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川牛 《党课》2008,(9):126-127
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最近气温很高,他随单位领导去基层送清凉,协助基层的几名员工布置慰问现场,在拉欢迎条幅时,一名员工抬头看了看条幅上“送清凉到一线”的字样,笑着说:“你送清凉到一线,却整哥们儿我一身汗……”  相似文献   

2.
被喻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谈到自己对企业的管理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当员工100人,我必须站在员工前面以身作则.发号施令;当员工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中间,协调各方,相互配合.努力工作;当员工10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后面.以虔诚之心祈祷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管理者亲力亲为就行了;到中等规模时.用严格的制度、强硬的手段就可以使企业正常运行;当企业规模庞大时,就要祈求员工万众一心.自发拼搏。这种力量来自于管理者的魅力.来自于一种思想影响力。而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领导同下属谈话,不仅要讲究用语艺术,还要选择恰当时机,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依笔者之见,领导同下属员工谈话,不妨试试把握好以下八个时机:一是当下属新来单位或新换岗位时。不管下属新到单位,还是新换岗位,都是他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定会有一种新鲜感、新追求和新目标,也必定会产生"从头来""好好干"的念头与想法。领导如此时能因势利导,稍作单位或岗位情况介绍与分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19):71-71
我单位有名员工两年前被取消了预备党员资格,原因是举报当时的部门领导有严重的经济问题,遭到打击报复。不久前这名领导被查处了,证明这名员工的举报是正确的。请问,被错误地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人能否恢复其预备党员资格?  相似文献   

5.
我厂摘掉了持续三年之久的亏损帽,达到了公司下达的奋斗指标与增利指标。此外,员工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变化,危机感、紧迫感与责任感得到了切实增强。总结成绩时我深深体会到“观念转变效益来”。虽然观念本身不产生效益,但却是能产生效益的新机制,是新管理模式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5):60-60
我单位来了一位新领导,而这位新领导的夫人是我单位财务处的处长。请问,这位新领导是否应该实行任职回避?中央对党政领导干部任职面避有哪些规定?  相似文献   

7.
留到最后     
我到某区人才中心工作不过半时间。处在指导就业的前沿,对于就业总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当一些人到人才中心诉说,因企业不景气盼望立刻更换工作时,我心里就觉得那不是对工作应有的态度,甚至对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初到人才中心就听说的一件真事。这件事发生在日本,一位叫伊藤的年轻人,进入日本钟纺公司下属的生产厂做普通职员。田于经营不善,该厂年年亏损,迫使公司的董事长做出解散该厂的决定。在工厂正常经营时,员工们都努力上进,几乎看不出每个人对企业的热情有多大差异,现在工厂决定解散,员工们开始…  相似文献   

8.
落叶的声音     
向卫华 《党课》2006,(4):86-87
再过几天,老黄就要退休了。我到县委组织部给他办退休手续时,组织部的领导一再嘱咐,要我再找他好好谈谈,看他对组织上还有什么要求和想法。  相似文献   

9.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我们充分利用了一段时间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现场、深入到员工中与部分员工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了交流,认真听取员工的心声,广泛征求员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机关人员指导帮带基层建设的能力偏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队站的执行落实力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需要进一步改进。作为管理者,在与基层员工相处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基层的了解,拉近了与员工的距离,同时对领导机关的工作指导、工作作风又有了一些切身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一、观念误区 1.“新进员工自然而然会胜任工作”;“招来的人就应适应岗位,不必再培训” 事实上,新员工到了一个新环境,往往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冲击,如人际关系的协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等。如果企业不进行岗前培训或只是敷衍了事,往往会使新员工在较长时间内提高不了绩效,既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又不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相反,进行岗前培训可以使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公司的员工向我反映问题,说他们总经理特别偏向一个员工,这个员工销售成绩很好,她可以迟到,可以不请假。其他员工对她意见很大,向总经理反映意见时,总经理却说:有本事你也有她那销量啊!  相似文献   

12.
“领导,我这个项目之所以失败,是有原因的……”下属说这句话时常被领导打断,因为领导总要求员工“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其实很多时候,那个“借口”,往往正是被忽略的重大问题。领导者如果能听一听这个“借口”,往往有助于下一步作出更加正确的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13.
结缘刘庄     
很久以来,史来贺领导的刘庄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方圣地。 1985年6月我到省委宣传部外宣处报到,8月初第一次下去调研,第一站便是刘庄。第一次造访刘庄,就让我感动不已。一篇记录我所见所闻的《走马观花访刘庄》刊登在当年9月26日的泰国华文报纸《新中原报》上.  相似文献   

14.
当我闻讯彭塞同志在川医逝世时,我真不敢相信,然而事实又是无法改变的。以前,彭塞同志也住过医院,我还到医院去看望过他,这次住院的消息我是在他进院几天后知道的,当时,我就想及时去看望他,但又听办公室的同志说:彭老的病目前正在检查确诊,据说比较重,希望我们暂时不要去看望,以免影响他的休息和治疗。我想,那就只有等到彭老的病好一些,天气暖和时再去看望,可我没有等到这一天……彭塞同志是1983年到我们单位任领导的,这时他的年龄已60多岁了。从此,我才第一次认识和接触彭塞同志,并有幸在他的领导下从事中共四川地…  相似文献   

15.
向自己学习     
最近,一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的年轻干部谈话时,要求年轻干部在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向自己学习,从而不断修正窝我,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6.
从学徒工到新员工的培训师,从普通技师到公司唯一的首席技师,从高考落榜生到全国劳模,这一路,赵郁走得波澜精彩  相似文献   

17.
“余权”当消○傅作栋日前,在某机关碰到一位老领导,他已于去年退休,但还“常到上面跑跑”。当问及此行的“使命”时,他说:原单位要建楼,办审批手续比较难,而主管审批的某领导原来是我的老下级,所以,我就亲自出马给做做工作……当时一听,觉得这位老领导的精神挺...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70-70
我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不久前,我公司解聘了一名员工。这名员工一次向公司递交了4张来自不同医院的病假单,向单位请假三周。鉴于每张病假单上病情都不一样,公司怀疑他“泡”病假.就向他发出书面通知,由公司派专人陪同到医院就诊。通知发出后,这名员工仍然未上班,  相似文献   

19.
《党的生活(青海)》2010,(11):I0010-I0011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重要的政治资源,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的重要途径。西部矿业的党建工作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就是围绕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全体干部员工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公司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上来,  相似文献   

20.
请把“眼睛”带下去张峰江一位在企业里当领导的友人告诉我:他们主管部门的一位领导前几天到他们企业去了解技改情况,一不听汇报,二不看资料,而是直接到厂房、车间去兜了整整大半天,后来在与企业领导班子交换意见时,这位领导同志言简意明,单刀直入地指出:你们厂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