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周玲丽 《河北法学》2002,20(Z1):85-87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公平正义是任何一个社会及其成员所追求的共同价值目标,这也是良法应有的价值取向。所以,在经济法和民商法中都体现了对公平价值的追求。从两者所追求的公平价值内涵的不同、侧重取向的不同以及实现公平价值的手段不同来说明它们各自追求的公平价值的特点。经济法注重实质公平,而民商法注重形式意义的公平;经济法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平,民商法是个体利益的公平;经济法追求分配正义,民商法倾向矫正正义;经济法有公共权力做保障,而民商法主要依赖私权的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观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分别属于近代和现代法律分配权利和义务的价值观念。形式正义是按照绝对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分配权利和义务,而实质正义则是根据主体身份特征进行倾斜式分配。实质正义不但促进了民法的社会化,而且催生了经济法和社会法的诞生。实质正义首先通过立法环节转化为具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及法律责任,其次通过行政和司法机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赵鑫鑫 《法制与社会》2010,(34):113-114
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统一市场和同一规则的基本形成为标志,包括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张。这一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促使国际经济法要在不同情形下对国际经济法的正义价值和效率价值做出选择,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明晰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溯源和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国际经济法在正义价值和效率价值取舍上的变革与发展,旨在说明国际经济法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正义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经济法的价值体系是经济法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全面而深刻地论证了经济法的价值体系,认为经济秩序是经济法的基础价值;经济安全和实质正义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5.
吉尔莫所谓的契约之死,无非是契约自由的丧失,也即和契约正义"合体"的契约自由的丧失。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由"合体"走向背离,是因着"主体平等"和"完全自由市场"在垄断的语境下不复存在。格式合同的出现成了契约自由背离契约正义的典型例证。在格式合同中,合意和选择失去了意义,契约自由背离了契约正义从而走向了形式正义的泥沼。将实质公平理念引入契约自由原则,或许能带来契约的再生。以实质公平理念规制格式合同,通过国家干预性质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实现格式合同中自由与正义的"合体"。本文以格式合同的典型司法案例为例证,研究了如何将经济法关于实质公平的价值理念引入格式合同的民商事审判,以探索一条如何达致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新的"合体"以及契约自由再生的司法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浅议经济法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理念"和"法的理念"的内涵,得到经济法理念含义的概括:经济法的理念就是制定实施经济法所期望达到的社会效应或者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理念并非只存在于主观世界中,所以经济法理念必然与时代息息相关,通过与民法的比较,笔者发现近代出现的经济法的意义在于它的实质正义,即保护弱者达到结果上的公正,而这也正是经济法独立存在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志云 《法律科学》2007,25(5):86-98
晚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经济领域掀起一股席卷各个层次的、以自由化为中心的造法运动,并初步构建出一个全球自由市场秩序体系.然而,当前国际经济立法面临着公平价值缺失的困境,并由此引发自身的"合法性"危机.鉴于此,在当代自由主义理论内部对正义内涵的争论中,寻找一种可资国际经济法的公平价值重构的理念成为必要,罗尔斯的复数正义理论对此提供了某种启发.当然,在国际经济法的公平价值重构中,发展中国家及我国对自身的正确定位以及战略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经济法创新和发展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欣  黄勃 《法学》2005,(11):124-128
经济法迫切需要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经济法的确还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二是因为新形势对经济法提出了新要求。经济法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走不断创新和发展之路。仅就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而言,经济法创新和发展的紧迫任务(一)创新价值理念,使经济法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能把“社会公平和正义”奉为经济法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并自觉地将其贯彻落实。(二)创新体制机制1、经济立法的体制和机制应进行集中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改革;2、经济法的实施体制和机制也要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三)抓紧制定《反垄断法》和《宏观调控基本法》。  相似文献   

9.
正义是法律永恒的价值追求,其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分。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进行分析,提出了法律需要在形式正义与可行性二者之间进行博弈,寻求一个合理恰当的平衡点,才能使实质正义更好地实现,切切实实地贯彻立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胡秀娟 《行政与法》2007,(7):123-125
保护弱者权益已成为国际私法立法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体现了国际私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从"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我国现有的国际私法立法对弱者权益保护不够充分,应在今后的立法中加强对弱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