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信来论     
农业“订单”不能一“订”了之 编辑同志: 尽管“订单农业”不是新生事物,但由于不少地方的农民签 订的“订单合同”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再加上有 些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只图眼前利益,“订单农业”难免还存在 一些隐患。一些地方在发展订单农业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2.
华扬 《当代广西》2005,(14):63-63
尽管“订单农业”不是新生事物,但由于不少地方的农民签订的“订单合同”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再加上有些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只图眼前利益,“订单农业”难免还存在一些隐患。一些地方在发展订单农业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对市场供需把握不准就盲目地鼓动农民签订订单合同,导致订单合同出现内容不详细、程序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等缺陷,使其缺乏科学依据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刘田喜 《政策》2002,(7):32-32
近几年来,各地积极引导农民大胆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改“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生产,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种什么、怎么种、怎样销”的难题。但是,订单农业本身也存在着风险。据有关材料反映,有些地方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农业订单不能完全履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据报载,某地政府职能部门配合新华书店根据“三农”发展的实际需要,深入农村调研,走访农村读者,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以介绍实用技术为主的书籍宣传资料,为书籍找买主,被当地农民称为“科技书订单”。这种“科技书订单”一推出,就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垫江商贸业始终把服务农业,帮助农村调整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商贸工作的一个坚定信念和发展方向加以推进,逐步摸索出以“订单农业”形成成功发展酱瓜产业和烟叶生产的路子,其运作理念、方式以及成败得失显得十分珍贵,给人启迪,值得研究。一、具体作法垫江县政府采用“订单农业”发展作为酱瓜原料的花瓜生产和烟叶生产取得了突破。其作法是,县政府为企业确定适宜种植的乡镇发展花瓜的种植基地,由企业与乡镇的农户直接签订合同,确定“订单”,农民按“订单”明确的数量和技术要求组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湖北省鄂州市积极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大胆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改“以产定销”为“以销促产”,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生产,逐步走出了一条订单农业发展新路子,较好地解决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种什么、怎么种、怎么销”的难题,加速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钱开胜 《当代广西》2005,(22):58-58
田东县在发展劳务经济工作中,从创新机制入手,强化技能培训,实行定向输出,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促进劳务输出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强化政府引导,提高组织强化程度,促进农民外出打工由“盲目自发型”向“政府定向输出型”转变。该县县乡两级设立“农民下山进城入谷”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定向劳务、订单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定向劳务订单培训网络。通过政府引导、能人客商引路、老乡朋友相互介绍等途径,“盲目劳务”现象已大大减少。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者素质,促进劳务输  相似文献   

8.
木行 《创造》2001,(9):18-20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不是一个农业强省。1999年年末,农业人口3538万,占总人口的85.4%;农村劳动者1878.8万人,占社会总劳动者的83.4%;80%左右的工业原料、70%左右的财政收入、60%的出口商品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可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状况在云南经济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能否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甚为重要。因此,如何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昆明市嵩明县发展“订单农业”的实践带给了我们一些鲜活的启示。订单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订单农业”也就是规…  相似文献   

9.
何金铭 《江西政报》2006,(24):40-41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紧紧抓住农业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加大对农业龙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采用“订单”的方式联结基地和农户,加快发展产销一条龙、贸工体一条龙的“龙型经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成为财税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06,(11)
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忠忠:奶业兴市、牧业富民的“牧羊人”浙江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既要金山又要青山的“愚公”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建兴村党支部书记崔国林:让农民富还要让农民乐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委会主任方继凡:太平猴魁茶喝出了订单农业示范路江苏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历久弥新“中国第一村”不倒的旗手★河北邢台县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成志:科技兴山生态富民的“凿山工”★安徽凤阳县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世来: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湖北洪湖市洪林村党委书记叶昌保:将“三靠”村变成“四讲…  相似文献   

11.
<正>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调研泰顺县时,对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出殷切期望。多年来,泰顺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坚持“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建设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企农融合发展体系,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富民产业,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  相似文献   

12.
“这都是靠水稻制种建起来的!”在临高县波莲镇古柳村刘建仕家装修典雅的客厅里,现代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他对自己能建崭新楼房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从1994年开始,波莲镇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户、专业户和公司进行联营搞水稻制种,采取“公司(订单) 农民 技术(政府)”、“专业户跨村  相似文献   

13.
胡海 《当代广西》2005,(17):63-63
据《人民日报》6月7日报道,湖北省远安县茅坪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员陈振海这些天走村串户,上田间下地头查看农作物长势,忙得不亦乐乎,原来他在两个月前以每亩0.93元的单价竞得9个村1.6万余亩粮油作物的服务订单,他每完成一个服务项目,农民签字认可后,才能到政府有关部门领取相应的服务费,这就是被形象称为“政府埋单、农民签单”的农技服务新形式。“政府埋单、农民签单”这种新型的农技服务形式好,好就好在  相似文献   

14.
柴志英 《前进》2000,(10):38-39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之举。如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从指导思想上跳出以粮为主和传统农业的圈子,做到五个转变:(1)转变县、乡领导干部催种催收的旧观念,树立研究市场、强化服务的新思想,组织和领导农民参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大力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2)转变“温饱型农业”旧观念,树立“致富农业”的新思想,真正把农业作为农民勤劳致富奔小…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为了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六种观念”。一是市场观念,坚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二是竞争观念,树立优胜劣汰的意识。三是避强就  相似文献   

16.
梁静 《今日海南》2006,(4):41-42
一家名为“海南锦绣大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以下简称“大地公司”),自2001年开始,以种植仙人掌致富为诱饵,采用虚假宣传的手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欺骗种植户与之签订既无履约诚意又无履约能力的订单合同进行仙人掌种苗销售,将售款非法占有使用,而后拒不履行回收合同。受害的种植户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近3000户,涉案回收金额近亿元,给种植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6000万元。受害种植户中有下岗工人、贫困地区的农民、残疾人。他们通过贷款、借款甚至变卖家产等方式筹集资金,签订订单合同购买仙人掌种苗,结果上当受骗,甚至倾家荡产、妻离…  相似文献   

17.
朱兴斌  董业茂 《政策》2003,(6):31-31
"订单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此来确定双方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由于"订单农业"是新生事物,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加上协议双方观念上的差别,因此,"订单农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实际效果与农民的期望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加强和规范"订单农业"对当前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收入的提高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世纪海外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2003年年底,深圳市政府首次赴欧洲下“人才订单”。“人才订单”总共有502个中高级职位虚位以待,包括CEO、技术总监、学术带头人等核心职位。引人关注的是,不少企业不仅开出高薪,而且把赠送  相似文献   

19.
锐词     
《群众》2022,(24):72-72
组团出海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逐步优化,多地政府牵头组团,组织辖区企业“出海”抢订单,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在以开放型经济见长的江苏,各市更是陆续启动海外包机服务,掀起了一股拼外贸、抢订单、招项目的热潮。竞相“组团出海”,体现了企业“走出去”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做好劳动就业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莆田秀屿区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列为“一把手”工程。年初,与辖区内的企业联系,签订用工需求合同,以订单方式,招收和培训农民工,全部被企业录用。针对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就业意愿,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等形式,聘请专职教师、技师、技术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据悉,今年,秀屿区农办、劳动、妇联等部门通力合作,就当前辖区内企业紧缺的工程,如服饰、裁缝、车床、农械操作、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