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红色泰宁     
泰宁是一块具有革命历史的红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在此燃起了革命的烽火,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就设在这里,朱德和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指挥红军作战,并一度成为闽赣省物资供应和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苏区县之一。至今在古城老街两旁仍完好的保留着当年红军用繁体字书写的大幅标语、巨幅文告以及防空洞等。当地政府为纪念这一段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将该街命名为"红军街",并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入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
2000年2月9日是泰宁县解放5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事件,从1999年12月25日至2000年2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庆祝泰宁解放50周年系列活动。主要项目有:泰宁解放50周年纪念大会,良电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革命歌曲大赛,“半个世纪的风云”报刊音像专题报道,“忆烽火岁月”老干部革命传统巡回演讲,有奖知识竞赛和游园会,“讲革命故事,做世纪新人”故事比赛等。此外,还举办了“庆解放,迎新世纪”百曲颂歌点播、三明市12  相似文献   

3.
闽西北纪行     
在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我们绕道建宁、泰宁,前往长汀参加学术讨论会。建宁、泰宁这两个著名的革命县份,我过去没有去过,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路上所见所闻,很觉新鲜。尤其调查研究了当地的革命斗争万史,搜集史料阳人物轶事,受益不浅。  相似文献   

4.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有着特殊地理位置的泰宁县,注定要载入共和国的斗争史册。泰宁位于福建西北部,与江西省黎川县交界,一直是闽赣两省物质补给的坚强后方。1931年5月,毛泽东、朱德指挥工农红军攻陷建宁,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胜利之后,即派红三军团第六师于6月4日乘胜解放泰宁,建立了泰宁县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泰宁党支部,泰宁正式列入中央苏区的版图。1932年10月,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率部第二次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是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学习途径,是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推动"全民阅读"对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开展"全民阅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泰宁积极开展"书香泰宁"全民阅读活动,努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  相似文献   

6.
1931年5月31日,毛泽东、朱德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取得富田、白沙、中村、广昌战斗的胜利后,又攻克了建宁县城,歼灭了国民党守军刘和鼎部的五十六师三个团,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战斗的伟大胜利."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光辉词句,就是毛泽东在这时写下的.当天晚上,一方面军总前委在建宁西门外的红三军团总部召开了第五次会议,决定红三军团第六师于6月3日兵分两路,一路经大田、新桥、上青、朱口推进泰宁县城,另一路从弋口、梅口直插泰宁.与此同时,泰宁守敌五十六师工兵营营长丁正求、县长李承岳获悉五十六师已从建宁败逃南平,慌忙率众弃城逃往将乐.6月4日,红六师在师长郭炳生、政委彭雪枫率领下,顺利地进占了泰宁,泰宁人民首次获得解放,初创了建(宁)、黎(川)、泰(宁)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7.
<正>泰宁是原中央苏区21个县份之一,为红军第三、四、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数十万红军曾经在这片红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红色资源,至今有领袖旧居、战场遗址、标语文告等红色遗址37处。这些红色遗址承载着革命老区精神,富含了我党为民宗旨、党性观念和优良作风,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为此,笔者对泰宁红色文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2,(17):I0001-I0004
泰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居闽赣两省三地市交界处,县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2镇7乡,总人口14万人。泰宁是原中央苏区县,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近5年来,泰宁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坚持"旅游兴县"战略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为主导、三次产业协调并进、各项事业相得益彰"的县域特色发展之路,全县经济社会实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湖之畔的泰宁城关有一条“红军街”,这里因有保存完好的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旧址和红军书写在街道两边墙壁上的各式标语而得名。在众多的红军标语中最为难得的,当属几乎用整堵墙书写的巨幅文告。 1933年8月中旬,由朱德、周恩来率领的红一  相似文献   

10.
地处闽赣两省交界、武夷山脉中段南麓的建宁县,与福建省的邵武、泰宁、明溪、宁化及江西省的广昌、南丰、黎四川7个县市毗邻接壤,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县。土地革命时期,建宁在中央苏区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土地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较早、长期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福建崇安为中心,全盛时包括福建崇安、浦城、建阳、建瓯、松溪、政和、光泽、邵武,江西铅山、广丰、上饶、贵溪,以及浙江边缘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拥有县城四座,人口五、六十万。一九三○年十月,闽北革命根据地同方志敏、黄道、邵式平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为闽浙赣根据地最主要的两大区域之一。一九三三年四月,又与建宁、黎川、泰宁等根据地合组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闽浙赣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四年十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第五十二师九千余人匪军向闽赣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闽赣革命根据地先后失掉了建宁、泰宁、资溪等地,只剩下宁化、清流、彭湃(安远)等几块小地方。十二月,国民党反派“清剿”步步深入,清流又失守,驻在宁化的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以及省军区被迫撤离。为了加强部队政治工作,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组成省委工作团编进省军  相似文献   

13.
1950年2月21日凌晨,资溪匪首曾皋九纠合闽赣边境泰宁、广昌、南城、光泽等县匪首率匪600余,突然袭击资溪县城,残杀革命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无辜群众;抢劫军械、粮食、财物,县藏档案材料亦被焚掠殆尽。制造了一起自解放军南下解放江西后最为严重,震惊中央的反革命暴乱事件,史称"资溪事件"。  相似文献   

14.
泰宁是闽西北边陲的山区小县,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有红军三次解放的记录;又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数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1950年2月9日正式解放的春天。在此前夕,解放大军曾4次进击泰宁。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在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研究员林强,三明市委巡视员吴金容,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景华等陪同下,参加宁化县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暨加快宁化苏区发展座谈会“,并到永安市和明溪、清流、宁化、建宁、泰宁5个苏区县实地考察.这次考察历时8天,考察了近30个革命遗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在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研究员林强,三明市委巡视员吴金容,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景华等陪同下,参加宁化县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暨加快宁化苏区发展座谈会”,并到永安市和明溪、清流、宁化、建宁、泰宁5个苏区县实地考察。这次考察历时8天,考察了近30个革命遗址。  相似文献   

17.
1950年2月21日凌晨,资溪匪首曾皋九纠合闽赣边境泰宁、广昌、南城、光泽等县匪首率匪600余,突然袭击资溪县城,残杀革命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无辜群众;抢劫军械、粮食、财物.县藏档案材料亦被焚掠殆尽。制造了一起自解放军南下解放江西后最为严重,震惊中央的反革命暴乱事件,史称“资溪事件”。  相似文献   

18.
正泰宁县红军街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城岭上街。1933年8月中旬,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军东方军由连城北上,到达泰宁,准备实行第二阶段作战计划。与此同时,由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总部)也从江西抵达泰宁,在此指挥东方军和红一方面军在江西抚河以东地域的战斗。总部机关设在岭上街的陈家大院里。红军总部在泰宁期间,除了指挥红军作战外,还积极开展宣传,巩固红色政权,领导当地群众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区域性格特征的外在自然表露,是历史积淀的精神洗礼在新时代的折射。对于正在高速成长的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来说,文化是一种向上的时代风貌,是驾驭发展的丰满羽翼,是凝聚人心的纯洁家园,是留住游客的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20.
建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就建立了红色政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5个中心区、72个乡苏维埃政权。1932年10月红军第二次解放建宁后,成立了中共建宁县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和10个中共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及覆盖全县的乡村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各级地方武装。1933年1月,成立了领导建宁、黎川、泰宁三县的中共建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