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依赖内在自觉性及外力推动下而逐渐形成的。唐朝统治者在统一国家框架内,通过宗法血缘、修德、册封、朝贡、文化传播等方式,加强对边疆民族的身份、政治、文化等认同的构建,以此强化其国家认同。以史为鉴,国家认同构建要以主流文化的传播与认同为核心内容、以国民身份确认为重要手段、以政权合法性塑造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民族国家既是"政治—法律"共同体,也是"历史—文化"共同体。民族国家的存续和发展有赖于民众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认同,对发展道路的认可,有赖于人们形成共属一体的文化心理想象,以及建构起超越于各个民族的共同的民族观念。现代国家需要切实保障和实现人们的各项权利,提升人们的福祉,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认同,将各民族的认同融合到作为整体的国家认同之中,从而增强国民的政治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0,(9):86-86
左高山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全球化在给民族国家带来国家认同危机的同时,也为其建构国家认同提供了新的可能。国家认同涉及到国民是否确立起对国家的政治忠诚问题。国民对国家的政治忠诚是理解国家认同的关键,确立国民政治忠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建构国家认同。缺乏共同的国家认同和对国家的忠诚,国家安全将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4.
台湾社会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台湾当局极力推行"去中国化"的政策,制造新的历史记忆,极力歪曲真实的历史,企图割断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为建构台湾的所谓"国族认同"、分裂祖国的政治目的效力。本文应用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的相关理论,结合台湾的实际,研究台湾当局制造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的过程、手段、目的及其对建构群体认同的影响,指出台湾社会现有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是可以改变的、必须改变的,而重构历史记忆与扩大群体认同是有利于两岸人民的一种选择。"双重认同"的观点是可取的,应当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成为两岸共同重构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的国家认同功能。在现代性深入推进、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历史记忆传承面临重大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中华民族叙事立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历史记忆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促成近代日本国民国家的形成,国民意识作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一环,对稳定日本国内政治环境、创造有益于推行改革的社会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江户末期到明治中前期的改革与维新中,在义务教育、征兵制、地税改革等国家权力自上而下渗透的政策中,国民意识被强制灌输给乡村民众,取代原有的乡土认同,国家认同得以强化;其引发的不适作为社会问题浮现出来,又自下而上地反作用于改革,带来国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国民意识中的国民主体性得以彰显,丰富了国民意识的内涵。在二者的磨合与互动中,到1889年明治维新结束时,国民意识在近代日本乡村初成。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是个体确定自己民族归属感的内在心理尺度。在全球化带来时空浓缩的当下,空间扁平化造成了人的身份破碎化、认同危机化,寻求强化中华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历史答案已成当务之急。通过纵向可梳理出自晚清时期到全球化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变化逻辑,横向可厘清位于最高序位的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对各民族认同的整合逻辑。探讨如何塑造中华民族的历史集体记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符号、民族价值观等民族认同形成的要素,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和民族文化历史教育,可进一步整合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8.
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决定着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国家和国民通过文化认同、政治法律认同和经济福利认同结合起来。经济福利认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志红  柳青 《思想战线》2012,38(4):38-41
21世纪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受新一轮国际政治、经济和气候变化的冲击甚大。面对国际动荡、冲突和不确定因素,正确认识和分析边疆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对于安定边疆和建构和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十分重要。多年的田野调查资料证明,大量具有神话性质的历史记忆、国家对边疆的治理和佤族抗英抗日经历,再现了阿佤山佤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这两大不同层次的认同与民族历史记忆、资源和国家建构过程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吴丽清 《传承》2015,(2):61-63
对广州市10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对我国的国民自信程度较高,表现在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肯定党和政府的工作业绩以及乐观看待国家未来等方面。但部分学生对国情党史认识不清,在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的进攻下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对"三大自信"存在认同危机。故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来提高其国民自信度。  相似文献   

