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佳康 《党史纵横》2009,(1):46-49
他们结识于二十世纪初,那是个风雨如晦、灾难深重的岁月。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走到一起,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他们因政治信仰的迥异而分道扬镳。陈独秀一生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牢狱、困厄、疾病几乎伴随他生命的全过程;章士钊则大不一样,他当过国民政府的部长,成为蜚声沪上的大律师。他们的个人境遇可谓“南桔北枳”、苦乐各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章士钊与陈独秀相识相交,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他们因政治原因而分道扬镳。他们的人生境遇可谓悬殊大也。可是,每当陈独秀遇到困难时,章士钊总是不请自到,努力为老友排忧解难,以维护他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相似文献   

3.
张家康 《湘潮》2004,(1):26-29
他们结识于20世纪初,那是个风雨如晦、灾难深重的岁月。为探索真理,追求光明,他们走到一起。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他们终因政治信仰的歧异而分道扬镳。陈独秀一生都不顺利,牢狱、困厄、疾病几乎伴随其生命的全过程。章士钊则大不一样,当过国民政府的部长,成为蜚声沪上的大律师。他们的个人境遇可谓南枝北枝、苦东各异。每当陈独秀遇到困难时,章士钊总是不请自到,努力为老友解除困苦,以竭力维护他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与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位著名的人物。在祖国命运飘荡不定的年代里,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时断时续。然而,抹去历史的尘埃,寻访这两位故人交往的印迹,我们会发现,在长约40年的时间里,他们曾有过不愉快的政见之争,更有过令人感叹的深情厚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珍贵的一页。理想一致,陈独秀结交章士钊陈独秀与章士钊的交往,始于1903年。那年夏天,陈独秀为了躲避清政府的逮捕,从安庆逃到上海,不久便参与编辑《国民日日报》,而章士钊正是该报的主编。为了揭露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同时又保证稿件…  相似文献   

5.
杨飞  范婷 《党史纵览》2009,(2):49-52
陈独秀一生酷爱写作,"除却文章无嗜好",他在63年的人生岁月中.给后人留下了数百万字极具价值的文章著述;他自幼轻钱财,重感情,知己满天下,"世无朋友更凄凉".以文章为媒介,陈独秀与皖籍同乡、著名学者高一涵由相识到相知,在岁月的磨砺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初.陈独秀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民族民主革命性质作出了科学分析.并由此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理论基础.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探索者、制定者、执行者。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初.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曾三次南下广州.他指导、建立了广州早期党组织,并任书记(后由谭平山接任),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包括1922年在广州出席中国第一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8.
正1932年10月15日,上海租界中外警察发布了一则令国民党当局"欢欣鼓舞"的特大新闻——他们抓获了住在岳州路永兴里11号的中共大头目陈独秀。虽然此时陈独秀已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另成托派",但还是让蒋介石高兴万分,立即电令上海市长吴铁城将陈独秀押往南京。之后,陈独秀开始了漫长的监狱生活。从被捕的1932年10月15日至1937年8月23日出狱,陈独秀在狱中度过了1771天。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陈独秀经历了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岁月。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各种思想文化急剧变化。在此期间,陈独秀民主主义思想形成发展为比较完整的形态,并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化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他的国防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军事问题的基本认识,对于研究评价陈独秀早年在联共(布)强势指导下放弃大革命的领导权,乃至他一生对国防和军事问题的看法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山河破碎,主权沦丧,人民涂炭。中国有责任感、有热情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自觉地担当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在这风雨如晦的时代,陈独秀和章士钊探索真理,追寻光明,在斗争实践中相识相交,结下终生友谊。40年的风雨人生,他们的政治信仰因价值观的截然不同而背道而驰,他们的个人境遇更是南枝北枝、苦乐各异。但是,无论他们的政治歧见多么深刻,生活境遇多么悬殊,他们的私人友谊依然如初,真所谓“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相知”。 我与陈仲子,日期大义倡 1902年3月,陈独秀在南京  相似文献   

11.
张家康 《广东党史》2002,(3):49-51,46
陈独秀年青时正处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为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他于20世纪初的14年间,先后5次东渡日本,其中除完成正常的学业外,则是积极投入留日学生的爱国革命运动。他的这段早期革命实践,是他全部政治生涯的基础和起点,他的激进的革命思想便是此时形成的,其中有的思想甚至贯穿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是怎样的一个人,同时代的人对他有过众多的论说,而与他相知有素的老友章士钊的描述,倒是惟妙惟肖,言之成理。他说陈独秀这个人乃不羁之马,奋力弛去,不峻之坂弗上,回头之草不啮,气尽途绝,行同凡马路。其胸怀俊迈的抱负,奋不顾身的胆略,已经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3.
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修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沙皇俄国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而修筑的,贯通中国东北三省并与俄境内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它既是沙皇俄国政府侵略中国的一个结果,更成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  相似文献   

14.
严农 《党史天地》2008,(11):10-15
1962年1月31日清晨,章士钊正在书房看书.有人送来一个鲜红的请柬,一看请柬上遒劲有力独有特色的字,章士钊便知道是毛泽东写来的。打开一看,原来是毛泽东请他到中南海小酌。章士钊立刻换好衣服,坐上毛泽东专门派来的车,高高兴兴地向中南海驶去。  相似文献   

15.
散木 《党史博览》2011,(3):40-42,44
身份特殊的章士钊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湖南善化人。他是一个特殊的人物,终其一生,亦官亦士,亦主亦客,最终得以头顶“无党派人士”的桂冠。他一生交游甚广,识人甚多,特别是与毛泽东的交情,更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可以在最高领袖那里说上话,甚至是别人不便说的,他却可以说,而且似乎非常愿意说。  相似文献   

16.
关威 《广东党史》2013,(4):36-38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闯将。他在宣传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深刻的思考。陈独秀从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社会妇女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妇女解放的主张,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后,陈独秀与其他社会主义先驱者一道,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思想,发起了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将妇女解放推向更高的层次,对于中国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经是心力交瘁、疾病缠身。"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生历经磨难、出生入死,对待生命的终结,陈独秀早已有坦然面对的心态。但  相似文献   

18.
在陈独秀晚年的艰难岁月里,有一个叫杨鹏升的忘年交对他帮助甚多。从1939年5月至1942年4月5日。陈独秀致杨鹏升的信函达40件之多;其间。杨鹏升3次接济陈独秀共计2300元.转交他人赠款亦3次,计2200元.并赠送信封及用笺。正是由于杨鹏升等人的真挚友情和无私援助,陈独秀才得已在维持生计之外,著书立说。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上海大学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素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之称。陈独秀对这所革命大学,倾注过心血与关心;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上海大学也产生过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西湖会议是大革命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陈独秀政治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这次会议,使陈独秀等中共领导人放弃了之前反对国共合作的主张,转而同意实行国共合作。大革命最后的结局,是否是成也此,败也此?历史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