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9年以来,我们珲春市委根据农村基层组织现状,尤其是农村缺乏各类人才的实际,为适应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了科学选派市直机关干部到村挂职的办法,加大了基层组织建设的力度。5年中,共分期分批地选派了121名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一套行之有效的下派干部管理机制,从而把机关干部到村挂职工作作为一项改变后进村面貌和促进小康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6,(2)
柳河县委把下派挂职作为加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主要手段,为年轻干部施展才华搭建平台。2004年5月,下派6名干部到6个乡镇任挂职副乡镇长,负责科教文卫、土地乡建、招商引资和乡镇的一些中心工作。在挂职工作中,县委加强调度,下派挂职干部很快进入角色,适应了工作,打开了工作局面,保证挂职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柳河县委高度重视下派挂职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加强  相似文献   

3.
郭长春 《实践》2009,(8):18-18
开鲁县麦新镇党委为加强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管理,全面推行"双考、双评、双奖"工作机制。"双考"即考勤、考核。下派干部在镇机关考勤,由政府办公室统一管理,其余时间的考勤由村负责。"双评"即对下派干部实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内江市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下派"293名县、乡(镇)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在"下派"的年轻干部中,30岁以下的有137人,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59人,使村"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阿荣旗干部下派工作见成效1992年以来,阿荣旗委,从旗直党政机关共抽调124人到农村基层任职和挂职,及时充实了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力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挂职任村级职务的107名干部中,挂任村党支部正副书记的32人;正副村委会主任的75人,...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三门干部”是人们对从家门对本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公务员的戏称,意为拥有书本理论知识但缺乏基层实际工作阅历。最近,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领导机关”‘三门干部’增多,会加大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达州市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挂职信仿部门部门锻炼机制,合江县大规模下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让“三门干部”增强与群众感情,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性事件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闽北来说,如何激活基层经济细胞,营造充满创业激情的人文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市委调整工作思路,实行"下派干部制",向农村输送优秀机关干部。1999年初,首先从市、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派出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分赴215个村,次年初又向村里派出第二批404名科技特派员;同年6月,进一步从市、县、乡机关选派624名优秀党员干部到农村任党支部书记;7月接着选派了25名机关处级干部任乡镇党委书记。下派村支书、乡镇党委书记和下派科技特派员结合起来的"下派干部制",实现了人才的高位嫁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优势,在农村建立起了一个高素质的党组织领头人和科技引路人的队伍,为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快农村发展创造了条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下派干部制"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  相似文献   

8.
下派干部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韩淑丛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培养造就青年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后进村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但是,也有些挂职干部,挂职期间,没有取得...  相似文献   

9.
采取三项措施关心下派挂职干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坤  刘键 《新长征》2010,(12):47-47
柳河县采取三项措施关心下派挂职干部,使其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是安排重要岗位,做到政治上关心。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柳河县已到位下派挂职干部5名,分别到交通、农业、水利、财政等系统挂职,挂职时间为两年。为提高基层工作能力,依据业务工作对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以来,我县先后从县级机关下派了八批282 名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并成为一项制度。实践证明,这 是一条培养、锻炼青年干部,加强基层领导力量的重要途 径。通过七年的实践探索,使我们积累了下派干部工作的 经验,同时,也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 不断完善和改进。 下派干部工作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少数下派干部自身素质不高。由于我们每年采 取成批的一次性下派,因而时间紧,工作量大,在下派对 象的考察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致使个别 下派干部政治思想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组织、纪律 观念淡薄,坚守岗位差,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县级机关干  相似文献   

11.
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方法。自1998年开始,济宁市就开启"选派干部下基层蹲点包村"工作,2011年,率先向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20多年来,下派帮扶工作从未间断,机关干部走基层、转作风、受锻炼、做奉献的脚步从未停止,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干部下派制度、独具特色的下派工作品牌。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隆昌县再次选派100名机关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工作薄弱村任职,深入推进“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该项活动中,下派干部到村任职后很快成为当地宣传政策、发展经济、强化党建等农村重点工作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榆树市各级党组织对干部参加经济工作实践锻炼越来越重视,通过下派任职、挂职、换岗交流、轮岗创业等渠道,把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锻炼,放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练,使实践锻炼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工作中,我们感到也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蓬安县委全面推广中坝村工作经验,选取100名熟悉基层工作的机关科级后备干部,下派到100个村任支部书记.近5个月来,100名下派干部怀着浓浓深情,听民声、化民怨、解民难、助民富、聚民心,浓墨重彩地书写出一篇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绚丽华章.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春天,张天佑作为农业部(今农业农村部)下派到河北的28名扶贫干部之一,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沽源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协助主抓农业、扶贫等工作。张天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沽源干部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张县长根本不像挂职干部"沽源县地处张家口坝上地区,环境禀赋较差,条件艰苦,是河北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来到沽源后,张天佑摒弃"做客心态",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一年  相似文献   

16.
全省省级机关赴地震重灾区下派干部欢送会召开后,下派到江油市挂职的周泽昭、黄绪海、吴业政、李晓鸿4位同志立即投身到了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江油市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树立并维护了党员领导干部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中办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实行工作力量"减上补下",团中央精减机关行政编制;挂职、兼职干部在机关所任职务从工作需要出发,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  相似文献   

18.
剑阁县委于2001年年底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以"下派干部强村、并组、减员、增效"为主要内容的强村并组工作.已削减村组干部3100名,选派749名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优化了村级班子,提高了乡村干部的富民能力,实现了乡(镇)工作重心下移和干部强村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8,(2)
一位乡党委书记在谈到选派干部工作时说道:"第一书记不是仅仅写在纸上的,要真正成为第一书记确实要付出很多。"他的话耐人寻味,更值得选派干部深思。选派干部挂职到村任第一书记,顾名思义,他就是村"两委"班子的班长,全村的"领头雁",这既有组织上的信任,又有村干部的期盼,更有广大老百姓的期望,各方面对  相似文献   

20.
阆中市委于1997年5月,从市级机关选派了100名干部到全市各乡镇的贫困村、后进村工作。市委十分关心、帮助下派干部,使他们安心基层,努力工作,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一、解除后顾之忧。少数同志在下派后家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对此,市委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市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