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化、竞争力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现阶段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存在工艺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之间协作水平不高,装备制造业成套、配套能力弱,装备制造业集群、集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对东北地区2006-201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效率和效益仍有一定改善空间,创新驱动发展的投入环境和基础研究完善比较明显,但地区之间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下,要依托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积极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投入环境,完善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成长环境,构建装备制造业的先导和支撑产业。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竞争力实质上体现的是以较少科技投入达到较大科技产出的能力。严重的二元结构、科技进步的主体缺位和角色互抢,是影响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位次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提升广西企业科技竞争力是培育新动能、实现经济"双中高"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产业升级版的迫切需要,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是由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开发能力、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要素决定的。提升广西企业科  相似文献   

4.
吴卓娅  张铎 《人民论坛》2015,(8):229-231
文章着重论述了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所起的重要影响及东北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演变、更替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论证了东北地区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通过多元文化的互动和创新,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打造地区经济优势的桥头堡,推动和构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并有效地实施"一路一带"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卢文祥 《创造》2021,29(2):38-39
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以数字化赋能为支撑,是全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布局、关键举措和重要突破口. 一、以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为突破口,全力推动云南十四五时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是云南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的重大战略任务,必将优化"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全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社会结构和人才结构,彻底扭转产业不强工业不强经济不强的局面,进一步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地位,推动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支撑2035年云南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苏家屯区浑河新城依托地处辽宁中部城市群腹地的优势,打通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大道"。以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为重点,特别是注重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发挥大项目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助苏家屯区实现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做优做强支柱产业,打造"工业巨舰"。重  相似文献   

7.
姚莉 《政策》2013,(9):62-64
工业是财富之源、就业之本、发展之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在湖北调研时说,"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总书记的讲话,既表现出对湖北打造工业强省的殷切期待,也指出了湖北提升工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一、湖北打造工业强省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东北产业集群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长白学刊》2006,(6):72-75
我国东北产业集群形成较早,以资源型工业和重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东北区域竞争力的源泉。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东北区域环境尤其是区域制度环境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使东北地区的整体经济迅速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中,东北地区应该从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入手,积极培育制度环境,促进东北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晓辉  张铎 《人民论坛》2011,(11):194-195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东北地区工业振兴固然有多种途径,但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作用和影响力不可小视。东北地区要善于在摒弃劣根文化的同时弘扬优秀文化,在保持固有文化特色的前提下,挖掘蕴藏在新制度、新体制中的无形的文化精神,以文化创新推动东北地区工业振兴。  相似文献   

10.
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关键。打造实力柯城,简言之就是“工贸并重,量质并举;工业立区,商贸兴区。”这几年,柯城区通过实施工贸并举战略、产业集群战略、列放带动战略和民营经济战略,工业集聚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为实现工业立区的目标,专门出台了“工业32条”等政策文件,加大式业投入力度,使规模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 打造“五大柯城”~~  相似文献   

11.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统筹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整机与零部件协同推进,重点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加快探索商业营运模式,有序推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为重庆工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应用示范为导向,通过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二是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并举,实现技术跨越和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坚持"整机+零部件"的"垂直整合"发展模式,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四是坚持技术融合发展路径,实现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与民用机器人同步推进。发展目标。以工业机器人为切入点,优先推进技术较为成熟的产品产业化,夯实发展基础,适时推动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自主品牌,集聚多家国际知名龙头企业,在系统集成、机器人本体和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到2015年,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初步形成集聚检测设计平台、系统集成、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的综合产业集群,机器人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研发、检测、制造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机器人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国内要闻     
正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闯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省长陆昊陪同下,来到伊春市、抚远市、佳木斯市、哈尔滨市等地,深入农村、企业、林场、科研单位,就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进行考察调研。他强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0日至27日,以"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广西科技活动周在南宁举行,全面宣传广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打造9张创新发展名片取得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发展、新成效。作为本届科技活动周主要内容之一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成就展",集中展示了全区14个设区市以及一批明星高新企业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行业内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让前来参观体验的民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助推淮安跨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道伦 《群众》2014,(3):47-48
<正>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推动发展。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作为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的新兴工业城市,淮安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还比较薄弱,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不多、高新技术产业不强、高层次创新人才欠缺。对致力于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淮安来说,如何把握关键、破解难题、实现弯道超越?我们认为,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靠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叠加。载体打造集聚创新资源。近年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吉林作为科教大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全方位创新。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破解吉林振兴发展难题的‘牛鼻子’,像打造营商环境一样打造创新环境,推动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吉林振兴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省长韩俊说。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动力发生变化,东北地区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提升发展效益、增强质量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制造业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困境,"两难挑战"和"双端挤压"压力并存,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步伐缓慢,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的接续支撑能力不足,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区块链新兴产业生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塑人才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东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覃荣化 《当代广西》2012,(21):46-46
今年以来,河池市金城江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就工业发展状况深入反思、查找不足,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建设高效、生态、低碳、循环经济,努力增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性,奋力实现赶超跨越。做大做强工农商旅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建设现代新型工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发展锑、铅、锌、锡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业,着力打造世界"锑都"。以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建设为主战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了专业配套、功能完备、基础夯实、军民互动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但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缺乏整体性的战略布局,整体合力的优势难以发挥。整体式模式基于系统工程原理,强调以整体理念为核心,构筑以业务、资源和管理协同改进为主要内容的动态优化、集成发展的框架结构,以提高系统整体竞争力。本文运用整体模式理念,分析了构建我国整体式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案,以期抓住战略机遇期,推动航天科技工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辽宁作为工业大省已经具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也初具规模。用信息技术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辽宁以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结合应用,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工业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设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从而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全面提升工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陈朴  蔡兵 《岭南学刊》2015,(1):104-108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我国和广东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对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尤为重要。广东是我国工业大省,近年来其工业规模虽还在继续扩张,但竞争力却呈相对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以及创新人才相对缺乏。要提高广东工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要提高其创新能力,实施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