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毛泽东诗词充分反映了他语言运用上的天赋与才华,文章通过对其诗词的具体分析,对毛泽东诗词中语言的大众化、语言的锤炼及典故、成语、神话的活用等语言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纵观毛泽东伴随其漫长革命生涯的诗词创作历程,有两个高潮时期,前者在1935年前后的长征阶段,后者在20世纪60年代的“反修”时期。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的主题,主要是“长征”(可以作为打天下、创业——反蒋、抗日、建国的代名词)和“反修”。出现这两个创作高潮期,正是艺术规律使然。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或上品.则集中出现在第—个高潮期,谓之“长征诗词”。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 2 0世纪的中国革命 ,是中国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壮举 ,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翻天覆地的斗争。毛泽东生活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参加者、组织领导者、党的一代领袖。他以政治家与诗人的双重胸怀 ,丰富的实践经验 ,深厚的文学修养 ,写时代之事 ,塑时代之人 ,抒时代之情 ,形象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斗争以及他本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精神 ,成为“五四”以来用古典诗词艺术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典范 ,开中华诗歌史上一代新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诗词 ,可以从中获得多方面教益。在这里 ,试就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4.
最早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外文译本是哪两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诗词     
正~~  相似文献   

6.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毛泽东主席应蒋介石委员长的邀请,来到重庆参加举世闻名的重庆谈判。赴重庆毛主席的老朋友——国民党元老、诗人柳亚子先生高兴地去拜访他。见面之后,免不得要谈论诗词问题,并索阅近作。毛泽东说:战争时期无暇写诗。只抄录一首1936年2月的旧作《沁园春·雪》,交付柳亚子,并嘱咐千万不可发表。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一辈子的丰功伟业离不开他崇高的精神世界的支撑,而斗争精神和自主精神则是其精神世界的两根重要支柱。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毛泽东敢于斗争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精神,造就了他超凡的领袖魅力和领袖特质。毛泽东敢于斗争的精神在毛泽东看来,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最为根本的理念,斗争精神实际上也是毛泽东精神世界的亮色。他的名言至今让我们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非常认真,下面这一事例足以说明这一点: 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唐代政治家、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绝《回乡偶书》。 1958年,中央一位领导同志,曾以这首诗为例证,说明古代官吏是禁带家属的。毛泽东为弄清此事,不仅翻阅了《全唐诗话》,还特地查阅了《旧唐书·贺知章传》,并给这位同志写了一封长信:  相似文献   

9.
创作过多部优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编剧王朝柱在接受采访时说,《延安颂》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澄清了社会上有关毛泽东和江青在延安时期的两个道听途说的误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一共创作8首诗词,其中《念奴娇·昆仑》和《七律·长征》两首诗词是在甘肃境内创作的. 一、除《七律·长征》外,《念奴娇·昆仑》也是在甘肃创作的 《七律·长征》一诗,因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句,其诞生地在甘肃境内已经没有多少争议了,争议的只是具体时间和地点.有学者认为,毛泽东从进入甘肃、到北上到达吴起镇只撰写了3首诗,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彭德怀》.  相似文献   

11.
晓庄  辛宛 《党史文苑》2004,(7):24-24
创作过多部优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编剧王朝柱在接受采访时说,《延安颂》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澄清了社会上有关毛泽东和江青在延安时期的两个道听途说的误传。一是有传闻说,江青是第三者,是她造成了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离异。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由于斯诺访问陕北后写成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着中国》在中外产生的巨大反响,延安来了不少中外记者,并与毛泽东接触较多。贺子珍对毛泽东过多地与史沫特莱等外国女记者接触难以理解,甚至以传统的文化观念来要求毛泽东,认识上的差距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引起了他们夫妻情感逐渐破裂,最后导致贺子珍离…  相似文献   

12.
丁毅 《党的文献》2006,(6):32-36
长征前后的诗词创作,是毛泽东精神在艺术上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长征诗词中体现的毛泽东的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08,(8):42-42
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朱向前教授近年来潜心研究毛泽东诗词,其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周末开讲”栏目主讲的《诗人毛泽东》受到了上自将军下至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4.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相似文献   

15.
1991年3月11日,江泽民总书记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时,熊清泉同志谈到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写了一首诗.总书记说:“这首诗我现在还记得.”随即高声背诵起来: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所写诗词,词章一出,似凌云一曲,总给人以大气磅礴、壮意纵横之激情,倏见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无不雄奇瑰丽、庄谐如一,难怪一个外国人读了毛泽东的诗词后无限深情地感叹道: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毛泽东所写诗词,词章一出,似凌云一曲,总给人以大气磅礴、壮意纵横之激情,倏见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无不雄奇瑰丽、庄谐如一,难怪一个外国人读了毛泽东的诗词后无限深情地感叹道: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卓越政治家,也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华悠久文化的厚重土壤,孕育于跌宕起伏的革命征途,形象反映中国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艰辛历程,艺术记录近现代中国风起云涌的沧桑巨变,是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宏伟史诗,也是解读筚路蓝缕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是其整个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 《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念奴娇·昆仑》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等多首诗词作品,这一时期是他诗词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这些诗词生动再现了长征途中那些惊险壮烈、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对红军指战员起...  相似文献   

19.
对诗词艺术有着深厚修养的周恩来,对毛泽东诗词格外推崇和喜爱。他由衷地赞美说:毛泽东诗词气魄雄伟、诗意盎然,每每看到都是很好的艺术享受。下面记述的是周恩来与毛泽东诗词的4个真实故事。一字不苟1957年1月25日,毛泽东的18首古体诗词在《诗刊》创刊号上集中发表。它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吹遍了我们这个有着诗歌传统的国度。人们竞相传抄吟诵,形成了一个学习和研讨毛泽东诗词的热潮。1958年7月,正在外地视察工作的周思来由广州来到上海。12日晚,正在上海开会的铁道部代理部长吕正操,兴致勃勃地来到周恩来的住地,向其请教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正>雪落茫茫,大地焕然一新。每临此景,古人诗词中多有写雪之作,且锦篇迭出,汗牛充栋。而作为一代伟人、诗人的毛泽东,在其诗词中也不乏咏雪的佳构。临窗奉读主席诗词,跳入眼帘的一首,偏巧就是首冬天写雪景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曰: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