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台声》2018,(13)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馨香两岸"苏台两地名家联合文艺演出是第三届"吴韵汉风江苏文化艺术节"的活动之一。6月19日晚,由江苏和台湾两地名家联合呈现的演出在新北市新庄艺文中心演艺厅上演,为台湾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该演出融合了两岸多种表演形式,包括京剧《贵妃醉酒》、昆剧《牡丹亭》选段、歌仔戏《陈三五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书法人,钦瑞兴是幸运的,他得到了吴门名家王健生先生的亲授,又从小生长在人杰地灵的苏州大阳山麓,得以长期浸润吴文化的熏陶。也正因此,他爱家乡,爱吴地山水的一草一木、一碑一亭。人知天命,他的这种情结更是浓得化不开。那厚厚的两大本《阳山文萃》《浒墅关志》便是凝聚着他辛勤的汗水,彰显出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说到钦瑞兴的书法艺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6,(6)
正苏州自古人杰地灵,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一代代能工巧匠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诚,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了独具风韵的吴地文明。如今,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离不开一大批现代的能工巧匠——高技能  相似文献   

4.
《群众》2001,(8)
文化是城市的底蕴和灵魂,文化能使一个城市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魅力。苏州作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具有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品位高雅的独特优势。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吴地文化优势,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大力开拓和发展反映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使全市文化建设呈现出继承与发展并重、传统与现代兼容、经济与文化  相似文献   

5.
清官况钟     
明朝苏州知府况钟 ,是江西靖安人 ,他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况钟在苏州任知府十三年 ( 1 930— 1 943年 ) ,刚正不阿 ,为官清廉。他严惩贪官污吏 ,打击地霸劣绅 ;清理积案 ,平反冤狱 ;兴修水利 ,发展生产 ;兴办教育 ,选拔人才 ;关心民疾 ,视民如子 ,深得苏州士民的爱戴。昆剧《十五贯》具体刻画了况钟平反冤案的情景 ,家喻户晓 ,久演不衰 ,而且译成多种文字 ,在北美、西欧的舞台上演出 ,名扬天下 ,使况钟成了全球公认的“况青天”。1 493年 ,况钟治苏九年任满 ,按例进京考绩 ,等待升迁。离开苏州时 ,苏州士民恋恋不舍 ,“七邑 (苏州府辖…  相似文献   

6.
人在天堂     
苏州概况苏州是座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人问天堂”之美誉。今领7区5县市。区域面积8488.42平方公里,人口590万。苏州至今犹存伍子胥建“阖闾大城”的基本格局和“小桥流水”的古朴风貌。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镇同里、周庄、甪直更是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处处飞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9座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著名的虎丘山,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苏州又是吴文化发祥地,文坛贤能计有陆机、范仲淹、范成大等。评弹、昆曲、苏剧为苏州文化“三朵花”,苏绣则位居我国“四大名绣”之首。如今之苏州,正朝着“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富民强市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的2500年的建城史世界罕有,双棋盘式的古城格局堪称一绝;风格独特的古典园林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粉墙黛瓦的民居、小桥流水的街巷,勾勒出独特的水乡风貌;昆曲、古琴、评弹、吴歌、吴门书画、工艺美术等非物质遗产,挥发着吴文化的神奇魅力。“文化”即“人化”。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做城与人的支撑,就会失去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苏州”的步伐,我们将继续抓住重点、抓出亮点,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把宝贵的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强…  相似文献   

8.
正昆剧作为古老的剧种,在文学、音乐、表演上都具有集成的态势,这也是昆剧能称霸明清剧坛两百多年,南北方唱曲都蔚然成风的原因。然而,时代的变迁和人心的变化,给各方面都造成了影响,艺术,特别是戏曲,也不例外。六百年后的今天,昆曲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尴尬的:政府大力提倡,一方面是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在肩,另一方面未尝没有政绩考核的压力;社会文化多元而活跃,传统文化处于现代文化的包围之中;艺术形式多样,传统戏曲在艺术形式、整体韵律节奏、内容上与当代社会生  相似文献   

