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长顺 《求知》2009,(8):11-12
一、破解科学规划难题,推进土地整理,拓展发展空间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先导和龙头,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规划水平的高低体现着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着力破解规划难题,提高规划水平,建立规划引导经济社会发展长效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一是高水平搞好南开区总体城市设计、南开区发展空间战略规划和重点地区发展规划。按照天津市功能定位和对中心城区的发展要求。明确南开区功能定位和战略重点。在此基础上。制定高标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特点和优势的关系,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和发展需要,符合南开特色,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先导和权威作用。二是坚持把土地整理与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效益核算相结合、与选商引资相结合,提高土地整理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区国投公司和城投公司的作用,抓住天津市土地整理权限下放的机遇。认真搞好土地平衡试点。把握好拆迁与建设的平衡关系,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目标。从宏观上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布局,加强整理项目的科学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找准项目定位,坚持市场运作,提高土地整理效益。努力破解融资和土地平衡难题,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多渠道融资、  相似文献   

2.
黄勇 《瞭望》2000,(35)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现代人。那么现代人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素质?本文认为,从基础层次上,要具有健康的体能和情感,要具有学习技能、外语技能、交流与交际技能,还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批判与综合思维能力、发现、应变与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工作和国际理解与合作能力。从智力层次上,要学会和善于收集、整理与利用信息,知识面要宽,适应性要强,更要具有利用技能、能力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从伦理道德层次上,要有正确的人生方向、精神力量和道德勇气。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作为一个站在全球角度看问题的“局…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0,(2)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城市发展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其核心内容是综合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各种需求与可能,将其落实到空间地域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以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建设时序等,同时依法对用地和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使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因此、也可称空间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总纲,不仅决定城市的现在,而且决定着城市的长远,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关键所在。有什么样的城市规 中国城市规划的严肃性至少涉及:局部与整体、近期利益与远景发展、城市建设与保护耕地、环境保护、历史文…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世间诸多烽火都是由领土之争点燃。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纠纷。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与阿拉伯国家、沙特与邻国是中东边界纠纷的三个核心。具体而言,有以色列与巴基斯坦、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埃及的被占领土之争,两伊就阿拉伯河主权与一段陆地之争,伊拉克与科威特领土之争,伊朗与阿联酋就阿布·穆萨岛和大小通布岛之争,沙特与阿联酋就布赖米绿洲之争,沙特与也门就马里卜、焦夫、哈达拉毛等领土之争,沙特与卡塔尔就欧戴德地区之争,等等。边界争端是中东地区长期动乱不安的主要原因。自二战以来,中东…  相似文献   

5.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我认为,造成两个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精神文明认识上的偏差,将精神文明混同于“精神”和社会意识,甚至将抓精神文明与发展经济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什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和哲学上的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何区别与联系?简而言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下人类改造自然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而哲学上的社会存在则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过程,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等观点。社会存在与物…  相似文献   

6.
论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及整治对策姜淑芝赵连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协调,重视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中央与地方,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尤其是从战略全局和长远考虑,特别注意和矫正地方政府短期行...  相似文献   

7.
随 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的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 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功能作用日显重要。近年来,福州市在实践中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区分对象和层次增强针对性 只有客观准确地区分和把握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才能“解剖麻雀”、“对症下药”,思想政治工作才有针对性。 首先是要根据对象与层次的具体情况、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如对党员与群众、干部与职工、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常住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老年人与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主题上…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08,(10):25-25
寿与众伴。生命之树欲常青,须扎根在肥沃的土壤中——与周围人融洽相处。与众为伴、远离孤独的人,生活充实,有安全感,充满信任、爱心和友情,十分有利于保持老年人心理和生理平衡,从而健身延寿。  相似文献   

9.
徐燕凌  马敏娜 《学理论》2010,(4):155-156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成为中国式悲剧的典型代表。她任性、天真、率直,保持了人类的童心;她孤僻、叛逆,具有诗人的气质,闪烁着一种纯美精神和理性的光辉,令人心醉神迷。  相似文献   

