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支部生活》2006,(1):23-2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最近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官煤勾结的腐败现象实质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从事故查处中的实例,可以归纳出五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政府官员或国有企业负责人在小煤矿人股,谋取非法利益;二是政府官员暗中自办煤矿或庇护亲属违法办矿;三是政府官员违规滥用审批权,收受矿主贿赂;四是纵容、包庇煤矿违法生产经营;五是参与或默许、包庇隐瞒事故。李毅中说,今后,安监总局和有关部门将把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作为事故调查处理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徐迅雷 《廉政瞭望》2005,(12):33-33
“权力审美”是丑的.而“权力审丑”则更丑。广东兴宁大兴煤矿“8·7”特大事故调查进展顺利.广东省纪委初步查明.该矿之所以置省政府的三令五申于不顾,长期顶风违法开采.与放弃监管密切相关;省安监局副局长胡建昌等已被停止工作,接受组织审查;对矿主曾云高等两人如何取得警察身份和以警察身份开采煤矿又无人过问.以及相关责任人员应负的责任正在查处之中(《新京报》)。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3):25-25
山西屯兰煤矿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了百万吨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纪录。其工艺先进、装备精良,拥有许多自主知识产权。然而2009年一场瓦斯事故,立时夺走了74条鲜活的生命,还有100名职工躺进了医院。“荣誉麻痹”造成的管理疏忽松懈,最终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秦涛 《当代贵州》2008,(17):62-63
对于六枝煤炭局及其所辖的地方煤矿来说,2008年上半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半年。在这半年中,在特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六枝煤炭局及其所辖的煤矿广大干部职工,克服了雪凝灾害和煤矿关闭整合对生产的影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杜绝了重大以上事故和“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出色地完成了2008年上半年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10,(5):64-65
<正>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煤矿不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烈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客观地说,事故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少数国  相似文献   

6.
7月29日,陕县支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69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全力抢救,8月1日,69名矿工获救安全升井。整整76个小时,生与死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较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事后感慨地说:“这是近年来我国矿难事故中应急抢险最成功的一次。获救人员之多,救援效果之好,都是历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在煤矿生产企业中,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各煤矿生产矿井有着不同的生产特点,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也有着不同的工作人群。就安全事故而言,在每一次事故的分析中,都能划出不同类型的“不安全人”,这些“不安全人”,把不安全的思想、情绪或行为方式表现在工作中时,就容易引发各种事故。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十余种类型的人,属于易发生“三违”的人,诸如:冒险蛮干粗心人;  相似文献   

8.
<正>因作风问题检讨的官员,级别相应低一些,事由虽然各不相同,但因为开会迟到、打瞌睡或中途离场而写检讨的不少。"我纠正一下,刚才麒麟区、富源县负责人不是发言,是检讨。"今年4月,在云南煤矿安全生产会议上,云南省长李纪恒作总结发言时,以此开始。当月,云南曲靖市麒麟区发生煤矿透水事故,富源县发生煤矿瓦斯事故。面对接连发生的煤矿重大安全事故,云南省紧急召开此次会议。本来,"会议须知"上写明的会议议程是:麒麟区领导发言;富源县领导发言;重点煤矿产区市委书记发言……但李纪恒强调,发生了安全事故就得检讨,必须深刻检讨。确实,中国官员因为安全事情做了不少检讨,不过他们检讨的远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9.
11月8日下午,纳雍县群力煤矿发生特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面对几十个鲜活生命的离去,省委书记震怒了。11月9日,石宗源同志在中共贵州省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对此提出了严厉的问责:既然“五证一照”齐全。为什么还会出事?“五证一照”自然包含安全生产合格证,究竟是哪个部门、哪个人核发的证照,必须查清楚!  相似文献   

10.
无法回避的社会之痛——从“矿难”看生命权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也曾小矿林立、爆炸频繁。为此,美国成立了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和完善有关煤矿生产的法律建设,使小矿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同时,政府还要求矿主事先交纳足够的事故处理保证金,每死亡1人要赔付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使得煤矿再也“死不起人”。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7,(2):7-7
现在,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安全事故仍然频发。纵观这些事故的背后,原因固然有很多方面,但腐败问题是惨剧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有些企业和业主无视法律,非法违法生产。这些企业和业主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无视政府监管,漠视生命,非法生产,酿成事故。二是有些企事业单位思想麻痹,无视安全,管理混乱,严重违章作业。三是有些地方及有关部门贯彻中央政策不认真、不坚决,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别地方的领导对发生在身边的非法行为熟视无睹,甚至与不法矿主同流合污。四是在一些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以及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为矿难把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以来,随着国内生产对能源的需求激增,我国各类煤矿纷纷开足马力,扩大生产,矿难事故也频频发生。围绕矿难,一大批安全事故责任人和与事故有牵连的国家公职人员被绳之以法,但事故发生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以身试法者依然接踵而至。剖析其根源,巨大的利益驱动固然是主因,但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不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处理不力的背后,有人为的原因,更有法律本身的原因,包括对一些新出现问题的理解和法律适用问题。病兆一:隐瞒事故不报无论是从重大安全事故的申报程序,还是对政府官员的职责要求来看,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政府…  相似文献   

13.
原精袖  王思雨 《实践》2013,(10):32-33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促进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行了长期努力,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处于平稳态势,但安全生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一边是全国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双双下降,一边又是不时出现的各种事故,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全国及我区的安全生产形势?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源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7月14日,河北蔚县李家湾矿井5吨炸药被意外引爆,35名矿工死亡。但是,这一事故被隐瞒了两个多月。日前,记者到当地调查采访,揭秘矿主是如何瞒报一场矿难的。  相似文献   

15.
王升玉  毛可万 《学习月刊》2009,(20):132-133
(一)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活动.是加强企业基础工作.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安全生产事故.多为物的不稳定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所致。“十五”以来,湖北省工矿事故中.“三违”事故占事故总量的68%左右。笔者在调查中.许多企业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只要不违章,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这就说明,事故预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资讯     
《廉政瞭望》2009,(12):6-7
①截至11月25日,黑龙江新兴煤矿“11&#183;21”爆炸事故已确认107人遇难。矿难再一次给人们带来沉痛的教训。图/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17.
2009年,辽宁省煤炭行业以保证安全生产为前提,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完善体制,经济运行仍然保持了良好态势。全年生产煤炭6000万吨,省属国有煤炭企业总收入实现320亿元,都比上年的实际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经济保持良好运行态势的同时,煤矿安全生产也保持了基本稳定,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59人,下降55%.是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比较突出,矿难事故频频发生。从法律角度分析,导致矿难频发的原因主要有:矿权虚置使煤矿安全生产失去产权约束、立法上由于煤矿所有者与监管者主体混同降低了安全监管力和矿山职工安全培训缺乏法律约束、矿工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个方面。为此,在法律层面要改善矿权机制、理顺煤矿资源产权法律与监管法律的关系、建全职工安全培训机制、完善矿工权益救济体系,降低矿难发生率,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安全生产事故呈递减状态.但是,事故率在高位徘徊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除,生命及财产损失极为严重,成为煤炭行业的顽疾.对矿难事故这类社会关注度高、敏感性强的安全生产事故予以追根溯源,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不仅仅对逝者是一种安慰,也是对政府机构在社会及人民中间公信力缺失的一种救治.目前,我国矿难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存在一定不足,有必要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六,正是中国人欢度春节的祥和幸福时刻,一场震惊全国的灾难突然降临了——当天15时03分,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作业244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