理动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及重视学校对青少年的人格教...  相似文献   

6.
人的犯罪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综合因素中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对青少年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后者对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犯罪是成长中的犯罪。青少年正处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上述两种因素交替变化是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一种自然表现。基因遗传和突变特性以及激素旺盛分泌对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强烈程度都大于成年人,所以,他们的犯罪往往带有生物性因素作用的本能色彩。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不应忽视这些具有不良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情感型、冲动型和好胜型的动机分类整体上涵盖了青少年性犯罪人群,针对类型化的青少年性犯罪动机建构预防措施具备理论与实证指导价值。应细心引导青少年走出感情迷茫,填充其思维空间,树立情感驱动型青少年性犯罪人正确的感情观念。以社会压力为前置力量、自我控制为终极推动的对合式自我控制引导青少年解除性神秘感。努力理解好胜驱动型青少年性犯罪人的文化挫折情绪,协助其生成与个人发展相契合的社会法则。  相似文献   

8.
情感型、冲动型和好胜型的动机分类整体上涵盖青少年性犯罪人群,针对类型化的青少年性犯罪动机建构预防措施,具备理论与实证指导价值。应细心缝合青少年的感情迷茫,填充其思维空间,帮助情感驱动型青少年性犯罪人树立正确的感情观念。以社会压力为前置力量、自我控制为终极推动的对合式自我控制,可引导青少年解除性神秘感。应努力理解好胜驱动型青少年性犯罪人的文化挫折情绪,协助其生成与个人发展相契合的社会法则。  相似文献   

9.
当代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其心理的发展变化独具特色。教育者应充分借鉴脑科学研究成果,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首先,教育者要掌握大脑可塑性原则,积极推动青少年智力发展;其次,引导青少年利用大脑活动特点,有效提高记忆;再次,重视情绪情感教育,激励认知过程;最后,教育者要积极为大脑的可塑性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研究表明,情绪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成长和智力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为学习成功提供了必要的热情和愿望.  相似文献   

11.
情商做为调节管理自己情绪和人际情绪的能力,对个人的影响重大,对领导干部的作用更为突出。情商是领导干部提升个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领导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法宝,也是领导干部维系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提高领导干部情商有"六步曲",即知情、解情、调情、识情、移情和传情。  相似文献   

12.
Inclusive leadership is confirmed t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 employees’ task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owever, it is very rare to discuss the two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emotions.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support theory, with questionnaire survey, through analyzing 255 sets paired data of leadership and staff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emotion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inclusive leadership on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1. Inclusive leadership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employe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ask performance; 2. Inclusive leadership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employees positive emotions; 3. Positive emotion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ask performance; 4. Positive emotions play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between inclusive leadership, staf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ask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3.
公安大学生职业认同在入学动机上表现为职业预期和学习生活适应性上的差异,对公安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主要有对警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公安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构建,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警察意识、警务技能和警务行为素养,从而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业情绪。  相似文献   

14.
压力下的警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理论”可以对警察职业性质及其亚文化现象进行解释。警察职业环境中存在着比常人更多的负向刺激物。职业压力所产生的负向效应,也必然引起负向情绪。负向情绪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需要寻找适当的渠道予以渲泄。如果外部环境不能提供有效的适当的渲泄渠道,这种负向情绪就有可能以一种偏离职业规范、偏离主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民众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法治环境尤其是典型刑事司法案件等现实层面的感受往往通过刑法情绪释放出来。民众刑法情绪是衡量刑法认同和刑法信仰程度的重要心理暗示。受"杀人偿命"等传统刑法观、现代仇恨犯罪理念、刑罚效果不彰和刑事司法系统运作不力等因素影响,民众刑法情绪会流露出恶性倾向,但亦有培养民众良性刑法情绪的现实土壤。民众良性刑法情绪的养成则助益于刑事政策贯彻、刑事司法运行、刑法社会效力的彰显、理性刑罚观和犯罪论的培养和刑法情怀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信仰危机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危机的原因是挫折的困惑与真理的否证,利益的失衡与价值的背离,思想的激荡与情感的疏远.要克服信仰危机,建构科学的信仰,需要实践上取得实绩,达到事实的确证与真理的彰显,利益到位与价值认同,弘扬正气与感情诱导;同时,加强理论教育,达到真理的坚信、先贤的启示使价值认同,历史的反思使感情融入,以建构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信仰.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各种利益主体间的利益诉求差异日趋明显,各种主体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罪犯矛盾纠纷的数量日趋增多,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得以化解,轻则影响罪犯改造情绪,重则诱发监管安全事故,甚至引发罪犯刑释后报复社会恶性刑事案件。健全完善罪犯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狱内各类矛盾,对于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文情怀是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的固有属性 ,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所体现的人文情怀主要有解读、交流、宽容、维权、关怀等内容 ,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要达到好的效果 ,主要取决于法律法规、社会导向、工作机制的人文情怀体现及未成年刑释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种内部矛盾激化而成,诸如事关国家荣誉与前途的重大事件;学生切身利益受到侵害;在校学生的非正常死亡;部分学生素质较差、法制观念淡薄;就业难题与毕业离校情绪等都是诱发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化解矛盾,需做到未雨绸缪,利用预防教育方法做好防范工作;高校领导人亲临现场与组织参与人员展开“平等对话”;迅速发布权威信息,做好舆情搜集和研判处理工作;善后处理总结,宜春风化雨而非秋后算账。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疏导是在遵循大学生心理成长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心理和思想上的各种问题进行疏通和引导。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与自立意识增强、心理矛盾与情绪不稳定、压力大与心理承受能力弱等心理特点的要求。大学生心理疏导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按照主体性、个体差异性、整体性发展、保密等原则,采取渗透、互动、咨询、体验等科学方法进行疏通、引导,切实排解大学生的内心困惑,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