9.
宋桂友 《长白学刊》2010,(4):147-150
长江土著文化与黄河先进文化的交融是吴文化的肇始,硬件与软件的引进与消化是吴文化形成的动力,由文化交融产生的文学成就则是吴文化形成的标志,吴文化的发生发展历程,正是不折不扣地自觉遵守了重和去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白红义  姜业奎 《小康》2005,(10):44-45
桐城的尴尬在于它与之竞争的对手是自己的上级,二者间的隶属关系早已注定这是一场不平等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说,此次桐城肢解风波折射出一种地级市政府抢在“省管县”大势前宰割县域经济壮大自身的投机情绪。不过,在愈演愈烈的城市之争大潮中,安庆期冀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做大自己,可算是应对其他城市竞争的无奈之举。只是,这种手段不那么“厚道”而已。不是冤家不聚头苏州、无锡,赫赫有名的“苏南模式”的代表者,精致缠绵的吴文化的共同故乡,怎么看都该是惺惺相惜的“哥俩好”,现实中却是对不折不扣的冤家。苏州人讲,“宁和苏州人吵架,不跟…  相似文献   

11.
礼让是吴文化的精髓,弘扬吴文化,就要弘扬礼让精神。吴文化起源于太伯奔吴,司马迁把它称为"让国"理念,其精神可用让贤、开拓、尚德六个字概括。季扎三让天下,继承了太伯精神的传统而又另翻新义,在诚信缺失的今天更应得到弘扬。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0,(8):F0003-F0003
<正>木渎镇地处苏州城西5公里,太湖之滨,灵岩山麓,面积62.2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8.2万,外来人口登记数超20万,下辖1个办事处、9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历来是吴中区工业、商贸、文化、教育、旅游、交通重镇,素有石雕之乡、书法之乡、园林之乡之称,享有"吴  相似文献   

13.
大陆有最好的演员台湾有最好的观众──中国昆剧艺术团首度访台追记周天柱每年12月,应是台湾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可1997年12月却一反常态,一股“昆剧热流”驱走了寒风冷雨,在台北戏剧舞台上,提早绽开了迎春的“昆剧之花”。这称得上是“本世纪未中国昆剧的超级...  相似文献   

14.
为庆祝江苏省昆剧研究会第二届全体会员大会胜利召开,由省昆剧研究会与省政协昆剧、评弹、地方戏曲保护办公室主办,省昆剧院承办的昆剧专场演出《1699·桃花扇》2月27日晚在宁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省政协副主席张九汉、  相似文献   

15.
潘讯 《群众》2020,(3):42-43
2020年新年伊始,屹立于改革开放潮头的苏州,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气魄,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引发各路媒体高度关注。对于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系中的苏州而言,开放再出发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意义,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动员令”,也是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宣言书”。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多次强调:“苏州既要做创新的高地、产业的高地,也要做生态的高地、文化的高地。”在“开放再出发”的新要求下,应如何建构苏州的文化高地?激活苏州文化传统的开放基因开放是历代苏州繁荣的驱动力,是苏州文化最深厚的基因。开放基因根源于经济、商业的培育与刺激。明代中叶大运河疏通之后,苏州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南来北往的行商坐贾,甚至跨江逾洋、联通海外,一跃成为中国经济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魅力肖静我在苏州最早认识的“老外”是加拿大的爱玛女士,第一次见到她,她就告诉我她热爱中国的文化,她是冲苏州的文化而来。一到中国,她就浏览了苏州所有的园林,其中有几个园林的名字我这个“老苏州”还没有听说过。她说,苏州不能去和国外比高楼、比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7.
锡山市十分重视挖掘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吴文化,把这种传统文化当作社会资源来运用,不仅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地处江南水乡、太湖之滨的无锡地区,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三千多年前,吴泰伯从中原来到江南,定居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04,(4)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是主管苏州市风景、园林、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现有18个风景园林景点和7个直属事业单位。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6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苏州举行。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在依法保护古典园林的基础上,近年合理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旅游活动,如拙政园杜鹃花节、荷花节,虎丘春季花会、金秋庙会,留园“吴歈兰薰”吴文化游,网师园特色夜游,怡园水仙展,沧浪亭兰花展,耦园“水乡风光游”,天平山红枫节等,年平均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城市绿化有了突破性发展,建…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4,(3):29-29
<正>光福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誉,自然山水风光秀美,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中国花木之乡"、"中国工艺雕刻之乡"。青山碧水、山水掩映,美丽光福、名不虚传。古镇坐拥"香雪海"等数十处名胜古迹,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光福还拥有国内最大的内陆渔港,是太湖渔文化、苏州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光福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太湖风景名胜区13个景区之一,历经多年打造,于201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20.
正苏州历来名医辈出,从周代至今,有记录的名医千余家,其学术成就独树一帜,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吴门医派。吴门医派文化积淀深厚,以"名医多、古籍多、温病学派的发祥地"等名闻天下,是中国传统医学和吴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然而,不少沿续百年的中医技术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的风险,吴门医派的传承和发扬面临困境,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为此建议:一、加大扶持力度。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严格落实中医药发展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