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积极慎重引进印尼华人的资金温北炎中国与印尼1990年8月8日复交,三年多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经贸关系的发展,推动了政治、文化、体育和旅游等友好关系的发展。印尼华人达630万,为世界各国之最,印尼华人财团实力雄厚,正大力向中国大陆进军,对双方都是...  相似文献   

2.
印尼的高等教育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学生的半数以上来自上层社会,即来自印尼的“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二是学生的大多数是穆斯林。在印尼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这两个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尼的高等教育通常被认为是少数人的、有钱人的教育”。一位名叫库莱曼的学者认为,就印尼各阶层人民来说,教育机会对每个人似乎是  相似文献   

3.
1997年5月,以泰国铢大幅度贬值为起点,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横扫了整个亚洲,各国的货币相继大幅贬值,股指也随之一路狂泻。进入一九九八年,更是一度出现戏剧性变化。亚洲货币陆续都创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价位。如果从货币贬值来看,过去的六个月以来,印尼值贬值...  相似文献   

4.
东盟5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伴随着东盟5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的经济增长,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东盟5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是与世界各国工业化中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相适应的。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历史性、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差异,东盟5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国际相比仍有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七月以来,一场金融风暴在泰国爆发,迅速波及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并进一步冲击到香港、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各国货币大幅贬值,股市大幅下挫。泰铢,印尼盾,菲律宾比索,韩元等货币汇价跌去了一半有余,至今尚未能企稳,引发了东南的一次经济大...  相似文献   

6.
王琛 《东南亚研究》2020,(1):69-88,156
战略文化对一国的外交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印尼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深受印度教和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这其中就包含"曼陀罗思想"的影响。"曼陀罗"是指一种同心圆的结构,由核心与边缘组成,其变化由核心决定,并延伸具备了一种战略文化的内涵。本文对印尼自建国至今历经的外交政策进行整体分析,认为其外交政策变化深受"曼陀罗"这一战略文化影响,在其历经的苏加诺、苏哈托、后苏哈托等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曼陀罗"结构,并且由于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核心不同,其边缘也发生了变化和延展。从战略文化视角对"曼陀罗思想"等进行理论和案例分析,不仅有利于理解印尼的外交政策,而且能够为中国对印尼政策提供相关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略论印尼苏哈托政治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略论印尼苏哈托政治的文化特征龚勋当代印尼政治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对爪哇“家治”传统的改造性继承。家庭式关系层次、网络、气氛,凭藉爪哇传统伦理文化的积淀,近代宗教色彩种族民族思想的滋养、外来商业竞争精神的辅翼和混杂的神圣权力观念的支撑等诸种因素维系了印尼...  相似文献   

8.
仇朝兵 《美国研究》2007,21(2):83-100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让公共外交在美国对外政策议程中的重要性被再次凸现出来。在推行对印尼的公共外交时,美国既重视短期目标与长期效果的统一,也注意到传统外交与公共外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美国加强对印尼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的公共外交,首先是出于九一一事件之后国际反恐的需要,意在消解印尼民众的反美情绪,尽可能降低极端主义和激进穆斯林的影响,改善美国的形象;但随着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印尼的公共外交又被注入更多的地缘政治因素。由于存在各种复杂因素,评判美国对印尼的公共外交时,既要重视其对短期内改善美国形象所发挥的作用,更要关注其长期效果,特别是对形成印尼精英层稳定的美国观所发挥的作用。同时,还应注意传统外交与公共外交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外岛叛乱"的隐蔽行动失败后,美国进行了战略性调整,采取了更加隐蔽、更加间接的对印尼战略。美国找准印尼军方为发展对象,由中情局牵头,结合各方力量在印尼民间和高层展开不同级别的扶植行动,并通过各种手段使印尼内部保持分裂,使该国逐步走向极端状态,最后在国家政权更替、发生惨案的时候通过沉默和适当的助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对印尼1958—1968年间隐蔽行动的成功为美国后来在各国策动分裂、扶植亲美政权树立了极佳范例。虽然美国没有直接参与印尼后来的屠杀事件,但是其行动仍影响了印尼当时的局势以及后来杀戮行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佐科政府积极宣传的打造"投资亲善型"国家为切入点,尝试分析近年来印尼外商投资政策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佐科就任后,修订了印尼的外资"负面清单",对外商投资领域采取了"松绑"政策,并通过简化管理程序、加大税收优惠、放宽用工环境、组建服务监督小组等措施来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投资的便利性。印尼投资政策的变化契合了印尼和中国的发展战略,为双方的政策沟通奠定了基础,也为强化两国产能互补、促进多层次合作提供了便利。然而,当前印尼外资管理依旧存在政策变动频繁、执行效率低下、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程序性贪腐严重、中央与地方政策冲突、配套机构改革滞后等系列问题。中国企业要想以投资推进"一带一路"在印尼的建设,仍面临较高的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化学原理,剖析了当今的印尼华人依然分离分治的现实,并指出这决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行为所致,而是印尼华人"两集团四群体"一体多元状态的深刻反映,是印尼华人文化一体性与多元化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和美好愿望为转移的一种文化运作机制所致.因此,大可不必为世纪之交印尼华人大联合大团结之昙花一现而悲观失望、横加指责.不过,鉴于凡印尼华人大联合大团结之际,便是其合法权益得以保障、社会地位得以改善之时,因此,又不可对当今印尼华人的分离分治无动于衷、顺其自然.文章依据印尼华人及其文化的本体性征和运动态势认为,印尼华人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印尼民族民主运动所给予的最好机遇,在坚持投身于印尼政治改革、经济重振、文化重构、民族重组、国家重建的过程中,努力求同存异,殊途同归,以真正实现华人的大联合大团结,而自觉理性地践履、建构、完善印尼华人文化则是其千头万绪之纲、百废待兴之领,因为印尼华人文化是印尼华人消除派性的"基本建设工程",又是印尼华人整合为一的"求同存异之本",还是印尼华人得以顺时应变、与时俱进、绝处逢生、千秋万代的"安身立命之道",归根结底,是面临挑战与机遇、分化与重组的21世纪印尼华人进行"部族"建设,最终实现以"华族"整体在印尼民族中与各原住民"部族"殊途同归、和谐共济并谋取更好生存、更大发展之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2.
印尼原住民华人观浅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尼的排华似已成传统,无论是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还是在独立后的动荡阶段及7、80年代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印尼排华事件均此起彼伏。90年代,就在其它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境遇不断得到改善之时,印尼的排华行为反而愈演愈烈。今年五月令全世界震惊的“...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印尼对华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当代亚太》2005,(3):39-44
由于受到国家利益需求的变化、对中国价值判断的变化、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形势与环境的变化、中国自身的变化以及华人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冷战后印尼的对华政策经历了复交和解期和友好发展期两个阶段.了解上述因素在不同时期如何发生影响,不仅有助于理解印尼对华政策的形成和实质,而且有助于把握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育体系是印尼穆斯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伊斯兰宗教知识与信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尼独立后,随着国家向世俗化与现代化方向转变,印尼的伊斯兰学校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去伊斯兰教化"与"去政治化"成为印尼政府改革伊斯兰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针.在苏哈托推行"新秩序"时期,改革伊斯兰教育成为政党斗争的一个焦点.一方面,印尼的传统伊斯兰学校在政府的打压下渐呈萎缩与衰落之势;另一方面,传统伊斯兰学校也被迫朝着"世俗化"与"现代化"的方向改革,求得继续生存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伊斯兰学校的宣教运动也逐渐高涨,对推动当代印尼伊斯兰激进主义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拙作《二战前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与《二战后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剖析评述了印尼原住民主要的政治集团或其领袖人物对印尼民族的理解与把握,并将之归结为“原住民主义”和“非原住民主义”两大类,同时指出前者近百年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后者则有逐步扩大影响的趋势。原住民印尼民族观之所以出现上述分歧,原因诸多,而原住民如何看待芸芸华人,即持何种华人  相似文献   

