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陶盈竹 《小康》2006,(4):21-2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不仅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要素,更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小单元。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每一个字的变化都是一次阶段性的飞跃。虽然本次居住小康指数得分有所提高,但是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表明,中国的居住状况  相似文献   

2.
“嗨,你也在这里献血啊!”今年6月14日,参加上海首座爱心献血屋——七宝献血屋诞生10周年“生日”联谊会的固定献血者余勇,刚走进献血屋就看到同是固定献血者的赵福有正在捐献血小板,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陡然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3.
仙居火卖     
赵虎 《当代广西》2009,(15):56-57
从百色市乐业县城往大石围景区走8公里,在三级油路左边,有一个小巧玲珑、似屋非屋的标识,上面写着:“火卖”二字。  相似文献   

4.
刘东仿 《半月谈》2003,(2):32-33
在鄂西北山区襄樊市南漳县巡检镇甘河村,柑橘种植大户刘国富2002年喜获丰收,10亩柑橘比往年增产3成以上,增收1万多元。刘国富高兴地说:“是村里的文化科技屋教给我果树栽培的窍门。”如今,像这种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加油站”、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农民俱乐部”、社会稳定的“减震器”的文化科技屋,在襄樊农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青山绿水间。  相似文献   

5.
《楚辞》楚语札释十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素称难懂,前人号之曰“恢奇奥衍”、“语意杳冥”,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好用楚语”,即用楚方言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择取十字以“楚声”、“楚地”、楚物”试加诠释,以求教于大方。 一、新考证的古楚语词——櫋、青、吴 (1)櫋 《九歌·湘夫人》:“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王逸注以“櫋屋”释櫋。櫋亦可写作。《说文·木部》:“,屋联也。”“楣,秦名屋联也……楚谓之相。”《释名·释宫室》:“(木 吕)……或谓之櫋。櫋,緜也,緜连榱头使齐平也。”可见櫋是屋檐上连接椽皮端的构件,即封檐板。这是个秦方言词,在楚方言中,它被称为相。  相似文献   

6.
在闵行区七宝古镇,有一条充满现代气息的七莘路,七莘路边坐落着一座外形像装上“天使翅膀”的钢结构建筑。这建筑虽不大,但名气响当当,它是上海市首家无偿献血屋——“七宝爱心献血屋”。’  相似文献   

7.
《人大建设》2010,(4):54-54
郭文婧3月18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说,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群体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英国政府于2005年推出了“新居者有其屋计划”,其方式就是先购买部分产权,然后逐步购买完全产权。  相似文献   

8.
1994年8月9日,当时担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的陈希同在市委信息工作会议上讲了一番话,强调信息工作“要多报忧”。他针对市委获得的信息中“喜多忧少”现象,分析了下面的“五怕”心理:一怕给单位抹黑,二怕影响自己政绩,三怕上级追查,四怕影响兄弟单位关系,五怕捅漏子惹麻烦。他说,“这‘五怕’给我们领导带来的是信息封锁”;“勇于暴露自己忧的一面是一个领导成熟的表现,将忧的一面报上来,我们会齐心协力解决它,否则将养忧遗患。”  相似文献   

9.
树缘·福缘     
<正>生命里总是有许多缘分。我因为对古树的热爱,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除了在学堂上课,白天业余时间大多在村落屋背的古树丛中度过:树上拉上条绳索“荡秋千”,树洞里躲上个老半天“捉迷藏”,树杈上搭根圆木头“滑滑梯”……屋背的树林是我儿时的乐园。稍稍懂事的年龄,我曾不止一次问祖父和父亲,怎么每个村落屋背都有那么多大树?得到的回答总是一句老话:“祖祖辈辈下来都是这个样子,大树底下好乘凉吧。”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地处湘赣边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姓氏宗族聚居的习惯,现有大大小小的屋场200多个,所辖户数30—100户不等,每个屋场都选出了屋场理事会处理日常事项。长期以来,这种自发的“屋场自治”成为民间的一种特色群众组织模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文家市镇依托屋场平台,通过文化自治的方式把文明理念渗透于屋场管理的过程中,用屋场自治点亮了农村文明。  相似文献   

