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以来,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人大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行“民意落实日”制度,开枣庄市先河。所谓“民意落实日”就是在农村村委会大院,由人大代表和至少一名村委会成员,每月不低于三次接待群众来访,并集中力量进行破解。  相似文献   

2.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中的一名人大代表,首先必须认真当好普通代表。在履行代表职责中,牢牢把握住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综合反映民意、传递民声。把民意  相似文献   

3.
王华梅 《天津人大》2010,(12):48-48
近年来,民意、舆论对一些重大案件的影响,民意与司法在一些个案中的对立和冲突,使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当今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利益多元、信息传递迅速的新格局下,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民意,处理好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是适应社会司法需求,增强法官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北江乡群众的眼中,张儒聪不仅是一名好书记,更是联系群众和党委、政府的纽带。他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发现农村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积极反映民意民声,认真履行好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江西省兴围县人大常委会推行的社会“民意信息员”参与调处矛盾纠纷的协处机制取得了届著效果。截至目前。该县200名“民意信息员”已独自化解矛盾纠纷达3000多起.参与协处矛盾纠纷136起.息诉率达100%。去年.该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兴同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化解矛盾纠纷促和谐实行民意信息员参与协处的规定》,对“民意信息员”的选任条件、程序、职责、管理和培训等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抚顺县拉古乡鸽子村人大代表小组共有5名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这个小组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建言献策为主题,积极开展小组活动,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人大代表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泽远  郭奔胜 《半月谈》2004,(22):50-51
最近,甘肃省在落实上年度干部考核时,公开诫勉了18名厅级干部.男有3名厅级干部因为考核不合格,被就地免职。这一举动,既教育了干部,又保证了民意在干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安大均 《人大研究》2014,(9):F0002-F0002
<正>情为民所系,就应该尊重民意、熟知民意、体现民意,让民意成为人大工作的基本依据,让民意左右人大的所作所为,让民意体现在人大的决策中、监督中。要尊重民意,就是要充分认识民意在人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意是人大工作的基础,是人大工作的依据。人大的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选举任免权的行使,只有反映了民意、体现了民意,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让宪法中关于  相似文献   

9.
立法中的民意表达是民众在表达意愿的支配下,获取各种立法信息,形成自己的意志,并将自己的意志通过一定的制度化表达路径和表达方式传递给立法机关和立法决策者的完整过程。民意的充分表达和广泛汇集是立法决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这些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立法机关在保障促进民意表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民意表达对立法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体现。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当前的立法中,民意表达也还存在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10.
尊重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一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信息化、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使我国的民意激涌,如何甄别、解读和回应民意己成为党和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将影响我国的政治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人民政坛》2012,(10):44-44
李天来在2012年9月3日《学习时报》撰文《寻求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民意可以通过对司法的参与和监督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进而影响司法。而一个良好的司法体系必须通过正当程序体现民意。民意参与司法是实现司法民主化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司法的公信力。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实现司法民主化的一项理想制度.它开通了非法律专业人士参与审判的通道,并使民意最终在个案判决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2.
李勇 《青年论坛》2009,(4):91-95
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民意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在西方“被统治者同意”法治理念的影响下,民意在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新的理念和表达形式。民意之“意”的形成过程、方式、“民”在表达“意”时其自身的主观状态以及其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关系到其是否有自我指涉的能力并付诸实践从而使得民意总是正确的。民意之“民”一定要有理性且能充分地占有事件相关的材料。民意在当下中国自然处于一种相对道德优势的地位,在建设法治国的背景下,这样一个事实需要通过建制性途径获得合法性。相应的建制化表达途径的缺乏,导致了公民与市民社会的诉求只能通过非建制性的途径来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于2003年初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回顾五年来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历程,我自认为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和希望。特别是在真实反映民情民意、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等方面,我善于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充分利用执业律师的特长和优势,较好地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各项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雷颂 《世纪行》2006,(1):15-15
本刊讯 喜迎春风拂绿柳,笑迎玉犬送金鸡。话民意、聚民心、集民智,一年一度的省政协全会如期而至。2006年1月14日至19日。政协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武汉剧院胜利召开。在为期6天的会议中,与会的近700名省政协委员切实履行职能,共同奏响了为构建和谐湖北建言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5.
据西安媒体报道,该市灞桥区三名村民代表因组织村民到政府机关上访,被法院判处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此消息在网上引来大量帖子,几乎都是替村民代表抱不平的。这件事法院判得对不对暂且不说,但从民意一边倒的现象中,我以为,解决矛盾应该重视民意。  相似文献   

16.
张强 《理论月刊》2014,(5):166-169
在一个言必称民意的时代,民意作为一个概念却是极其模糊的。事实上,它经常被各取所需地使用。我们应该立足当下社会环境,充分体察民意本身的全部复杂性与难以参透性,深刻了解当下中国民意的"混沌—迷惑"性、"多元—层次"性、"外强—内脆"性、"撕裂—对抗"性等时代特征,进而建立起对当下中国社会丰富多样的民意形态的理解,在显性民意与隐性民意、强势民意与弱势民意、正义民意与非正义民意、主流民意与非主流民意的对立统一中,抓住当下中国民意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17.
“抬眼望苍穹,朝霞满天,来路正长。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工作,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竭尽全力履行好一名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区人大代表、育秀实验学校校长翁肇桢的话音刚落,会场内就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今年3月中旬,全区300多名区、镇人大代表会集在区会议中心,举行隆重的“代表履职积极分子”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18.
刘森 《淮海论坛》2011,(4):26-27
一、民意沟通作用于司法的价值分析 1、民意表达的积极回应构成民意沟通 民意即社会大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政策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想法、意见和愿望。民意的主体存在多元性和数量的不确定性特征。存在自然人民意、法人及协会、团体、组织等非法人民意,存在全部民意、多数民意、少数民意和个体民意。民意需外化并表达出来才能可知。民意也只有通过言语性流露或行为性表现才能传递至外部社会。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1,(12):50-50
2010年6月13日,17名“大陆台湾省籍精英人士参访团”赴岛。这是大陆首次组织的以台湾省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为主体的赴台参访团。他们深入最基层的村落,了解最真实的民意。在11天的行程里,代表、委员们深入到连台湾本土人都很少涉足的村镇。在山涛的轻吟中,  相似文献   

20.
民意,人民群众的意志、意愿、意见等,在现实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某些场合对它的“抬举”,甚至令它“受惊若宠”。8月,湖北老河口市进行换届调整,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民主测评,据说在全国基层市县率先使用了“民意否决权”,共有9名干部因“民意较差”而被免职或降职,媒体的报道据此打出了“民意罢官”的大字标题,煞是抢眼。(见9月13日《南方都市报》)这恐怕是民意最受“抬举”的一次际遇了吧。但是记者很快就看出了破绽:凡仕途中人走终南捷径,从来都是“向上跑官”一条道,而老河口市那些跑官的人,纷纷背道而驰“向下跑”,以致许多乡镇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