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紫阳总理应邀将从五月三十日开始对法国、比利时、欧洲共同体、瑞典、丹麦、挪威和意大利进行为期近三周的正式友好访问。这是十二大以来我国政府首脑首次出访西欧,是我国同西欧国家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是进一步加强我国同西欧关系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外交行动。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大趋势之一李长久新年伊始,由于奥地利、瑞典和芬兰的加入,欧洲联盟共同体由12国扩大为15国;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正式启动;由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签署的3国自由贸易协定开始生效。近两年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边疆的治理、对多民族的整合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族称,是伴随着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才出现的,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客观实体早就存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把民族和国家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揭示了边疆治理的内涵,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凭此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中国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并不一定是同步的,但却体现出过程同构、目标同向、路径同依、绩效同进的特征。理清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实施有效的边疆治理、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探索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定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既要深入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生成机理、形成规律等理论问题,又要全面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体系、政策机制、具体方法等实践问题。本组论文,总体上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出发点,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讨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结合的产物,为人类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为世界各国共同开创美好未来指引了方向。这一重要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具有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基础,主要表现为天下一家的世界观照、和合共生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义利兼顾的价值规范和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这些思想文化因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理论伟力,而且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斯德哥尔摩专电 3月16日凌晨,挪威代表团与欧共体代表团经过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终于就挪威加入欧共体的条件达成协议。此前,瑞典和芬兰也同欧共体达成了同样的协议。至此可以说,上述三个北欧国家在加入欧共体问题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正强调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提出加强疫情防控建议,宣布推进全球抗疫合作实际举措,呼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北京时间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  相似文献   

10.
吴志成 《政治学研究》2023,(1):24-33+15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结合的产物,为人类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为世界各国共同开创美好未来指引了方向。这一重要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具有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基础,主要表现为天下一家的世界观照、和合共生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义利兼顾的价值规范和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这些思想文化因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理论伟力,而且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欧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工业化国家最密集的地区。在当今两个超级大国以欧洲为重点进行全球性争夺的形势下,西欧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战略格局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中国一向十分重视加强与西欧的联系,近年来,我国同西欧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去年上半年,赵紫阳总理访问了法国、比利时、瑞典、丹麦、挪威、意大利和欧洲共同体。下半年,李先念主席又先后访问了西班牙、葡萄牙和马耳他。联邦德国总  相似文献   

12.
从二月十日起,瑞典海军在瑞典南部沿海的卡尔斯克鲁纳海军基地附近,一直在紧张地搜索入侵瑞典海域的外国潜艇。这是近年来外国潜艇层出不穷地在瑞典领海出没,瑞典海军进行大规模追踪的活动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目前追踪活动仍在继续。瑞典海军出动了各类舰只和直升飞机,使用了声纳和其他探测装置,并对可疑目标投放了深水炸弹和水雷。有消息说,搜  相似文献   

13.
十二月十七,十八日,欧洲共同体十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部长理事会,就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共同体的具体条件提出谈判建议的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双方的谈判有可能在年内结束,以保证西葡两国于一九八六年一月如期加入。这次部长理事会是根据十二月初共同体都柏林首脑会议达成的有关西、葡加入共同体问题的协议召开的。共同体内部及共同体和  相似文献   

14.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其内容大多是老调重弹,人们并不感觉陌生,但也有新的曲调。如拿瑞典和中国比,说中国的社会主义不如瑞典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共产党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如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主张中国效法瑞典,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同主张中国效法美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实质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瑞典是社会民主党执政,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和政策,在国外甚至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这样一来,讨论的问题就转到了社会主义运动方面。一、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民主党是怎样分裂的? 社会民主党,有些国家叫社会党,有些国家叫工党,瑞典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7)
以巴签署移交西岸权力协议8月29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以色列同加沙之间的埃里兹边境检查站正式签署关于早日授权巴勒斯坦人接管整个约旦河西岸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旅游和税收等权力的协议.多国部队准备对海地采取行动美国和加勒比共同体国家8月30日表示,如果海地政变军人不交权,他们将面临入侵.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联合国最后一次试图说服海地军政府自动下台的尝试失败.  相似文献   

16.
社区共同体困境在根本上源于社区参与的内生动力不足。社区共同体包括三个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以关爱和情感归属为核心的情感共同体、以参与和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以合作和秩序建构为核心的治理共同体。其中,情感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属于内生型共同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属于延展型共同体。邻里互助型数字空间从守望相助、共同生活和邻里狂欢三个方面塑造社区情感共同体,居民议事型数字空间从理性讨论和动员参与两个维度塑造社区利益共同体。现代陌生人社会的情感因素是值得挖掘的治理资源,数字公共空间为凝聚共同体情感提供了可能的平台,也有助于促进实质上的居民参与。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文本看,他的国家观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他将国家视为实现人的类本质和类生活的共同体(Gemeinwesen)。然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将国家规定为虚幻的共同体(illusorische Gemeinschaft)。用词的变化反映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变化。对现实的个人以及社会关系的发现,使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理解实现了由逻辑到历史的转变,从而导致他的国家观变革。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国家—社会关系互构中形成的凝聚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逻辑互构,优化国家—社会关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实现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布里寄顿专电 在素有“加勒比花园城”之称的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加勒比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于七月一日至四日召开了第七届首脑会议,讨论增加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促进本地区经济活动的机构问题,取得了成果。 十三年前的七月四日,巴巴多斯、圭亚那、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四国总理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查瓜拉马斯签署了条约,宣告成立共同体,目的是维护和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促进地区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合作;协调成员国的外交政策,加速一体化进程。十三年来,共同体不断扩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这个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  相似文献   

20.
石岩 《侨园》2015,(1):21
由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主办的"2014东北亚共同体论坛"于2014年12月19日在沈阳举办。论坛的主题是:韩-东北三省关系发展方案与东北亚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深索欧亚倡议与新东北振兴战略之间的交点。论坛旨在探讨以东北亚地区的共同繁荣为目标构筑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韩-东北三省关系发展方案;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对韩-东北三省经济交流产生的影响;提高超越国界的合作可能性,并加快推进韩中主要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自中韩两国近三十位专家学者就东北亚和平其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