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对象的确定,是该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的基本条件,是该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该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的深入研究,在对经济学对象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学上的科学革命,建立了马克思经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在整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该学科博士生导师的科研成果类型、专业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的分类统计分析可知,从事该专业教学和研究相关教师及研究人员在知识背景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研究方向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等方面.然而,该学科发展还不够成熟,学术队伍有待进一步整合,学术传统尚未形成,学术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学科建设上尤其不能简单地诠释党的历史理论和创新理论,更不能与党史、党建学科雷同,混淆学术研究与一般性宣传的关系.事实上,该学科基本研究取向是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学术支撑,为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该学科的知识基础包括: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近代世界史.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学论集》(由著名学者张文勋教授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首部系统论述该学科对象、范围、方法及发展方向的论集.收文26篇,通过三个部分,即文化学基本理论、民族文化学理论构建和区域民族文化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学科背景、来源、学科理论构架、学科赖以产生的重要实证基础—西南民族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05方案"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对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正确把握是如何讲好这门基础性课程首要的基本问题.通过从学科特质出发,重点分析本课程的实效性内涵,实效性特征以及实效性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治安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展万程 《公安学刊》2005,2(6):40-42,74
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通常是代表这门学科合乎理性、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发端,往往对该学科的建构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治安实践的现实考察来看,治安学的逻辑起点应是治安秩序;从逻辑关系上进行分析、论证,治安学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范畴也应是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价值是基础性问题,但长期以来该问题没有有效解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蕴价值既包括工具理性,又含有价值理性.相对于工具理性而言,学科价值理性的个体价值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科的社会价值理性则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内容与必要形式,不仅为社会描绘了理想图景,还是政治民主的组成部分.学科要求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什么是嫌疑人口语识别,嫌疑人口语识别的作用、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简要论述.在否定“案件言语识别是文检学的很重要组成部分”观点的同时,认为嫌疑人口语识别是侦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侦查语言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以利于确立嫌疑人口语识别在侦查语言学中的地位,促进该学科及嫌疑人口语识别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六、学科研究对象现代科学理论,是运用辩证逻辑的方法,从反映学科对象领域全部事物的最基本范畴出发,按学科对象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一系列推演,使最基本的范畴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过程而获得的辩证理论.可见,明确学科的研究对象,同明确学科的逻辑起点一样,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 学科对象不同于学科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学科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逻辑推演过程的出发点,它是具有对象领域全部矛盾胚芽的抽象规定,是对象领域最基本的“细胞”形态。学科的研究对  相似文献   

9.
80年前,钟敬文先生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名称,指出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内容,“就是关于民间文学的一般特点、起源、发展以及功能等重要方面的叙述与说明”.简言之,民间文艺学是一门研究民间文学的学科,在现行学科目录中,该学科就被称为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学科角度的研究梳理分析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口学等学科在独生子女研究方面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其后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研究进行梳理,该梳理则是以年龄为划分标准,阐述了学生时期和成年时期两个阶段的青少年独生子女的研究.最后,从比较研究角度进行梳理,目的是解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研究中各种相悖观点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