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注重"三个结合":一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二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三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  相似文献   

2.
王海龙 《学理论》2012,(32):281-283
作为高校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前对贫困大学生教育的迫切需要。对此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三是落实各项国家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五是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六是培养贫困大学生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七是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柳春清  刘玲灵 《学理论》2014,(23):279-281
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结合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提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对策如下:高校应转变大学教育观念;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开设文史哲类的经典研读课程;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大学生自身应选择读经典文献,摒弃垃圾书籍;大学生还应增加读书数量,培养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4.
刘芸  蔡杰 《学理论》2015,(5):225-226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高校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诸如学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完善、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刻板的教学管理等问题。针对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利因素进行路径探析如下:加强学习实践;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对大学生的约束;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5.
王致宁  王名 《学理论》2013,(23):197-198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是各个民族团结的桥梁,是形成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基础,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创新途径如下:通过"开小灶"切实抓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将民族团结放在首位,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帮助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待发展党员的学习成绩;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终身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与学生干部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6)
友善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友善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对大学生进行友善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需要;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品德素养的必需;是提升整个社会道德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和人才,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民族地区建设的需要。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现状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如下:做好入党启蒙教育;党员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新大学生党建模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民族理论政策教育和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9)
分析了医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信仰问题做了相关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对医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及入党动机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一是优化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环境;二是加强大学生的医德教育;三是完善和创新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机制;四是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陈肖威 《学理论》2011,(23):205-206
人文素质的修养,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可陶冶大学生性情、培育良好性格、增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环境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有: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设立网络互动渠道,增加师生交流;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学习;营造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加大思想政治辅导员的网络素质教育;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
蔡松杨 《学理论》2012,(29):255-256
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重要但又被长期忽视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改善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对策如下:重视家庭感恩教育,扩展大学生的感恩情怀;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感恩社会实践,增强社会感恩氛围。  相似文献   

11.
杨晏清  陈健 《学理论》2010,(10):261-262,264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进行概括:我国人才供需不平衡;遍地都是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结构性差距太大;大学生毕业生待遇过低,用人单位的不合理录用制度,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大学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全国总体性不合理,不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观,社会意识的影响,大学投资收益率下降,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降低,自荐艺术水平的低下,市场用人机制的不正常化等等。提出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教育领域的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建设问题也开始被关注。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问题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06年以后,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含义的界定;二是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重要性的论述;三是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路成刚 《学理论》2012,(2):141-142
大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同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大学生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加强学科建设,提倡创新教育;加强科技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术交流;以人为本,深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2)
高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仁爱精神、包容精神、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供了丰富营养和教育案例。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包括: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马银芳 《学理论》2012,(17):86-87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国家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选聘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参考意见如下:逐步健全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注重培训和传帮带相结合;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努力健全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26)
研究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对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无显著差异且高于全国常模;城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文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大一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年级,大四学生得分最低。缓解消极情绪及制定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是提升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界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存在着若干热点和难点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概念的界定与使用;二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三是政治社会化障碍的归因分析;四是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路径探讨;五是网络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六是宏观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文章根据这些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对各种观点和建议进行了逐一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杨冉 《学理论》2012,(8):112-113
随着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日渐严峻,大学生创业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应做好以下几点: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体系;完善财税政策支持制度;进一步放开扶助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政策;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1)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中的中坚力量,高校对于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探索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党员本身和党建工作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大学生党员素质教育;二是推动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董一 《学理论》2012,(29):91-92
拖延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自我控制是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的一种人格变量,是其完成各种任务、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对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的方法如下: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技能;帮助大学生掌握有效的认知策略;在学校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