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明确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维护和实现好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和实现。因此,作为公民,必须在思想上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真正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课程标准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懂得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05,(5):F003-F003
抗议是个人或团体、为了自身利益.国家利益、世界和平等,而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或行为表示强烈反对的一种行为。近年来,为了产生更大的影响,各种抗议活动花样百出,构成了一幅幅惑悲壮、或滑稽画面。  相似文献   

3.
核能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是每个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涉及到各个国家的利益,也涉及到全人类的利益。因而,完善和强化相关立法和规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凡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小至家庭,大至民族、国家,都必然存在着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二者概念内涵的界定莫衷一是,客观上使得学界对公私利益关系的研究也呈现出各说各话的尴尬。从哲学视野来厘清公私利益的各自内涵,应能对公私利益关系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最近,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名誉主席、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丁光训在南京提出,新时期基督教要做到“三个和谐”。一是基督教利益要和国家利益和谐起来。实践证明,爱国与基督教信仰并不矛盾,独立办教会是中国基督教安身立命之本。现在境外势力企图恢复他们的势力,甚至挑唆基督教反对自己的国家和社会。越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越要高举“三自”旗帜,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使基督教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完全和谐起来。二是基督教要与法治社会和谐起来。宗教事务是一项社会事务,必须与法治和谐起来,在法制框架内开展宗教活动。《宗教…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2)理解国家间合作与摩擦的原因,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3)明确我国应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以及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构想,它的提出以及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乃至世界历史必将和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一、“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发展了国家的一般本质理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不仅成为代表和维护中国广大劳动者利益的工具,而且成为港澳台地区非劳动者利益的代表和工具,成为一切爱国者阶层及个人的代表和工具,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代表和工具。这就产生了特殊国家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本质。“一国…  相似文献   

8.
18世纪的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曾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不变的利益。此名言道出了国际关系中的务实因素。主权国家作为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主体,通过外交为本国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实惠是理所当然的。 实用主义的基本逻辑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说得再绝对一点,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基于其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出于维护其最高国家利益的需要,坚定而艺术地奉行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9.
“性贿赂”行为主观上必须有利用性作交换条件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故意 ,客观上必须实施用性去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其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人员的廉洁性。因此 ,对该行为的惩处应与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人员失廉的结果、程度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私”不一定是商,还可以是官员】通常我们容易产生错觉,总以为“官办”就是“国办”。由此而生另一个错觉,以为“国企”就能代表国家利益。这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生活惯了的人们的习惯性错觉,而错觉的根源,就在于“朝”与“国”不分,不知王朝以外,还有中国在,或以为王朝必然代表中国;不知王朝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时一致,  相似文献   

11.
师向群 《辽宁人大》2007,(12):15-15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人大代表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机关能否有效地代表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笔者根据人大工作实践建议,应坚持“五性”,严把代表“入口”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世界历史"的论述提供了审视民族国家利益的新视角--"世界历史"的视角.世界历史的发展赋予国家利益新的属性,使其在原有的"地域民族性"之外又具有了新的"世界历史性",国家利益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运动发展.民族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形成不平等国际体系,落后国家要实现国家利益,必须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并推动国际体系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象国家一样,国家利益作为社会共同利益形式消亡条件的形成依赖于世界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必须直面领导干部的利益问题,一方面让领导干部"愿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另一方面坚决把私欲关进"纪律"的笼子里。只有正确的利益观和完善的利益机制,才能真正调动好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国家的荣衰与执政集团逐渐蜕变成狭隘利益集团密切相关利益不仅是分析经济现象,也是分析政治现象、总结政治规律的基本范畴。《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利益的解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  相似文献   

14.
曹萍 《前沿》2012,(5):104-10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党"共识"是英国政党政治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工党与保守党在福利国家、混合经济等政策方面出现了趋同与合作的趋势。两党"共识"既是英国政党利益、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磨合的产物,又是英国特有的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上海支部生活》2013,(2):52-52
当前,马里乱局有搅乱整个撒哈拉地区的架势,势必对我国家利益造成恶劣影响。要知道,马里最大的外贸伙伴是中国。我们必须以全局性和世界性的眼光来看问题,仔细思考如何在这样一个纷乱复杂的世界中维护中国业已拓展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许多国家都以立法规定了国家公墓建设的制度,安葬、纪念并祭祀那些为了国家利益、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公民。国家公墓所蕴含的关键词,不仅仅是责任、贡献、荣誉、忠诚等关键词,还有人性、缅怀、国家归属感等潜台词,同时也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7.
“斤斤计较”一词意为“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和无关紧要的事”,是个贬义词。但在财务工作实践中,财务人员“斤斤计较”则是无私奉献的表现。这是因为:一方面财务人员的斤斤计较不是为个人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确保国家资金的安全和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8.
经济建设是给每个人的利益"涨价";文化建设是给每个人的思想"涨价"。这两个方面决定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一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运行的"实然"是否符合人民心中的"应然";二是国家权力的运作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综合起来说,就是国家权力正当性问题的背后是人民的价值和利益。近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以法强国和以德强国相结合"的文化理念,将进一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的思想具有市场均衡性,思想需求是这个社会需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党的利益”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湖湘论坛》2008,21(6):43-45
关于党的利益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一个政治主体和社会主体,党客观存在自身的利益,并有利益实现的迫切需求。深化对党的利益这一问题的认识,就要在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关系中深入理解党的利益的内涵,就要深刻认识党的利益与党的地方组织、党员利益在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存在分化的现实,就要正确把握党的利益的实现是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威胁"是美国对中国由来已久的一种偏见"意象",它的生成是知识、制度和利益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美国频频推出"中国威胁论",目的在于抑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威望,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全面维护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