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对我国经济未来发展作出的新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深入学习、领会、把握和贯彻这一重要指示,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铁路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70年,正是在其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和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的战略安排。《共产党宣言》中蕴含了"国家"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共产党宣言》思想一脉相承,是对《共产党宣言》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发展大工业的思想、发展公有制的思想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坚持《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制造强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我国从战略高度制定了经济发展方略,明确提出建立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对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资本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给予新时代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准确定位;对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宏观导向,促进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抓住有利的发展契机,健全相关发展策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开辟我国经济发展新境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部署的内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崭新的提法。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涵?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部署了哪些战略举措?接下来尝试着谈谈学习心得。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23)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六个方面描述了新时代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江苏作为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势的省份,要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来引领经济行稳致远,既应从全方位把握六条路径,更应特别重视从  相似文献   

6.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引领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意味着我国经济改革发展进入体系创新的阶段和发展思路的新提升。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经济发展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宏观框架,使改革和建设更具有整体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关系全局协调发展和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的大格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同向同行的整体工程。着力构建微观有活力、宏观有序、市场有效、政府有度的运行机制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须从宏观上总体把握新征程上公安工作的战略面向。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战略面向包括为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的战略使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战略举措、推进法治公安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战略境界以及坚持从严管党治警的战略保障。上述六个面向内在统一,可为整体性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观察框架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坚持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新时代,推动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优化整体布局、夯实生态基石、拓宽国际空间、增进民生福祉。数字经济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管理变革、市场变革、治理变革。因此在实践中,要以数字经济助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宏伟蓝图,作出建成人才强国重大战略部署,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步谋划、整体推进,体现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支持体系的战略考量,意义重大深远.我国是人才大国,但还不是人才强国,实现建成人才强国目标,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更加务实举措,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藩篱,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事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丁茂战 《群众》2022,(24):16-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经济工作的战略安排,必须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上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新时代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从加强各领域科技创新、完善与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不懈地推动各方面的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战略,以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其次,要以企业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鼓励竞争,资源共享;第三,构建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体制机制支持;第四,搞活金融市场,构建创业生态,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第五,发展创业创新区域平台。  相似文献   

13.
吴韬 《创造》2021,29(9):41-49
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数字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新时代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和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抢抓数字科技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聚焦高速宽带、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当前,云南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立足新时代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新省情,深入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探索以数字化变革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探讨数字化变革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是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以数字化发展提升高原现代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和人才单独成章为一个部分,凸显了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培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五个重大原则,聚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四个重点任务。高校要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发挥更大作用,聚势赋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顾保国 《群众》2020,(5):19-20
今年既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还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冠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之前,再次表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夏存喜 《群众》2020,(1):54-55
治国安邦,是一切时代、所有国家的首要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问题,擘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肩负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重大政治责任,必须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公安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建设,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的里程碑,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具有  相似文献   

18.
正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以来,全省质量工作者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全力促进海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深刻领会新时代质量强省建设的新使命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坚持质量第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等一系列新目标  相似文献   

19.
张辉 《桂海论丛》2023,(4):12-17
新时代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强军思想着重通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奋力开创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实施乡村战略背景下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也事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中共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