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件造福于人民的大事,引起广大农村群众的极大关注。目前,各级政府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付诸实施,要求各部门切实加强“三农”工作,积极支持农村发展。晋宁县人民检察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围绕现代新昆明南城、西城建设,确定了“找准定位、积极参与、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于自身职能,从八个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为晋宁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群众普遍关注和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动员人大代表向农民群众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并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和发挥人大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3.
沈宣 《今日浙江》2007,(13):60-61
浙江省从去年冬季开始,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围绕"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主题,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把教育、活动、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群众普遍关注和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动员人大代表向农民群众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并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和发挥人大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课题组围绕"如何抓好新农村建设"问题,深入到县、乡、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有力;载体和抓手十分有效;产业化经济逐步壮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建设规划不够完善、经济薄弱等问题.继续深化新农村建设,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韩芬 《传承》2012,(4):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论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涌现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二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肖超英 《中国妇运》2007,(11):11-13
安徽省妇联组织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制定了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核心,以维护农村妇女权益为职责,通过抓服务、抓宣传、抓示范、抓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建堂 《青年论坛》2006,(5):134-136
媒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创新报道形式,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就如何报道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下,肩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调动广大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任。近年来,双流县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促  相似文献   

10.
刘兆征  白继文 《前进》2007,(10):51-5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和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关注住房建设,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点、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宁波江北区践行和探索的重点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区实施以政府主导、农民自主的双轮驱动方针,结合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自2004年以来的几年间,中央1号文件都是与"三农"直接相关的。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意义重大。多年来,农工党青岛市委情倾"三农"、关注"三农"、服务"三农",提出了大量与"三农"有关的提案建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蔡雪莉 《传承》2007,(8):56-57
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与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极不适宜的农村文化的贫乏。由于农村缺少优质文化的引导,农民的思想极易出现困惑和迷茫。以致使得农村出现不良社会风气,有的甚至演变成为社会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农民广泛参与,突出"实效",建立长效机制;与时俱进,注重开发。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肇东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活动中做到"三个结合",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整体推进与定点帮扶相结合。我们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一方面,组织全市统战干部围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07,(5):F0002-F0002
围绕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无锡市各级以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目标,广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广西的广大农村因此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张茂才 《前进》2007,(2):32-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最近召开的省九次党代会,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再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构建和谐运城的重要基础和内容。我市农业人口占到70%,没  相似文献   

19.
秦青云 《中国发展》2009,9(5):76-78,8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该文阐述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提高素质“三大工程”,扎实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朱正刚 《理论月刊》2007,(9):175-177
实现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目标,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农村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是农村社会小康和全面进步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村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