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咎辞职”是指领导干部对自己履行职责过程的一种自查、自责、自咎行为。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引咎辞职实际上是一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监控机制。道德水准高的人会主动承担责任 ,而道德水准低的人则需要外界的压力。引咎辞职制度对于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有重大的作用。它必将以其自身所特有的管理力度 ,为干部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为突破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思维定式 ,改变领导干部“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心态有着重大的意义。推行这项制度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相应的制度规范建设。在执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时 ,既要大胆创新、勇于借鉴 ,又要积极稳妥、与现行领导干部制度相衔接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绩效的提升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是观念因素、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3.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是领导干部辞职的两种主要形式。中央颁布实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其中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引咎辞职,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出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或因工作未尽职造成过错,出现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在社会舆论和事实依据的迫使下,由本人提出的辞职。引咎辞职是主动辞职,但并不影响对有关责任事故、违法违纪问题的调查处理。所谓责令辞职,是指干部管理部门根据领导…  相似文献   

4.
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探析——一种政治责任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首次将引咎辞职纳入领导干部制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咎辞职是党政领导干部承担政治责任而非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但它难以完全制度化。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的政治文化,方是强化党政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建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生事物。本文从标准与条件、操作程序和方法、责任的主体及权限、机制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 ,在此基础上 ,对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6.
再释引咎辞职制度的性质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国学界对于引咎辞职制度的解读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对于引咎辞职能否作为法律制度的判别一直见仁见智。事实上,引咎辞职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行为,它一旦被法制化,就必然造成曲解与背离引咎辞职本质的问题,这也是引咎辞职制度作为法律制度的根本困境所在,它集中反映在我国学界有关主张与支持引咎辞职法制化的各种主要理由之中。将本质上作为道德行为的引咎辞职制度化,从而所提出的"引咎辞职制度"已经不是一种传统意义的制度形态,而是一种具有全新性质的"道德制度"形态,即在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后工业社会的道德制度。引咎辞职制度作为道德制度的效应在于:提供稳定的和具有可持续性的引咎辞职行为规范体系;丰富我国领导干部退出制度的内容;有利于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发挥特有的公务员道德教育功能;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追究公务员的公共责任;有利于更加前瞻性地追究公务员的公共责任;有利于更加高效地追究公务员的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7.
引咎辞职制是完全适合我国特色政党政治的制度设置 ,也必将会促进我国特色政治的健康发展。但在引咎辞职制的实行过程中应当注意几个障碍 ,如“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 ,良好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引咎”界定不明确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尺度 ;引咎辞职操作程序不规范 ,党政系统还未一视同仁 ;执行力度不够 ,使引咎辞职制流于形式 ;缺乏前瞻性的引咎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赵蕾  谷松 《理论探讨》2006,(5):121-123
引咎辞职是行政问责制度中专门针对行政官员,并使其承担领导责任与道德责任的一种责任追究方式,其压力主要来自公众社会的舆论谴责以及官员个人在道德、良知上的自我认识。目前我国的引咎辞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异化与泛化、程序性的缺失以及后续管理的缺位等若干观念上和现实中的困境,克服和摆脱上述困境,构建完整、长效的制度支撑体系,将成为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建设与完善过程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引咎辞职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咎辞职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必然要面对的现实要求 ,有效制定和积极推行引咎辞职制度 ,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就其利弊略作探讨 ,并对如何落实应处理好的关系进行分析 ,旨在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引咎辞职作为一种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由于时间比较短,对其理论上的认识和实践上的经验均有明显的不足。本文就引咎辞职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做了简单的介绍和辨析,并针对我国公务员新陈代谢制度的退出机制现状,就我国对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后续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后续管理应该涉及辞职后的待遇与职位安排的管理,重新启用的相关标准与程序的管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完善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运行机制的前提是坚持科学的执政思想,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运用科学的执政方式.基本思路是通过完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来实现.保障措施是加强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增强科学执政意识;完善反馈纠正措施,提高科学执政效率;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相结合,提高科学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健全和实行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按照中央要求和精神,我省创造性地实行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从一年来的工作实践看,目标责任考核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全省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是,目标责任考核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地方,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万红 《理论导刊》2001,(6):17-19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将原来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合并而成的,并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几年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设计势必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一步到位实现规范化,而只能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实践中日益完善。本文拟针对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一、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分类所得税制问题个人所得税制通常根据其计税方法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即分类所得税制、综合…  相似文献   

14.
干部人事制度法治化即“干部法治”应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领域的基本宪政原则。长期以来,实践中存在将“党管干部”与“干部法治”对立起来的误区,并导致“荐举委任制”大行其道及一系列严重弊端。认真总结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30年干部人事制度法治化的基本经验,深入研究“干部法治”原则的主要内容、制度安排和实行路径,创建既体现国际先进水平又富有中国特色的干部人事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政干部队伍中来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至关重要。为此 ,要逐步废止干部选用中的任命制 ,逐步完善民主选拔制和普选制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张中瑞 《理论探索》2002,3(6):59-60
实现干部制度的法治化和实行依法治官 ,是建设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是完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干部制度法治化的重大意义体现为 :实行依法治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是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的关键 ;完善干部选拔的考试和选举 ,是依法治官的必备程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制度文本角度,对过去十多年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制度改革进行了梳理,重点考察了"党管干部"原则的调整、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干部监督管理改革。这些改革和调整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所做出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就制度的实际效力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模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权力机关审查模式;二是普通司法机关审查模式;三是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几种模式各有利弊。我国现行的是权力机关审查模式,由于我国的违宪审查缺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使得违宽审查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结合我国国情,通过设立宪法委员会进行违宪审查。  相似文献   

19.
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与责任政府的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世纪,中国需要一个由现代行政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控制的责任政府。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既是责任政府的重要标志,也是责任政府的现实保障。追究行政赔偿责任,有利于增强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政府行政的责任性,从而最终实现行政法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崇武 《学理论》2011,(10):48-49
行政听证制度作为行政程序的核心制度,早已被世界各国采用。我国1996年实施的《行政处罚法》中第一次确立了该制度,在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行政听证制度在向公开、公正、民主方面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缺陷,需要不断地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