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自编"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南方某公安本科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择业观、期望值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探讨公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施小明  张浩 《法制与社会》2013,(1):184-185,199
我国积极飞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期,在给人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人陷入了迷惘的状态。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我们是不是就真正幸福了?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和关注,怎样才能使得当代大学生获得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他们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真正和社会接触的时间并不多,心里的社会并不和现实社会相当。社会经验的缺乏,心里的不成熟,再加上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下面将对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犯罪的实例、原因、特点,做一个简单的剖析,并就如何积极预防与引导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再就业工程中,提到就业观、择业观的转变,往往就把目光聚集在下岗失业职工身上,似乎正是因为他们的就业观、择业观的滞后和偏执,加大了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难度.其实,这样的看法是不全面的.并不否认,在下岗失业人员中确有不少人因为就业观、价值观的定位不准确而影响了重新就业.但是,就业观择业观的转变,不只是下岗失业人员这一群体需要改变的,政府组织指导劳动者就业的许多观念,也需要转变.  相似文献   

5.
八面来风     
《中国司法》2000,(5):62-63
首都宁波籍大学生寒假回乡搞普法由中国政法大学倡导发起并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首都高校数十名宁波籍大学生寒假回乡普法宣传活动于2000年1月23日在阳光广场拉开帷幕。大学生们本着“关注宁波、了解国情、完善自我、走向世界”的宗旨和进一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相结合、实现青年学生学以致用、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愿望,在短暂的寒假期间牺牲大量的休息娱乐时间,冒着严寒依次来到宁波市中心、镇海区、余姚市区、慈溪市区等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次活动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各新闻媒体也都对本次活动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考察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总体趋势及发展特点后发现:大学生最需要的是情感的满足;三、四年级、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及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取向上应当被关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发生在其中的激情犯罪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激情犯罪案件近年来不断发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研究和探讨大学生激情犯罪的形成原因,有利于得出相应的对策,对于预防、减少大学生激情犯罪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村官的权益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培育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巩固政权建设的长远战略.目前,在大学生村官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着相关法律不完善、保障范围狭窄、操作性不强、权益救济制度缺失等不足,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政策良性运行与长久实施.因此,应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制定《大学生村官管理规定》,成立大学生村官管理协会,完善大学生村官权益的救济方式,从而构建健全的大学生村官权利保障体系,以便大学生村官真正“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先进典型数量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扩展的新形势下,要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必须要正确认识量与质的关系、切实理顺知与行的关系、辩证把握旧与新的关系。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三个要点,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教育带动作用,激发起更多青年大学生的中国梦,凝聚更广泛的青年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相应变化。为了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承担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对大学生中占有一定市场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的表现、成因及纠偏对策进行探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关于大学生犯罪的报道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及原因,以期对降低大学生犯罪率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静  周丽 《法制与社会》2013,(2):177-178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阐述了有关大学生就业权利的相关概念,在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者、创造者,更是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我国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能否真正践行依法治国方略,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以此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因而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就有其现实价值。文章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等几个方面,努力探究有效的方法帮助解决这一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丹  刘志凤  薛钢 《法制与社会》2010,(28):181-182
本文在大学生医疗保险改革的背景下,基于江苏省三所高校的调查,对大学生医疗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大学生医疗需求情况、利用情况、高校医疗卫生服务情况以及对医疗保险改革的认知与意愿情况。得出在大学生新医保的开展中,要更多地关注贫困大学生,加快高校医院的建设,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大力度做好大学生医保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微博以其具有的便捷性,跨媒体,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迅速吸引了当代大学生的眼球。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微博参政。但是,当前大学生微博参政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大学生在微博参政的过程中也亟需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素养。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整个社会领域内的广泛运用,人类正进入信息网络时代。而高校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最大的用户群体,网络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既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手段,又使之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要想真正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必须运用各种途径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关注的是弱势群体,支教大学生作为一个个案,其在支教实务中面临的问题也可能使其在陌生的环境中处于弱势,导致各方面的适应不良,所以也是社会工作关注的对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支教实务。既可以把支教大学生纳为服务对象,帮助他们解决支教中所面临的问题,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实务方法的培训,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支教实务,确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高校: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法律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关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代大学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等问题,法治社会要求高校的法制教育在主体、客体、内容以及方法上有所创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已经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寻求对策,通过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几方面的共同努力,找到一条促进大学生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20.
金欢欢 《法制与社会》2013,(17):230-231,239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犯罪成因、心理干预措施等方面入手,对当代国内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