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及遏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内涵、行为目标、实质作了界定 ,认为以制度创新来遏制地方保护主义是治本之举 :实现地方公共行政权与地方国有企业管理权的分离 ;构建科学的权力运作机制 ,完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深化分税制改革 ,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 ;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司法制度 ,实现地方公共行政权与地方司法权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垂直管理模式下权力的配置与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垂直管理模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模式是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种有益尝试。为了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实现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合理配置,对某些职能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从而中央的权力得到保证,地方的某些权力相对收缩,这种模式有利但也有弊。解决其弊端,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强对垂直管理部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3.
农民集中居住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宅基地经济潜能释放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厘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被置换农户三大利益主体的利益边界,是分析和解决利益冲突的前提.农民集中居住的主要利益冲突是地方政府自利性与公共利益和被置换农户利益的冲突.应当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遏制地方"以地生财"的利益冲动,秉承农民自愿原则,防止强拆强建,并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与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改革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已由传统的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行政服从关系,转向以相对经济实体为基础的对策博弈关系。在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中,地方政府优势明显,往往相机采取诸如讨价还价、曲解规则、改头换面和公开抗衡等对策以谋求地方利益最大化。而上述博弈行为易导致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弱化、地方保护主义、经济行为短视以及“政治创租”和“抽租”等负面效应。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不是回归到集权的旧体制下,或者简化为“放权让利”的改革路线,而是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新的博弈规则,提高双方的博弈水平,力求在满足地方利益的前提下达到全局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必须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徐学明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片面强调地方利益,不顾全局利益的错误思想观念和行为。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迫切需要的改革思想、全局观念和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是相悖的,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一大障碍和桎梏...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体制还没有健全完善的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它把地方的局部利益置于全局的整体利益之上,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局部利益违犯国家法律、法规,不执行中央的统一政策、调控计划和纪律规定,直接损害国家全局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连犯罪的问题都加以保护。事实证明,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了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施“依法治国”的一大障碍,不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清除地方保护主义,更好地实现依法治国,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崔建周 《理论探索》2007,(5):115-117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平稳与否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权力下放,地方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和发展。但新时期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的隐性规避中央宏观调控,有的公开与中央政府"抗衡",有的预期政策、提前行动。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干部评价机制、中央与地方关系没完全理顺、地方政府的行为越位和错位、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行为与约束机制弱化、中央宏观调控"一刀切"等原因导致的。要抑制地方保护主义,就必须大力维护中央权威,明确中央与地方权限,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由中央政府支配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过程引起的,地方政府被动服从中央政府确定的财政分配利益格局,缺乏实现财政分配利益的权力和权利治理机制。应尊重中央和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地位和诉求,完善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政治权力治理和政治权利治理,以法律形式稳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9.
试论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根源及遏制对策泰安市委党校李士谦,袁亨川在经济体制还没有健全完善的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越来越明显。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有的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为了他那一点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0.
利益视角下的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霞 《行政论坛》2009,16(2):12-15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客观存在的地方利益是指以地方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一种以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以及地方居民等为主体形成的共生型集团利益,具有客观合理性、从属性、双重性、隐蔽性以及共生性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地方利益的现实存在,往往会诱使地方政府在进行地方事务治理的过程中罔顾全社会的公共利益,通过一系列非理性行为,来追逐本地方利益的实现.地方政府恶性扩张、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制度伪创新以及在利益航向标指导下执行公共政策等这些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无一不与地方利益存在着直接的因果联系.因此,我们要治理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就必须合理引导地方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两者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在利益关系上既存在显性的一致性,又存在隐性的差异性.由于权力划分的不明确与利益竞争的失范,导致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呈现出不协调,而唯有法治化才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必然途径与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话题。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中央过分集权会严重限制地方的积极性,影响公共利益的整体实现;而理性的地方政府不顾一切地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又会引发“公用地”的灾难。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明确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权范围,逐步健全法律制度的有力制约,同时建立一套政府系统内部有效的治理制度,规范政府权力的正确行使,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政府主导式的重大开发战略,政府诚信行政是其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西部地方政府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应从强化信用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兑现各项承诺及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四个方面加强西部地方政府的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4.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必须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按照宪政结构设计,在由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所构成的国家整体利益格局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代表着中央全局利益和地方局部利益。一般来说,中央全局利益是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中央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寻求全局利益的完整、统一和最大化,中央政府代表的全局利益就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5.
刘国锋  李世源 《学理论》2010,(16):32-33
地方保护主义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危害。尽管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深入探讨,提出了应对之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遏制,但地方保护主义依然严重。为遏制这一顽症,对地方保护主义的研究必须加强针对性,保持与时俱进,紧跟学术前沿,借鉴积极成果,应用多学科交叉综合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赵全军 《行政论坛》2002,3(2):17-18
利益关系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核心。而在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自身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经济人、政治人属性日渐增长,由此决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关系更加激烈;地区利益的本位主义更是成了地方政府利益关系的本质特征,并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现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上,依靠制度变迁,通过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实现彼此利益关系的均衡。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在我国体制转型时期 ,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阻碍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因素 ,延缓了我国法治政府的进程。遏制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切实做到和加强依法行政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从政府经济行为看地方保护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某些地区、部门、单位的地方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原因何在?本文试图从政府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揭示出地方保护主义在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中的基本特征,说明它的产生有其合乎理性的必然,这种必然性是与市场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相联系的。本文分析其存在的根据后,探讨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胡建华 《行政论坛》2009,16(6):54-57
方政策制定是处理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导向。我国地方政策制定一直存在诸多问题:背离中央或上级政策精神、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方政策制定的盲从性、透明程度不高以及民主化程度偏低等。完善我国地方政策制定的对策是:提高对地方政策制定工作意义的认识,完善地方公共政策制定方法,建立和加强有利于地方政策制定的相关机制以及加大对地方政策制定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使得双方的利益沟通成为必要和可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沟通,在宪法上表现为一种宪政程序。作为一种正当法律程序,沟通是一种民主协商和对话机制,意味着地方对中央的政治参与,通过沟通可以表明各方意见,衡平各方利益,实现利益的协调。沟通还是一种全方位的沟通,即包括事前沟通,也包括事后沟通;即包括正式沟通,也包括非正式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