11.
吕西 《北京观察》2007,(7):22-23
六月的香港不仅热还有一些闷,从空调屋走出来,眼镜会被雾气蒙住。我们见到杨超成先生是在他“宝石城”中的办公室。“宝石城”是杨超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吉山     
沙溪的支流文川溪,流经永安市吉山的一段最为婀娜多姿,那“几”字形的河湾犹如美人的纤腰,滋生了吉山的富庶和丰饶,而沾上“文”字的溪水也显出了天赋的灵气,滋润得吉山分外地温文尔雅。古渡头的老榕树捋着飘飘长髯,吟味着“渔舟夜泊网收月,樵客晚归笠带云”的诗情画意。吉山的古民居棋盘屋、材排屋和大大小小的家族祠堂,以及壁垒森严的土堡,在世代的风雨中阅尽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0,(7):30-30
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组织开展了以“温情候车屋”、“如厕也温馨”、“爱心便民伞”为主要内容的“温情江城”系列活动,使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不断升华道德境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得到进一步地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周洁 《求索》2005,(11)
一本题设定意义迄今为止,就中日两国家庭的研究均集中在各国研究平台上,中日两国的比较研究仅停留在研究人员互相交流层面上,实证比较研究少之甚少。笔者意在通过中日两国农村的实地调查,对中日两国“家”意识的实际形态予以把握,以此找寻它与社会变迁、制度变迁、家庭结构变迁等的关联性,从中探寻中日两国“家”意识的异同。在本文中,笔者提到的“家”意识在日本社会学界基本认同为近世或近代家庭中所存在的一种家族观念②。从日本家庭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有贺喜左卫门认为“家”是经营体;喜多野清一的研究认为“家”是同族结合的中核;铃木荣…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南部的坳仔镇大浪村发现了郑成功后人生活的地方——“九九奇门屋”。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安居”、“乐业”始终是一个不变的追求。从孟子的“居者有其屋”到杜南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再到当今社会愈困难愈强烈的安居情结。日寸代不同,但情怀依旧。  相似文献   

17.
阿军 《中国保安》2004,(14):42-43
家居防盗是关系到每个家庭人身财产安全的话题。在治安形势严峻的今天,盗窃分子的行窃手段也在不断提高,了解了盗贼的行窃路数,才能达到有效的防范效果。在城市里,一些犯罪分子频频把魔爪伸向居民住宅、单位和商铺,实施入屋盗窃和抢劫。如何防盗防抢,成为市民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犯罪分子经常是“乘虚而入”,选择容易下手、难被人发现的地方入屋盗窃作案。如果在盗窃过程中被人发现,他们就有可能铤而走险,施行抢劫、伤人、强奸乃至杀人。一天之中有两个时段是他们作案的“黄金时段”:凌晨三四点钟和白天上班时间。犯罪分子入屋作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迎春话福     
每逢新春佳节,在广大的城市和农村,家家户户都喜欢在屋门、柜桌、门楣、水缸、粮囤上贴上大小不一的红“福”字,祈盼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生活美满。许多人家干脆把“福”字倒着贴,取其谐音为“福到了”。  相似文献   

19.
李磊 《观察与思考》2008,(10):34-35
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之后,近来,一个解决城市收入“夹心层”的住房保障新概念——经济租用房开始浮出水面。经济租用房的诞生,体现了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新思路。但在另一方面,经济租用房又是否能够真正有助于实现全民“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呢?  相似文献   

20.
《人民公安》2005,(15):20-21
记者在“戒毒爱心屋”采访时,学员们数次提到了前不久的一次壮举,这就是骑自行车环游贵州省主要市县宣传禁毒。每年“6·26”前后是禁毒宣传的高峰期,在这个时刻,“戒毒爱心屋”的自愿戒毒者们都会思考,该为禁毒宣传做点什么。通过反复商量,他们决定采取骑自行车远行的办法,搞一次“禁毒宣传贵州行”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去教育广大群众、中小学生和戒毒者。这个想法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批准和支持,三江劳教所还从紧张的经费中拿出1.2万元购买自行车、服装、制作展板、宣传品、住宿开支等,还派出民警、警车跟踪服务。今年6月17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