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0,(2):40-40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和尚分粥的故事:一个寺庙中有和尚若干,每餐都要分食一锅粥,又没有标准的度量工具。于是,他们试图建立一种制度,公平合理地解决斋饭分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粥     
<正>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  相似文献   

3.
分粥     
曾经,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由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决定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但是,强权必然会产生腐败,其他的六个人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每次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才能吃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  相似文献   

4.
分粥     
《新东方》2005,(6):26-26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  相似文献   

5.
叶天蔚 《群众》2013,(3):I0066-I0066
有一则故事说,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相似文献   

6.
7个穷和尚,成年累月靠在一个锅里煮粥吃过日子。僧多粥少,分粥便成了问题。最初,他们决定每天轮流分粥,结果一周下来,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谁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这个道德高尚的人也腐败了。然后又组成了3人的分粥委员会及4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最后剩下的那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分粥人给每个人都尽量分得平均,于是公平问题终于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是批评无所事事的混日子者的贬义说法。但若细论起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一点也不消极、不悼理,至少看不出其贬义来。因为,撞钟是和尚的职责,当和尚就得撞钟,当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这岂止不是贬义,简直就是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模范呢。环视身边,不如和尚者并不少。当球队教练的职责就是赢球。中国足球队又一次与世界杯无缘,虽然无奈的人们困早有所料而不欲生气一场,然而兵败金州后"给说法"新闻发布会上的定位说、国家干部说等言辞部手空激起人们的诸多反感。人们反感的是足协、国家队教…  相似文献   

8.
有一则关于分粥的故事:7个人在一起生活,如何把粥分得公平合理成为令大家头疼的事。他们先是指定一人分粥,然而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总是为自己分得最多最好。换了一个人,结果一样。又换了一个,还是如此。后来,大家又想出了第二种分粥的办法,即指定一个人监督分粥人分粥。起初,粥分得还比较公平,但时间一长,分粥人和监督人串通一气,他们两人的粥分得最多最好。既然谁也信不过,大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关足球黑哨的讨论十分热烈,有关人士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寻求治理黑哨的良策.我对足球没什么研究,但以前看过则有关分粥的小文,觉得或许对解决黑哨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曾经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是,一个政党也是这样,在千年更替、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一系列新问题的理论指南。从提出“三个代表”到实践“三个代表”虽然不到两年时间,但却经历了点题、诠释、解题三个紧密联系的阶段。这充分表明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这一思想的高度重视以及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同时,这三个阶段也表明了“三个代表”从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的伟大过程…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河南孟州市段东村党支部书记在任期届满后,不仅本村的群众苦苦挽留他连任,而且周边的村子也来“抢”他。之所以会这样,该村支书说出了自己的最大体会:当干部,一定要看群众的“脸色”办事。就是凭着这个信条,他带领大家摆脱了原来的落后面貌,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相似文献   

12.
农业技术创新对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农民收入都起着重要作用。现有农地制度存在着诸多阻碍技术创新和实现的弊端,因此,有必要进行第三次农地制度变迁,沿着双重路径,构建多元化的土地承包和承租经营形式,并完善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人大常委会应该如何开展工作评议?那就是要在少而精上下功夫,在深而实上下功夫,在督而改上下功夫,落实相关政策,推进相关工作。监督法第八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  相似文献   

14.
一、公共财政与人大制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财政资金不充裕,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可是行政支出却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私用、建造豪华办公楼等现象屡禁不止。多年来,尽管中央和各级政府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反浪费的红头文件,但行政支出中的挥霍  相似文献   

15.
佐人 《现代领导》2007,(6):35-35
读元朝杂剧家王实甫《西厢记》,总是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烧火和尚惠明的救危扶困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6.
吴忠才 《传承》2004,(3):33-35
百色地区这块红色土地上,曾成长起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红军老干部黄松坚同志(1902—1986),就是非常值得我们怀念的一位。黄松坚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得到同志们“封”给他的两个绰号:“和尚”、“家长”。这两个绰号,凝聚着他的革命精神,显示了他的革命风范,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一)黄松坚同志回忆他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领导创建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时,说道:“当时云南、广西的反动报纸大版大版地报道了,说我是匪首。那时我的真名他们不知道,只有部分同志晓得。我在右江工作时,快30…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行刑社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行刑社会化是指在执行刑罚过程中,通过放宽罪犯自由、拓宽罪犯与社会联系、促使罪犯掌握生活技能与相关社会知识、塑造罪犯符合社会正常生活信念和人格,最终促成罪犯回归社会。行刑社会化的标志是放宽对罪犯的自由度。但是,罪犯的自由,无论如何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理论研究迄今仍非常薄弱的一个课题。随着老年人在社会人口结构中比重日趋增加 ,研究这一问题开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借鉴我国古代赦免制度中关于老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考虑到一般老年犯罪人刑事责任能力、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经济性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刑法应当规定对老年犯罪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
和西方在三权分立和多党竞争体制下决策效率低下相比,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这种制度的效率优势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结果,必将转化为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提升中国民众的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20.
从政府过程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府过程来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实际运作过程偏离了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所造成的。因此,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改善政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