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转型以来,俄罗斯经济明显呈“V型”增长:叶利钦时期大幅下降;普京时期大幅上涨。本文以广义制度关联性为分析视角解析整个“V型”过程。广义制度关联性作为分析工具,包括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制度与次级制度的关联性、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联性以及正式制度与制度运行环境的关联性。叶利钦时期广义制度关联性遭受严重破坏是俄罗斯经济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的大幅度增长得益于对广义制度关联性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持续性,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迄今为止的经济转型对俄罗斯当前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我们认为,2000年以来俄罗斯市场制度环境的基本稳定和制度规则的进一步调整是当前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因素,能源因素、国内消费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通过制度基础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因此,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增长将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梅普组合"的出现与普京八年俄罗斯的形势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当前"梅普组合"权力运行机制已经正式形成,这标志着俄罗斯政治进入一个新时期.俄罗斯政局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并因此引起俄罗斯政治的新特点.普京总理掌握了俄罗斯的权力基础,但目前俄罗斯政治体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梅普组合"与俄罗斯政治稳定、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梅普组合"的前景需要多角度审视,其中"统一俄罗斯"党在政权体系中的发展变化是重要观察点.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外债形成于推行经济改革的苏联时期,恶化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在1998年金融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外债问题仍是俄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过去十几年,俄为解决外债问题作了很大努力,取得了部分成效.但相对总量不大的GDP而言,外债负担仍然较重.俄外债问题能否最终解决,根本地取决于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和出口能力以及国际能源市场行情,部分地取决于与债权人和国际金融机构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界对俄罗斯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判断,歧异较大。文章从中小企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切入,分析了俄罗斯经济增长微观基础的演化过程。最后,文章结合“经济体制结构动态模型”的预测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日渐坚实、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俄经济增长在没有大的外来冲击的情况下,将会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胡键 《东北亚论坛》2006,15(5):87-91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连续增长,关于俄罗斯经济增长动力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国际学术界各种看法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主流的观点认为,主要是国际能源价格较高,俄罗斯能源出口拉动了其经济增长;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普京的个人因素,也就是普京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和经济战略的调整。但是,制度转型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整体性改善,应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不过,俄罗斯经济要继续保持增长,还存在着三大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7.
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治理效率的高低决定经济增长的水平。很多人认为,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其治理效率也越高,从而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转型期俄罗斯企业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相反,过度的市场化还可能造成经济的停滞和下滑。这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的合理与否,不同国情所对应企业的性质也应该存在较大差异,关键是其市场化程度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即制度安排必须灵活、务实,符合本国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8.
来自俄罗斯的转型经验证明,以"移植资本主义"为转型路径的经济转轨,是俄罗斯过去10年经济危机和衰退的根源之一.普京时期,俄罗斯推行适合其国情的转型策略并加强国家治理,为俄罗斯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效叠合开创了一条新路,这是俄罗斯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探讨"移植的资本主义"如何将正式制度嵌入剧变后的俄罗斯,俄罗斯与国际学术界关于俄"移植的资本主义"的讨论,从而阐述普京时期俄罗斯制度演进的路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磨合到"叠合"的过程及其对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下经济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而且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如影子经济、秘密经济等),表明这种非正常的经济现象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与研究,也反映出各国对地下经济的内涵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俄罗斯"影子经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制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俄罗斯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目前 ,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998年从预计的“经济增长年”再次转变为“反危机年”。虽然 1999年上半年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微弱的增长 ,但这种回升都是非常缓慢和脆弱的 ,随时都有可能重新陷入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和社会政治危机交织并发的局面。根据西方国家的估计 ,按可比美元价格计算 ,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从 1989年的10 2 2 0亿美元下降到 1997年的 465 0亿美元 ,减少了 5 5 % ,仅相当于荷兰的水平。①从 199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评估俄罗斯国家财富会议提供的数据来看 ,衰退则更为严…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表现不俗,成为近年来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经济体之一.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转轨阵痛之后,在有利的世界能源原材料市场行情的支持下,俄罗斯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但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持续下去,这种疑虑困扰着俄罗斯的官员、民众、学者以及国际学术界.领导俄罗斯人民取得9年持续经济增长成就的普京政府认为,俄罗斯依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伴随国际石油市场涨跌不定的风云变幻,石油价格波动对俄罗斯转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到底如何?曾不可一世的俄罗斯大国究竞会何去何从?这些敏感问题不仅牵涉到经济学家对主流经济理论的重新认识,同时也决定着其他转型国家的改革命运与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开这一转型迷局,本文利用协整检验来考察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国内生产能力对俄罗斯转型经济增长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短期内国际油价的上涨和丰富的石油储量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刺激了俄罗斯经济的转型复苏与近些年持续的高速增长,但并没有由此为俄罗斯长期经济增长铺上可持续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资源的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丰裕的资源禀赋已经被视为长期经济增长的障碍。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呈现出较明显的资源依赖特征,其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风险。针对俄罗斯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应通过适当的经济和政策支持来维持资源依赖型经济的长期增长,俄罗斯经济如果要实现持续增长,短期内应维持能源产业的持续增长,而在长期内则应从完善制度和政策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14.