16.
印尼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 ,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再次席卷穆斯林世界 ,伊斯兰势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成为 2 0世纪末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东渐影响着东南亚局势的发展。印尼作为世界最大穆斯林国家 ,在世纪末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 ,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总爆发。民族宗教冲突是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之一 ,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又是宗教冲突的焦点。探讨印尼宗教冲突的根源 ,有助于了解印尼局势的发展 ;解决印尼宗教冲突 ,有利于东南亚地区的稳定 ,这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上,东南亚各国在保持连续多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平稳增长。在政治上,近年东盟各国政局基本稳定,马来西亚、泰国将举行大选,预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印尼新总统佐科已经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缅甸新政府能否有所作为,还需要再做进一步的观察。然而,受大国关系重新建构的影响,东南亚安全局势变得比较复杂,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的对外政策变化将会为今后大国在东南亚的博弈增添许多变数。特别是今后中美关系的演变,将给该地区政治、经济与安全局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时宏远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3,(1):43-60+153-154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发展以及海洋作用的不断凸显,印度洋在21世纪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印度洋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而且还汇集了世界上最繁忙的交通线,并充斥着不同形式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印度洋逐渐成为大国竞争和印度洋沿岸国家高度关注之地。印尼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坐落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同时也是东印度洋一支重要力量。印尼在印度洋存在诸多利益,主要包括确保安全利益、增进经济利益、拓展政治利益等。为了维护和增进这些利益,提升在印度洋的存在,扩大在印度洋的影响,把本国建成“全球海洋支点”,实现本国的海洋雄心,印尼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打击非传统安全威胁、推进基础设施特别是港口建设、提升海军实力、积极参与印度洋组织活动、加强与印度洋国家合作等。另一方面,尽管印尼采取了很多政策,但这些政策在印度洋也面临不少挑战,如印尼经济实力不足、海军作用受限、缺乏统一的海洋管理部门等。这些挑战会束缚印尼在印度洋的活动,制约印尼在印度洋利益的促进。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加之长期把战略重心放在国内和东盟,印尼的印度洋政策呈现出鲜明的三个特点,即影响不是非常大、比较注重防御以及警惕性特...  相似文献   

19.
印尼经济概览 一、宏观经济的特征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印度尼西亚属于低位中等收入国家。1985年印尼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30美元,同年东盟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文莱除外)为:菲律宾560美元、泰国800美元、马来西亚2000美元、新加坡7240美元。菲律宾、泰国和印尼同属低位中等收入国家,而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则属高位中等收入国家。比较一下东盟各国在1965—1985年这20年期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  相似文献   

20.
郑一省 《当代亚太》2006,35(7):32-37
在后苏哈托时期的民主政治化进程中,随着诉求议题的多元化,印尼的政党制度从一党控制下的三党制向多党制转变,伊斯兰性质的政党仍然举足轻重,而华人政党则破土而出。本文认为,政党制度的这种变化对印尼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遏制了印尼专制政府的产生;二是逐渐出现了一批政治精英;三是提高了民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此外政党体制的软弱也造成印尼政局经常出现不稳和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