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政治哲学是关于公民政治价值规范和生活方式的理性思考。哈贝马斯把对现代民主模式的分析作为其公民政治哲学的起点,探讨了以交往行为与交往理性理论为主要标志、人民主权理论为主要支撑的现代性理论形态下公民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和理论面貌。  相似文献   

2.
霍布斯的理性主义一定程度上和霍布斯的哲学体系相联系但并不决定于经验主义抑或机械论哲学。霍布斯政治学说中的理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是理性设计,以理性解构宗教,以理性取代古典传统等三个方面,而这也构成了现代政治的理性基础,霍布斯在以理性构建现代政治基础方面起了开创性作用。霍布斯的政治理性更多是与近代理性主义联系在一起,这种理性主义的分析方法既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确立政治主体地位,也因其"技术中立性"带来了弊端。  相似文献   

3.
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行 ,国家行政权力从农村基层政权的撤出 ,村级治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这种治理模式的变迁必然影响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构建。构建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必须在明确政府职能、加强村委会建设以及培育成熟理性的社会主体三个方面加以努力。村民自治应以价值理性主义、法制主义及充分自治为自身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4.
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命的提出,是理论的自觉与创新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有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意蕴。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当今中国,梳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历史脉络,确立其与时俱进的当代形态,用以审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列奥.施特劳斯的理论逻辑中,现代西方虚无主义根源于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对古典政治哲学的背离,这种背离可归结为从古典的义务主导到现代的权利主导、从古典的温良理性到现代的理性自负、从古典的守望理想到现代的关照现实。在施特劳斯看来,对于现代政治哲学而言,无论是权利至上的思路、还是将同意置于理性反思之上的行为、或是使实然优先于应然的做法,都为现代虚无主义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施特劳斯的现代性批判有其借鉴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其逻辑的及现实运作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在列奥.施特劳斯的理论逻辑中,现代西方虚无主义根源于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对古典政治哲学的背离,这种背离可归结为从古典的义务主导到现代的权利主导、从古典的温良理性到现代的理性自负、从古典的守望理想到现代的关照现实。在施特劳斯看来,对于现代政治哲学而言,无论是权利至上的思路、还是将同意置于理性反思之上的行为、或是使实然优先于应然的做法,都为现代虚无主义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施特劳斯的现代性批判有其借鉴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其逻辑的及现实运作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对台思想博大精深,蕴涵着极为深厚的哲学意蕴,始终贯穿着求真务实的认识向度,凸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呈现着和平发展的方法向度,表征着祖国统一的实践向度。这四个向度是胡锦涛对台思想的精髓、基础、手段和目标,系统地回答了如何认识两岸关系、构建什么样的两岸关系、怎样推进两岸关系和为什么发展两岸关系四个层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洛克是西方自由主义之父,洛克政治哲学的建立象征着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以洛克为代表的早现代政治哲学观对古典政治哲学观的扬弃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理想国"到"坏世界";从等级观念到平等观念,从精英治理到大众治理;从积极政治观到消极政治观;从义务论到权利论。从柏拉图到洛克,政治哲学降低了对于国家的预期,从而排斥全能型的政府形式,并颠倒了个人与政府之间的主体地位,权利至此取代义务成为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9.
政治合法性作为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在于努力契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三个代表"从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政治与价值三个向度对政治合法性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性自觉。只有实践"三个代表",才能积极回应社会转型、党员队伍建设、社会结构调整等对政治合法性提出的挑战,提高执政党的执政绩效,推进党员队伍建设,优选正确的改革战略,夯实与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否定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的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它们的否定理论。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否定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根状茎”理论;否定基础主义的相对主义理论;否定理性主义的差异性理论;否定主体性和人道主义的个体性理论;否定通常哲学的诗性哲学。其基本特征表现为:1.对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反思和批判;2.显示了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种新的转向;3.具有合理的建设性向度。当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对这一理论中的片面化倾向和相当消极的东西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