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理论》2014,(36)
对大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须手段,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基础性工作。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的特质,将围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的成功经验为例,探讨当今独立学院大学生主题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深入研究伍联德精神,设计可以与高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引导式开放传播模式,重点阐释伍联德精神在高校文化建设(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例)中延伸与传承的可行性方式与具体实践。深入领会伍联德精神在特定历史时代及当今社会的重要贡献,探索伍联德精神与高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将会助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薄舜予 《学理论》2014,(7):141-142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传播极具特色的新媒体时代,它以信息的来源隐蔽、信息的形式多样、信息的内容丰富、信息的搜索简易为特征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深受大学生关注的潜移默化的载体,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与考验。如何借助新媒体高效开展党建工作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工作模式所亟须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利用新媒体创新优化高校党建工作,对提高高校党建信息化与科学化水平,培育创新型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5)
"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一种理想信念,与每一个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有着紧密的内在契合度。把"中国梦"主题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当前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研究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瓶颈及原因,通过探索"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个路径,力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模式改革至关重要。"四贴五率多动感"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称《思修》课)中探索实践的新的教学模式。文章对其与大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先进的教学模式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从而推广到其他政治理论课中去。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9)
中国精神在大学生中的培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拓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仅要与校园内的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相结合,更要与校园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内化于心"转化为"外化于行"的能力,铸造中国精神的力量根基。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全面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今天,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是网络论坛,在网上最常看的内容是交互新闻,最信任的信息获取方式是课堂讲授,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实地参观。故此,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应该把握好情景虚拟和媒体体验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而言,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引领学生兴趣、开展学生自我实践,调动各种资源、开展校外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是由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学生自发形成的学生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学习、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是加强、改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有效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外实现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抓手。发挥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要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要充分重视和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
伴随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工作进公寓"这一工作模式证明适应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精神,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拉近学生工作者与学生的距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人才培养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朱文婕 《学理论》2013,(16):199-200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通过网络平台、社会实践、理想信念、校园文化四项实施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全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并内化为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6)
通过分析"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总结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索了以"中国梦"为核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与方式即实现四个结合:将"中国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将"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将"中国梦"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将"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王菊 《学理论》2014,(3):278-27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高校普遍积极宣传、贯彻社会公德教育,取得了显著。总体看,当代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公德教育力度不够、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以及大学生忽视自身的公德修养。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公德实践活动、倡导网络信息文明、提高自身公德形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13.
高校典礼不仅是一套仪程,更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针对90后大学生,传统的典礼活动已明显滞后于学生成长的现实环境。通过探析典礼文化育人功效和湖南农业大学的工作实践,探索提炼出高校典礼改革工作的理念、方法并提出高校典礼改革的思路:高校典礼应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贴近现实与崇尚精神相结合;高校典礼需与大学育人体系无缝对接;高校典礼文化应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马银芳 《学理论》2012,(17):86-87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国家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选聘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参考意见如下:逐步健全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注重培训和传帮带相结合;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努力健全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郑晓红  李梦阳 《学理论》2013,(20):204-205
《传播》一书既将历史学和传播学进行了有力地融合,也是一项将历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相结合而进行著书立说的新尝试。深入、系统地研究该课题,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近代中国思想史、近代东北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乃至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研究都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宏霞 《学理论》2012,(8):199-2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近年来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鉴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除了坚持显性教育途径之外,还要拓展新的教育途径,即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灌输"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9,(11)
如今信息流通迅速,信息传递方式也变得多元化,信息成了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本文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面临当今的信息社会如何能够更好地了解信息、过滤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高校可通过优化信息类课程,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加强信息软环境的建设,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敏感性;建立建设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引导大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开设相关课程及宣讲培训会等方式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做出更有效、更准确的选择,进而确定最合适的就业方向。  相似文献   

18.
闵茂丽 《学理论》2015,(6):92-93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做好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新媒体普及所带来的信息传播环境、传播手段、传播方式等的巨大变化,亟须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模式和手段。试图在理想信念教育理念、教育主导者与被教育者联动配合,以及净化网络新媒体传播环境等方面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饶宇  王婷丽  鲍幸  饶先发 《学理论》2012,(32):73-74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的内测版,成为第一家开创微博的网站。"新浪微博"在国内全面引入微博理念。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媒介,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范围涉及政治、教育、商业等多重领域。不同于博客、QQ、MSN等信息传播媒介,微博以其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把微博的传播特征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相结合,分析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1)
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对媒介的接触、使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代高校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应从合理构建课程模式,创新课程内容,拓展课程实践平台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