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是当今世界刑事侦查战术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犯罪发展的趋势和现代刑事侦查活动的特点要求树立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但实践中 ,我国的侦查模式和管理体制存在较大的弊端 ,很难适应现代侦查活动的发展需要 ,有必要进一步改革 ,从思想上和制度上来完善我国的侦查体制  相似文献   

2.
杨冬英  刘志良 《学理论》2009,(6):198-19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当前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压抑状态,学习缺乏热情,思维缺少活力,课堂上看不到他们的积极参与,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针对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愿问、勤问呢?本文就此作了一些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可为 《团结》2006,(2):49-49
2005年11月,我有幸参加“2005中国地方青年邀请计划”活动,对日本进行了为期23天的交流访问。23天里,我们参观了日本的工业、农业、医院、媒体、环保、城市规划等部门,对日本人的环保意识感受颇深。去日本之前,就早已对日本的洁净有所耳闻。一到日本,我就感受到了当地良好的环境状况: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干净的地面,绿树成荫的街道,被红色的枫树、黄色的银杏树点缀得更加诗情画意。在访问了日本的几个地方后,我发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这样的景观随处可见,根本看不到光秃秃的土地和山丘,绿色成了这个国家的主色调。随后我们了解到,日本…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2)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法治教育对于孩子从小养成学法、懂法,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扎实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宪法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对法治意识的深刻理解,培养宪法意识必须通过宪法教育的普及来进行。宪法教育应当从小开始,宪法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宪法条文知识的普及,还应该使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意识,理解国家、民主、权利义务、人权保障等宪法内涵。而当前的法治教育忽视了对宪法核心精神的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建设过程中,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法律制度的完善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5.
试论现代管理者的环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与所处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管理者必须树立环境意识,搞好同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 ,并为了这个目标提出了人类要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必须联结“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 ;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 ,深入地支配人们的生产行为以及预测可能引起的比较长远的社会影响 ;必须协调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关系 ;必须认识到私有制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 ,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在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向人们提供了认识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 ,从而为当今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摆脱危机 ,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赵秋丽 《学理论》2010,(5):21-22
本文以盐城市阜宁县几个村庄为个案,研究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情况,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环境知识缺乏;环境行为落后。通过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农村文化、加大物质投入力度、保障农民环境知情权四个方面来提升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践踏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高校越来越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地带,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值得关注。生命教育应该创造一种广泛的和谐,培养大学生的和谐意识,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相似文献   

9.
学生一步入警校,就面临着从民变警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指形式上的入警,关键是思想上的“入警”。因此,在刑法教学中十分关注警察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教师的表率作用以及在授课过程中的有意识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警察职业的神圣,激励学生迎接新时代对警察职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王志禄 《理论视野》2007,87(5):43-44
环境伦理道德作为现代社会新型道德规范,在现代中国,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保障;目前表征和调整的依然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构成应是一个融合中西且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念体系;它的实践操作是一个具体的、多层次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领导干部诚信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中,领导干部的诚信意识呈现出现实化、多元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如价值观倾斜、道德判断削弱、诚信意识缺失等等问题。加强领导干部的敬业精神和求实学风建设,培养领导干部的诚信意识,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5)
当前我国甚至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制度问题、技术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思考就是针对我国目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力求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有力对策,为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骨干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刑侦信息意识,是指刑侦人员和专门情报工作人员对刑侦情报信息客观存在的反映过程及其选择、吸收、利用情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能力。由于自身思想认识及目的不明确,一部分民警在刑事犯罪信息工作中表现出意识不强。因此,必须从加强刑事侦查情报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情报主体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参加刑事侦查信息工作,不断积累实际经验;培养刑侦信息主体的观察发现能力;要善于汲取、借鉴别人的做法和经验等方面提高侦查人员的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城乡经济一体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而要研究这个重大课题必须首先分析研究影响和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发展的政府因素及其作用。政府对城乡经济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对不同经济体制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对不同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创造的国际贸易环境、国际投资环境、市场经济体制环境、软硬投资环境和利用国际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确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物价变化和通货膨胀控制目标、就业目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标,制定和实行的土地政策、产量和价格政策、金融与投资政策、财税政策、科技教育和培训政策、以及户籍和社会保障政策等都对城乡经济互动协调一体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孟萍  苗秋香 《学理论》2013,(20):63-64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延津县石婆固乡对239位农村居民关于农村环境状况进行了访谈,了解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调查发现,农民的环保意识有相应提高,但缺乏整体的环境观,不能深刻地认识环保重要性,环保知识较为缺乏,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面提高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建设一个"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对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作全面系统地考察与探究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给自己提出的中心任务。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的提出和规定则是洛克建构其全部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拟就洛克的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学说作一简要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价值与局限。  相似文献   

17.
从唯物史观的层面上来探讨环境意识,一方面从环境意识的产生、发展、深化和拓展的历史中阐明了环境意识对人和环境的关系这个客观存在的绝对依赖性,另一方面阐述了环境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表现在环境意识的发展变化与人与环境关系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环境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环境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红梅  衡阳 《理论导刊》2006,(10):39-41
我国的环境问题正在演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人类发展的新思维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也不例外。现代环境意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由于传统经济价值观、伦理观和道德观等的制约,我国环境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实现现代环境意识的整合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左媚柳 《学理论》2009,(26):13-14
在环境危机,能源日渐显出枯竭之势的当下,西方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以期在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改善人类自身的环境观念出发,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将西方环境伦理学与中国古老传统哲学——老子哲学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在我国古老的智慧中早已蕴含现代环境伦理意识,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相对统一性、所有存在物的平等性,还是地球生态圈的整体性等角度出发,老子都一再强调人与自然间存在的共生共存的伦理关系。对老子哲学中所蕴含的环境伦理意识的挖掘,将开启运用中华传统哲学智慧解决现代环境问题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已成为中国民族工作的主线,统领了中国民族工作的发展逻辑、权利逻辑和安全逻辑,是新时代中国国家建设在民族议题上的核心要求。对于这样一项意义重大的国家建设工作,我们引入了观念政治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整体的研究纲领。结合观念政治研究的三个源头: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作用的认知、政治思想史中的观念史(概念史)传统、网络安全研究中的观念政治纲领,我们设计出观念史变迁、国家之观念建构、观念之社会塑造、敌对性观念、外部观念借鉴五大次级研究纲领,从理论、思潮和社会实践层面回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观念维度,并呈现了在这一维度我们工作的建构点、竞争合作点、敌对点、观察借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