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公平实现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效率是硬道理虽然不能改变,但必须改变实现这一硬道理的方式.必须为效率注入公平,用公平的方式实现效率有利于达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李辉  张军伟 《传承》2013,(4):72-73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兼顾效率与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理清这一过程,了解当前效率与公平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     
王天玺 《创造》2011,(8):74-77
中国的成功,很重要的是随时注意研究效率和公平的交汇点,把握好"度",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的研究,推导出其主张的公平效率观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认为经济的发展、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制度的公平程度;并且把规则公平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只有规则公平才能获得高效率。“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公平效率观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效率与公平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对立、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在分配原则的选择上,不宜再提“效率优先”,也不宜提“公平优先”,或“兼顾效率与公平”,“优先”或“兼顾”难免有顾此失彼之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致力于追求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公平的提法上经历了从"兼顾效率与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到"更公平"、"三个公平"的演变。本文从对公平关注的领域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两个角度探索了演变的规律,并对十八大报告中"更公平"提法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走向成熟的现代社会,无不把社会公正放到核心的地位,而不仅仅是一个"兼顾"的位置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宏大叙事,只有将其定位于人本的坐标之上,才会获得真实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关"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争论,便印证了这一点。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初,基于中国落后的经济发展现实,我们提出了"效率优先"原则,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把"蛋糕"做大,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在改革进入中期,党中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新思路,力求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优化结合。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  相似文献   

8.
新旧制度经济学派公平、效率分配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龄 《湖湘论坛》2003,16(5):50-52
新旧制度经济学派因为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不完全相同 ,坚持的公平效率观也不一样。旧制度经济学派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公平效率观 ,新制度经济学派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公平效率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可以借鉴新旧制度经济学派的不同公平效率分配观。  相似文献   

9.
走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悖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不休的焦点。不论效率优先、公平优先,还是两者统一论均能自圆其说,并因而形成悖论。对此,笔者认为,要走出悖论,就要摆脱盲目争辩,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需要出发,重新审视两者之间平等、统一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试对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浩 《传承》2007,(8):45-46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的前期,党和政府正确运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使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当前凸现实际的问题又要求我们必须把社会分配的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探索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改革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本文阐述了效率与公平的涵义和相互关系,揭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内涵和依据,并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及其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的演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是应当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对效率概念与公平概念内涵的认识。具体把握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公平中的效率与效率中的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阶段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本原则 ,坚持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 ,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政府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 ,应当在初次分配中更多地体现效率 ,在再分配时更多地体现公平。  相似文献   

14.
效率、公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效率与公平两个概念的界定出发,认为效率和公平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并影响决策层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将这两种价值取向内在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效率与公平的科学定位和价值取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不公与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无必然的联系,提出公平优先没有科学依据;要坚持效率优先原则,但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曹刚  张和生 《求索》2012,(10):201-202
当前高考改革在理论上的模糊与混乱、实践上的"折腾"与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是缘由对高考价值取向的偏差和盲目。高考改革之争的实质是公平与效率价值选择的两难问题在高考中的显性表现。现阶段高考应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做到公平性与科学性、统一性与多样性、选拔性与导向性、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并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7.
赵哲  张国强 《岭南学刊》2007,(3):20-23,37
当前持续扩大的国内收入分配差距和其他方面出现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并不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的结果,而是我们在对效率没有正确理解和科学运用的条件下,国家、企业的逐利行动把成本外部化的反应。解决的办法就是国家和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立制度化的设施使成本内部化,实施能够体现公平而又不损害效率的一些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18.
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都必须处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平均主义或贫富两极分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进行探索开始,历经了"公平优先、把平均主义视为公平"的思想过程,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我党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上走了一定的弯路,但也为后来的社会改革奠定了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连干部学刊》2006,22(1):33-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有许多新的精神。其中一项是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实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文件中,已经看不出这一提法。这次会议继续淡出此题,表明了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不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由有六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有两大目标 :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的 ,其实质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这就决定了实现两大目标存在着战略上的选择。现阶段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