10.
杨杰 《学理论》2009,(1):50-53
哈尔滨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浪漫都市,有着与松花江一样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迷人的风景、浪漫的情怀和多元的文化。她是黑土与白雪的结合,冰与火的交响,诗与画的凝聚,情与景的交融,是欧陆风情与地域文化碰撞出来的一个崭新的城市文明。一座城市应当有活的灵魂,应当给人以活力、激情、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千年的第一春,国务院总理朱基应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泰国等国领导人邀请,于5月11日至22日对这5个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朱基总理在新千年的首次出访,是继江泽民主席成功访问拉美6国后,我国领导人在新千年之初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旨在进一步巩固与5国的传统友谊,全面深化与它们的互利合作。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泰国是与我国西部交界的近邻,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也与我国有着历史久远的友好交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与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巩固和深化与这些周边国家的睦…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含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三个层面。其中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法律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最大变化,表现为经济关系的变化。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的改革,一般都是经济关系变化的延伸和发展,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应,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辛鸣 《党政论坛》2010,(24):18-18
阶层分化奠定了民主的基石 中国社会这些年来,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有着不同的获取其利益的途径与方式,这些途径与方式固不必然是对立与冲突的,也不全然是一致和互补的。于是,不同的阶层与群体都把自己的利益诉求提出来,相互协商、相互交易,你来我往、讨价还价,  相似文献   

14.
王慧军  董清潭 《求知》2003,(9):43-45
电子政务,就是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和办事透明度,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目前,电子  相似文献   

15.
零和观与均胜观: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两种利益观和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和与均胜是两种游戏,更是两种认识观念和思维方式,作为两种不同的认识观念和思维方式,它们本质上是协调自我和他人的利益关系,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两种不同的利益观和发展观;二都有各自存在的社会物质基础,其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它们对个人、企业、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均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日趋深入的发展,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国家与国家之间打上互依赖会日趋加强,镁胜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历史大震荡     
二律背反的20世纪正在走向世纪末的20世纪,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值得人们回眸与思考的。对人类来说,20世纪是多灾多难的世纪,又是两个文明空前进步的世纪,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光明与黑晗、前进与倒退、建设与破坏的二律背反。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热战和“冷战”相交替,大战和无数次局部战争的炮火夺去了数以亿计的无辜的生命,人类在长期的隔膜、摩擦、仇视即“冷战”之后,终于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由对抗转向对话,由紧张趋向缓和”;另一方面,人类在经受血雨腥风洗礼后的和平发展时期里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空前…  相似文献   

17.
党内和谐是指党的团结统一和富有活力,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主面的和谐与活力。其实质是党内关系的和谐,包括党员与党员、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党员与党组织、上下级党组织之间的行为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它渗透于党的自身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要促进和实现党内和谐,必须发挥组织部门的职能作用,把维护组织工作公平作为促进党内和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 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发 生了许多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换,社会矛盾在某些领域比较突出,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尤为重要。结合山东的实际,我们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在抓好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稳定工作与经济发展、稳定工作与群众利益、稳定工作与干部作风三个方面的关系,切实保持社会政治稳定。 正确处理稳定与 经济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经济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类问题和普通的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9.
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部门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但是,与企业和其他组织相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难度要大得多。本文从政府与市场、管理科学化与管理民主化、定性与定量、内容和形式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的矛盾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应该着重注意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政府体系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原则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上,并没有转化为科学的法制规范。以至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常常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若干重大关系的一个突出问题。要使中央与地方关系保持一种良性化发展的态势,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把中央与地方关系纳入民主集中制的法制规范之中,尤其是把民主集中制规范为一种操作性和刚性兼并的法则。本文着重于地方政府组织体系的法制构建,其目的就是使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以及地方内部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受到法制规范,并使地方政府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政治、经济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