“第三条道路”并非一个新概念 ,冷战时期就有人称社会民主主义为介于美式市场自由主义与苏式共产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冷战结束后 ,“第三条道路”被赋予新的含义始自美国民主党人 1996年提出的“新进步主义”。英国普利策出版社 1998年出版了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 ,系统阐述了“第三条道路”的基本内容。作为新的政治理论 ,“第三条道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同时也招来不少批评。 2 0 0 0年 ,吉登斯的新作《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者》(AnthonyGiddens :TheThirdWayanditsCriti…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对华舆论消极方面的历史文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俄罗斯媒体上不时出现“中国威胁论”的言论。这种舆论倾向在俄罗斯有着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而其更深刻的根源则要从历史文化层面去剖析。俄罗斯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中俄文化的巨大差异和两国交往中历史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是俄罗斯人对中国和中国人认知的障碍,也是俄罗斯对华某些不友好舆论滋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问题日益严峻,其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下降,人力资源缺乏。当前远东地方当局解决该地区人口问题的思路如下:先留住现有居民,扭转人口外流的趋势,再从地区外吸引人口;先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的人口,再吸引外来人口;在外来人口当中,优先吸引来自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人力,再吸引和利用其他国家的人力。但远东地区扭转人口外流趋势的可能性不大,寄希望于从俄罗斯其他地区或者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吸引大量人力也没有现实可能。虽然面临大量吸引和利用外来人力之必须,但尚未做好对之加以接纳和利用的各项准备。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新版历史教师参考书对苏联历史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2007年出版的历史书<俄罗斯现代史1917~2006年>是苏联解体后,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第一本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它对于苏联历史和苏联历史人物具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不同的评价,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西方认为这是普京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是"从民主体制的倒退".该书否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或日苏联模式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该书充分肯定了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和实现工业化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功绩,肯定了斯大林民族政策正确的一面,因而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但也没有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问题,如,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巨大的成就是通过极大压制民众所取得的.该书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执政者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认为"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顺势发展飞地经济对抢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新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飞地经济的挑战,进一步提出促进飞地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并以钦州为例分析其发展飞地经济的优势,希望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飞地经济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殷红 《东北亚论坛》2012,21(1):106-112
2009年9月中俄两国首脑正式签署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自此,我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东部开发互动合作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在制定和落实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战略的诸多工作中,政府管理协调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除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东北振兴司负责政策制定和统一规划、协调沟通之外,东北地区缺乏地区性对俄合作的协调机构,而长期以来的对俄合作中,形成的是各自为政、独自行动甚至是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基于对俄罗斯远东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经验的分析,当前亟须建立东北地区对俄乃至对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地区性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Complicated historical memories and mutual distrust coupled with decades of Cold War separation have prevented the Iron Curtain from lifting on the border between Turkey and Armenia. Indee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has seen tension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escalate further over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rmenian population of Nagorno-Karabakh and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Turkey, having allied itself with Azerbaijan in this dispute, has made diplomatic engagement with Armenia conditional on the settlement of this conflict. Paradoxically, despite a trade and transport blockade imposed on Armenia by Turkey and Azerbaijan, economic ties in the region have not disappeared. This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rhetoric and the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al realities on the ground motivates the present study. Drawing from the Armenian context the study illustrates how the tension between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business interests are manifested and managed in Armenia. Generalising from this study, the work presented here maintains that weak cross-border governance capacit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can influence abilities to utilise, leverage and manage globalisation and, further, in politically divided regions they can undermine prospects of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between the conflicting sides. It argues that the promotion of liberal statehoo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aracterised by small governments does little to assist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ectoral links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within a region, such cross-sectoral links being important ingredients in the promotion of cross-border region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