11.
甘开鹏  牟军 《思想战线》2015,41(2):75-80
作为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越南难民一直面临着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等多重认同的困惑,其民族认同心理也在“我群”与“他群”之间不断冲突与抗争。为了缓解身份认同的内在矛盾,这些难民往往通过重拾历史记忆的形式来重构身份认同,强化或弱化在特殊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族群边界。然而,从文化适应策略视角而言,越南难民的多重认同也隐含着诸多的现实利益诉求,并由此塑造了一种特殊的权利意识和社会抗争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未竟的工程——国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与国家相互依存: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现代国家建构必须以国民建设作为根本。这一点为清季知识分子和西方思想巨擘所认同和践行。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等人开启的国民建设工程在近代历史上曾产生积极的影响,但随着阶级、集体等政治观念的传入,国民建设成为一项未竟的工程。时下,国民建设依然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流动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原因,国民建设的条件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淬沥历史文化之精华,采补西方国民建设之经验,继续推进国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独立后甚至在危机后,乌克兰国家认同的建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充分适应乌克兰民族的现状,对俄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采取相对包容的态度,使得乌克兰人在语言政策方面的对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二是改变乌克兰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记忆,摒弃苏联意识形态,转向欧洲思维,建立属于乌克兰人自己的战争史,从历史的深处挖掘国家认同的因素。三是通过网络社交群众参与,激发国民的团结和爱国热情,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同时也在网络层面采取"去俄罗斯化"的态度,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网络安全空间。乌克兰在国家认同的构建过程中,力求保持政治稳定和潜移默化的特点,保证了政策的平稳执行,但也使得政策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有效性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4.
刘良 《长白学刊》2010,(1):31-35
建国记忆是公众群体意识和群体想象深处遗留的或被枸建的关于旧政权覆亡与新政权建立的政治叙事的一种呈现形式。建国记忆可从多个方面影响和塑造政治生活中的政党认同结构,而政党认同也可反过来对具体时期、具体群体的建国记忆施加影响。建国记忆与政党认同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国家建立后政治生活的总格局。建国记忆与政党认同的相互影响在长时段的历史考察中也有其确定的限度,因此,有关建国记忆与政党认同方面的任何建构努力必须以二者的演生限度为前提,而不能试图超越甚或背离之。  相似文献   

15.
政治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历史记忆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提供文化基因、历史底蕴和政治图景,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现实场域。以"纲要课"教学的课堂叙事为核心,建设历史记忆的主渠道;以网络载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为重点,拓展历史记忆的新阵地;以社会展演的要素组合为契机,创设历史记忆的大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政治认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政治仪式是一个国家围绕本国核心价值和政治秩序所举办的象征操演活动。现代政治仪式褪去了神秘宗教特性,但依旧具有神圣动人的凝聚力。周期重复的政治仪式勾勒出共属一体的国家图景,激发全民国家认同。政治仪式通过操演身体戏剧进行国家认同叙事,身体规范强化了参与者的身份认知,戏剧情境激发了参与者的想象和情感。政治仪式通过刻写社会记忆来内化国家认同,以集体纪念的活动形式来延续国家历史记忆,并与节庆、习俗等相结合,将国家记忆弥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国家荣誉是以国家名义对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给予的最高评价。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奖励制度,国家荣誉制度对塑造公民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颁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强化了公民的国家认同。国家荣誉制度通过融合颁授仪式,塑造文化认同;通过唤醒集体记忆,增进历史认同,继而强化了公民的文化性国家认同。国家荣誉制度包容公民身份、植根法律规范、融入制度体系,强化了身份认同、法律认同和制度认同,继而增强了公民的政治性国家认同。新时代应进一步发挥国家荣誉制度的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认同既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多元文明交流中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中华文化认同培育应着重从以下三重路径入手:强化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认知与情感;加强利益保障,奠定文化认同的基础与前提;建设文化强国,增进文化认同的底气与信心。  相似文献   

19.
沈莹莹  李艳 《公安教育》2022,(11):50-5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1)历史自信是对民族、国家、政党过去历史、客观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在一定的结构因素基础上,"社会情绪"和"政治态度"建构性因素对香港青年身份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情绪"而非"政治态度"对香港青年的国民身份认同影响更为明显。表达"社会情绪"的生活满意度对于国民身份认同的正向影响稳定显著。生活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本体性安全感,它对身份认同的影响体现为:个体的本体性安全感越强,更可能建构一种更宽泛层面的身份认同。因此,为增强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可在以下方面加以推动:首先,需警惕地方认同与国民身份认同的"相对说"和香港身份认同的"单一归属论"。第二,需关注"生活满意度"对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的影响。第三,有必要在互联网渠道增强正面宣传,提升国家形象,增强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