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少年吸毒心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有了解了青少年吸毒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深层根源 ,才能施以正确的预防措施。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心理的及其社会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并为预防青少年吸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主》2016,(8)
正当前,我国吸毒人数持续增长,吸毒人员呈现出逐步低龄化的趋势。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数量的62.4%。近3年,山东登记的吸毒人员以年均37%的速度在递增,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3.4%。虽然青少年吸毒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素,但缺乏有的放矢的毒品预防教育,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初次吸毒行为的社会学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南岸区戒毒所的戒毒人员的调查,认为初次吸毒行为可以分为四种追求性吸毒,逃避性吸毒,诱骗性吸毒,反叛性吸毒。而产生这四种吸毒行为的原因分别是享乐主义的亚文化、相对需求不满足、社会表达失效、吸毒网络的扩张等因素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快速发展的经济给地处华南沿海的香港和广州带来极为相似的社会问题,如:在过去的十年中,离婚率、单亲家庭的蔓延、虐待儿童、失学、吸毒、少年犯罪以及青少年自杀等都增长较快。本调查的目的是:探索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普遍程度;研究家庭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探索社会援助在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探索家庭压力、社会援助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在香港及广州的紧密关系。本文所指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吸毒主要原因是好奇、寻找刺激、叛逆、受骗等。青少年染上毒品后 ,身心健康、家庭都受影响 ,甚至为筹毒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针对青少年的可塑性特点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关心、帮助、教育 ,加上政府部门对公娱乐场所等外部染毒环境的净化及“无毒社区”的建立 ,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蛰居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出现的新型青少年问题,也是社会发展及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目前,丧失社会行为、自我封闭的日本青少年蛰居者已达数十万人。其类型主要包括性格自卑型、学业受挫型、家教偏颇型和就业遇挫型。蛰居是战后日本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由社会、家庭、学校共同造成的社会病理现象。其产生的社会机理在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私性化"的社会环境,核心家庭中"父职缺失"的家庭育子方式,学校教育病理及频发的校园问题等。在综述日本蛰居问题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溯源研究。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牵动着千家万户“问题学生”的称呼早已有之,大多数都是从学习成绩和品德行为两个方面给予界定。一般是指那些在行为和心理上有一定偏差,年龄在12—17周岁的未成年学生。他们主要表现为日常行为习惯偏离常轨、不服从教育管理、逆反心理重、自控能力差、道德缺陷明显,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灰色生存状态,甚而可能会在某一诱因的促使下违法犯罪,如厌学逃学、盗窃、吸毒、性乱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学者们将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基于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四维模型"(利他性、遵规公益性、关系性、特质性)编制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以2450名中小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整体表现及四种类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女生在各项亲社会行为上的表现均优于男生;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整体表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其中,遵规公益性、关系性亲社会行为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而特质性亲社会行为保持稳定,利他性素社会行为略有上升。本研究揭示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有利于学校开展针对性的德育与心理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0)
自伤行为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进行直接或间接伤害的行为,在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给青少年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影响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重要因素,以民族地区留守儿童为对象,调查研究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对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身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专电 现在美国人消费的各种毒品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贩毒、吸毒以及由此引发的街头枪战和其他各种犯罪活动,已经成为美国的头号内政问题。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所8月14日发表的一项抽样调查报告说,美国1/3的青少年和1/4的成年人都认为毒品是美国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3/5的青少年认为吸毒是他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调查发现,3/4以上的美国人希望政府制定严厉的禁毒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杀,东方与西方都存在。但是西方社会里。自杀与吸毒、离婚已成了并驾齐驱的三大社会病。尤其是青少年中自杀成风,自杀率不断上升! 本文以笔者1985年以来积累的众多资料为依据,对被某些人士视为所谓“天常”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中的社会病之一——青少年自杀问题,作一粗略的透视和剖析。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生活方式是第二生存空间研究的热点话题,已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社会生活方式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探讨该群体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内容范畴、对象属性和特征行为,提出一种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划分维度和层次模型,进而总结青少年网络生活社会化的递进途径及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3.
基于来自湖南、广东、广西、上海、甘肃、浙江、福建、江苏8省市2000多名中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探讨了青少年的道德推脱程度、亲社会行为状况及其内部结构、道德推脱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道德推脱程度较低;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道德推脱可以显著地反向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即道德推脱程度越高,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越低;不同的道德推脱机制可以显著影响青少年不同维度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4.
1989年盛夏,笔者对西安市某地区的青少年贩毒吸毒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深感贩毒吸毒现象沉渣泛起,蔓延迅速,必须立即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调查1989年1至6月份,西安某地区共查处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案件33起,吸食、注射毒品者达451人,其中青少年为432人,占其总数的95.8%。人员构成;从某地区1989年1至6月份参与吸毒贩毒青少年的职业构成看,青年工人、个体户及社会闲散人员吸毒贩毒情况特别严重,分别占其总数的33.5%、17.7%、38.7%。吸烟、贩烟的种类和价钱:在我省境内发现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大麻等。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问题大致分为反社会问题行为和非社会问题行为。所谓反社会问题行为,指的是诸如犯罪行为及不良行为之类的、对法律及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越规行为;所谓非社会问题行为,指的是闷居家中、无生活活力、拒绝上学、自杀之类的不能适应周围环境及社会生活的现象。区分反社会问题行为和非社会问题行为主要是看行为的表现方法:对外部采取反抗的形式便成为反社会问题行为;如果这些行为是对自己本身,则是非社会  相似文献   

16.
王红柳  余林 《学理论》2010,(8):91-92
有效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亲社会行为弱化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且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途径和价值评价依据。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舆论树立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亲社会行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青少年贩毒吸毒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参与贩毒吸毒的青少年还逐步呈现出年龄低龄化的趋势,这个严峻的社会现实,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 一 改革开放打开了长期封闭的国门,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一些腐败丑恶的现象也趁机沉渣泛起,死灰复燃,贩毒现象又象幽灵般地在神州游荡。 上溯至80年代中期,广东的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已经遭受到白色死亡的渗透和肆  相似文献   

18.
叶青 《民主》2013,(1):21-22
由于现代社会文化因素中开始出现多元特别是不良思想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当缺乏,再加上青少年个人认知模式偏差等原因,使得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如对自身生命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网瘾、早恋、厌学、吸毒、犯罪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自身的健康和谐发展,对学校、家庭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更是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泛滥之后的第三个社会公害,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以遏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抽样调查,谈一下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16、17世纪是英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秩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问题更引人注意。本文从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一时期英国青少年虽有一些不良行为,但其程度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并没有导致社会危机的出现。究其原因,英国的社会传统及政府采取的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