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授课方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经多年一线俄语教学实践,探索得出了"五结合"授课方式,将其应用于黑龙江科技大学中俄合作办学俄语基础课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验验证并提升其实效性,并与广大俄语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商榷,以期更为有效地推动中俄合作办学俄语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课程,基础课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成败。实践教学是增强基础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对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础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3.
主要结合高职教学实践,分析在我院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加强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若干提高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锴 《学理论》2011,(32):225-226
"两课"是中国现阶段各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统称,是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两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却存在诸多困难,使得"两课"的教学一直存在教学实效性不明显的问题。根据"两课"的教学实践,分析"两课"面临的挑战和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灵活"两课"的教学方法,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天友  张莉 《学理论》2013,(12):268-269
通过改革"形势与政策"课的考试方式,将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贯穿于课程教学实践全过程,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切实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新的考试方式深受大学生欢迎,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要提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从甄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和完善教学体系几方面入手,切实构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郭亚莉 《学理论》2011,(18):228-229
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开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构,将原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一门课。新的历史机遇要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要把教学品质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让"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总结了提高教学品质的六点经验:一是充分准备是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课堂讲授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三是教学过程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基础课"的实践;六是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何学欢  汪建训 《学理论》2012,(12):217-218
"两课"实践教学能够极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辅导员具备"两课"实践教学能力和组织活动的优势,可以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力军。从辅导员课堂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以及相关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调整教材讲授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境界。  相似文献   

10.
杨建云  任静 《学理论》2013,(33):258-259
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拓展参与平台、丰富参与内容、激励参与行为、提高参与施行主体素质、拓宽参与途径等,提高大学生"原理"课参与意识,并使大学生对"原理"课参与意识有效地转化为参与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原理"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课程教育模式,吸引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全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慕课"中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两个方面探讨,以期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两课"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的问题。本文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多媒体教学在"两课"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这种教学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目前困扰高职院校教学实效性的首要问题,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所在学院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6)
通过对重庆某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进行调查,发现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极高,近1/3的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低头族",这对大学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师生对"低头族"的态度却较为消极。我们需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充实文化活动和改善校园环境等方面着手对课堂"低头族"进行理性评析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基础课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基础课的实效性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搞好课堂教学,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师生关系、讲究语言艺术等。二是搞好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等。  相似文献   

16.
阳海音 《学理论》2010,(5):179-180
本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肩负着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提升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职能。但是,这门课仍然存在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问题。教学目的的明确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灵活化是基础和关键。考试环节的严格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大思政"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德育工作中,德育实效性尤为重要,在本文中,主要是分析"大思政"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德育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生源文化基础较差,"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定位模糊以及教学评价侧重于专业课程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职学校应正确处理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加强教学针对性和教学评价等措施,使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余焕久 《学理论》2011,(14):289-290
形势政策课程是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提高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和认识、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以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从行为主义理论视域看,高校廉洁教育教学行为、高校内部治理行为、高校教职工的言行、在校大学生的言行等构成了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生成的基本内因,它从根本上规定着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性质和变化。而来自高校之外的社会环境则构成了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生成的外因。为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应采取以下对策:开设廉洁教育内容专题,组织专项实践教学活动;营造校园廉洁之风,设立高校师生廉洁奖励基金;规范教职工和大学生言行,建立腐败言行监督专项制度和言行监测预警制度;增强社会情境廉洁刺激,严厉打击各种歪风邪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