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泛滥之后的第三个社会公害,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以遏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抽样调查,谈一下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本文对青少年互联岗使用、互联网对青少年及青少年工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张驰界 《学理论》2014,(6):289-290
围绕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组成及测量评价方式、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整合方法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面对青少年犯罪等问题,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及社会问题学者,开始研究青少年心理卫生这一领域,以期寻求正确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刊记者日前走访了目前全国唯一的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机构——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该所所长叶广俊教授和本刊记者进行了如下问答:  相似文献   

5.
孟庆铂  刘萍 《学理论》2009,(10):89-90
青少年犯罪是一大社会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特点、类型,并对其成因作了分析介绍。旨在对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及矫正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矫正其犯罪心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电视娱乐节目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而受到青少年的广泛喜爱与效仿,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状态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试从青少年的特点入手,探讨和分析娱乐节目受到青少年认可的原因及当前娱乐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最后探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在美国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第一号社会问题,青少年中暴力事件逐年增加,参与犯罪案件的年龄越来越小。 为防止青少年犯罪的进一步蔓延,美国国会新近制定了犯罪法和枪支管理法,同时国家和私人团体也增加了对犯罪研究的拨款和捐赠,近年来,国家拨款的大型研究机构包括国家青年调查及罗切斯特、丹佛和匹兹堡3个青少年研究中心,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展开了全面的追踪研究。美国国家暴力研究中心由卡内基大学、匹兹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及芝加哥大学  相似文献   

8.
不良交往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往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这必须是正常交往。青少年由于其身心特点很容易发生不良交往 ,而不良交往往往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不良交往 ,不良交往的特点、原因、危害及预防 ,从而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有关青少年滥药及预防的研究众多,但针对澳门青少年滥药的研究却很少。同时,这些研究采用的方法大多为简单线性回归,鲜有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来解释青少年滥药的成因及防治。与此同时,为了遏制澳门青少年滥药,澳门社会工作局针对他们开展了多种预防滥药教育项目,但这些方法的效果究竟如何,人们尚不可知。本文拟采用社会控制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运用SEM模型来解释社会控制和预防滥药教育对澳门青少年滥药及防控的具体作用。研究结果对探索将社会控制理论用于澳门青少年滥药行为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最近,天津市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召开成立大会和第一届年会。陶毅民同志任会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黎群同志到会祝贺,并讲了话。这个学会的任务是;从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开展青少年犯罪的群众性学术研究活动,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当好参谋,为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问题提供理论根据和实施意见,同时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犯罪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和掌握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香港青年协会从今年一月开始进行了每月一次的、名为“青少年调查系列”的全港性青少年意见及行为调查。调查是以电话访问形式进行,由香港青年协会委托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进行访问及数据分析工作。本刊在此刊出的是今年四月进行的第四个调查“青少年对黑社会的感观”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快速发展的经济给地处华南沿海的香港和广州带来极为相似的社会问题,如:在过去的十年中,离婚率、单亲家庭的蔓延、虐待儿童、失学、吸毒、少年犯罪以及青少年自杀等都增长较快。本调查的目的是:探索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普遍程度;研究家庭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探索社会援助在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探索家庭压力、社会援助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在香港及广州的紧密关系。本文所指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浦东新区共青团组织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工作模式及经验。浦东新区青少年事务署拓展团的社会职能 ,在社会工作中适应形势的变化 ,积极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这种探索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状况是青少年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但对此尚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结合我们对北京市中学生吸烟情况的调查,讨论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应采取的对策,以期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事实,国家相关部门及青少年成长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司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然后从司法社会工作的介入机制及其开展意义论述了司法社会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矫治过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韩国国际青少年问题学术讨化会简况魏久明我于1997年10月4日至6日,应邀到韩国汉城多加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召开的国际青少年犯罪问题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我和社会科学院一位学者)、日本及美、英、德等国家的青少年工作机构负责人及专家,韩国司法、文教...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吸毒行为及其防控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吸毒行为是一种具有复杂背景的社会越轨现象。青少年吸毒行为可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和失范型。获得毒品的可能性、社会角色的紧张度、社会管理力度及个体自我控制力是目前影响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防控应该着力改善产生吸毒行为的社会宏观环境 ,确定吸毒高发区及易感人群 ,进行以社区为主的早期预防 ,提高首戒率 ,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8.
A:嫉妒动机是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当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犯罪率都在直线上升,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严打”以后我国及我们浙江省青少年犯罪又趋上升状态。从全国来看,25岁以下的青少年案犯占查获案犯总数的比例是:1985年为71.3%,1986年为72.5%,1987年为74.3%,1988年青少年犯人占全国在押犯人的80%。从我省来看,青少年案犯数与全部刑事案犯罪总数的比例,也由1983年的62.9%,上升到1987年的71.93%,1988年竟达74.8%,1987年全省抓获的青少年案犯比1986年上升15.7%,使青少年案犯总数与青少年总人数之比高达万分之十三点一,1989年上半年全省共判处青少年罪犯6083人,又比上年同期上升69.4%。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社会治安和青少年及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人们所热切关心的问题,而其中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紧紧困扰着人们的则是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占相当大比例,全党、全社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青少年犯罪,近几年来,不光是在我们国家呈上升趋势,而且在别国,乃至全世界都呈发展趋势。犯罪活动的猖獗,犯罪率的上升,使得西方一些国家束手无策,视为“不治之症”,抑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从社会主义法制的角度,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一整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策,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调查了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城市"90后"青少年的人性观。研究结果表明,"性本善"是当前青少年的主导人性观,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性善观";随着年级升高,人性观趋向于"性恶",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的"性善观"比例依次下降;青少年住区周边治安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与其人性观的发展显著相关;青少年的人性观与其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人性观越倾向于"性善",青少年所呈现出的网络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状态就越正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