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传统的行政应急管理体制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制度创新:从"事后型"体制向"循环型"体制转变;从"以条为主型"体制向"以块为主型"体制转变;从"独揽型"体制向"共治型"体制转变。《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的突破性规定,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理顺监管体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绿色发展的监管体制不等同于环境监管体制,其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大于后者。本文从主体、客体和手段三个角度考察绿色发展监管体制的构建要素,并提出如下定义。绿色发展的监管体制是指政府、企业和公众为实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从源头、过程和结果对国土空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形成的规范体系。完整准确理解绿色发展的监管体制,有助于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执行力是政府行政的生命力。目前影响政府执行力的有政策制定、公务员的观念与素质、行政体制及客观环境等因素。因此,要努力从决策体制、公务员素质、行政管理体制以及政府执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予以提升,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一、体制创新的方案选择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权力的享有者,推进体制创新,只能切合各级政府的现有职能,从“政府管理体制”这一中观层次上作出方案选择。创新方案主要包括四大基本板块: 一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是当今各国各级政府的根本职能,也是政府推进体制创新的核心部分。这一体制的创新从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管理机构创新。重在切合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在宏观调控、税收征管、市场监督和社会保障四类机构的设置上进行调整和完善。各级政府可在撤并传统经济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汕尾市与城区体制不顺,区政府主体地位不明确、市与区权责利不对等、职能配置不合理、行政执法不独立、运行机制不顺畅等体制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当前地级市与城区在体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合理界定市、区政府职能,明确城区政府的主体地位;理清市、区的权责关系,市下放给城区政府应有的职权;调整市、区政府财税分配,使城区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匹配。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将管理重心和管理权限下移,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政府的管理职能,使市、区两级尽快形成建立分工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天津政协公报》2014,(5):11-12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就越高,食品安全问题就越敏感。通过深入调研,部分委员就建立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高违法成本、行政监管和追责、加快建设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服务平台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进行合理的整合,消除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之间食品监管的缝隙,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监管。从市到区县到街镇到社区,每个层面都要监管职责明确,不留死角和空白。一是尽快完善我市监管机构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建立起严格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二是理顺内部机构关系。机构整合后,应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是地方行政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本质上是对地方政府政治职能回归式的重新界定。从地方政府自身的组织结构(省、市、县)与人事结构(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共同构成的结构体系着手,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有了重要切入口。地方政府结构体系主体性功能的有效配置与合理调适则是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由此,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将通过地方政府结构体系的公共治理行动网络化形态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指"第一次"是以历届党代会报告为参照,是指文中相关提法、思想、论断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上接《人民论坛》2013年1月上第49页)37.第一次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并明确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这是对行政体制改革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报告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就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其核心是"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用四个定语从政府职能、政府结构、政府效能、人民满意程度四个方面全面界定了服务型政府的特征,这在党  相似文献   

9.
2.调整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职能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经济转型期。从管理职能看,我国地方政府除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维护社会治安等管理职能外,其在经济方面的管理职能可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利代表所具有的经济职能;二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  相似文献   

10.
黄永红 《重庆行政》2010,12(1):22-25
当前我国正在发生的,由传统型社会转变到现代型社会的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的体制转轨,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变革的要求。适应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要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通过城乡统筹,转变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要从经济资源行政配置为主,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的职能分开,转变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心是论述证券投资基金中政府的监管职能。文章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采取政府推动模式的理由,政府行政干预投资基金应注意的问题,及加强基金行业自律、第三方监管和加强证监会监管以配合政府行政监管等几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和加强政府对基金业的监管,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行政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和四种主要功能 ,即环境制约性、鲜明阶级性、效力强制性和形式多样性以及规范行政权力运作、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公共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3.
行政合作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  罗海峰 《前沿》2006,(1):138-140
行政合作在一国内部和区际、国际行政主体之间广泛存在,从合作的初级形式:行政协助,到合作的高级形式:政府合作,对实现行政执法、发展经济这两大行政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府是一个有机体,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总是离不开外部条件或生态环境。政府的不断运作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与其外部条件即政府生态环境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当政府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势必要求政府实现创新,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职能变革。如今,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必须在一个较长时期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环境因素"的挑战:人口基数过大、资源利用率低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等。为了克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一直存在价值理念冲突、监管部门职能重叠、职责不清、各方利益争夺难以协调等问题,由此导致监管的"碎片化"。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成由"碎片化"向"系统化"的转变,需要政府强化生态监管理念,完善法律机制,整合部门职能,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行政问责是民主政治和法治政府的发达形态,也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目前,中国式行政问责仍徘徊于运动式阶段。作为对公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机制,行政问责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必须实现从运动式问责向制度化问责的根本转变。本文在对当前中国行政问责实践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超越运动式问责的革命思维,强化对政府权力结构的制约与平衡、让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地方政府应如何加大机构整合力度,进行行政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中央政府"大部制"改革后的行政构架配置,必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必须立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明确改革的方向,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和管辖范围,制定总体规划和配套措施,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结合本地方实际,把职能相近、业务性质类同的政府部门合并重构整合,构建新的行政结构体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以后,将对政府权力行使规则乃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政府的角色也会因此发生转变。笔者认为,人世后的政府行政理念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由“行政控制型”政府转变为“规则服务型”政府加入WTO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管理效能。政府部门需要在观念、职能和管理方式上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职能最基本的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不断给企业和居民、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在管理方式上,将“行政控制型管理”转变为“规则服务型管理”。 WTO规则的实质是强化市场机制对全球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WTO作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组织,各成员方的加  相似文献   

19.
谢万贞 《求索》2013,(3):23-25
专业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广东最具特色和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形式。通过对西樵镇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逻辑典型地代表了,以产业集群为发展模式的镇域经济在面临市场和制度变化时,其如何做出应对和自身定位。这种转变主要有如下阶段:市场巡视员——经营企业——经营地区——经营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从表面化的行政监管到直接介入辖区内集体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推动经济增长;因政策和经济形式变化,地方政府转为对地区经济环境的营造;新形势下,经济职能的转变出现瓶颈,转而发展社会管理职能,重视发展社会民生的和环境保护,实现经营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关键问题是实现政企分开。这就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即实现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离。为此必须以专门的代表行使国家所有权的机构,代替政资不分的行政机构。要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行政管理体制,必须选择“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要借鉴国外经验,强化行政法制,把国家机构改革纳入法制的轨道,即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行修改制定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的《人民政府组织法》,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