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高瑞鹏 《人民论坛》2014,(5):209-211
为解农村“空心化”之痛,贵州立足于省情,一方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让劳动力真正地转移出去;另一方面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了农村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村“空心化”有效治理的贵州道路,形成了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贵州模式。这对于仍饱受“空心化”之痛的广大农村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蔡义鸿 《小康》2014,(2):21-21
“空心村”其实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二元化的产物。它既包括农村土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基础设施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  相似文献   

3.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湖北省农村“空心村”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制约"三农"发展。湖北农村空心化治理既有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机遇,也遭遇到农村产业空心化、人员空心化、土地节约利用不足及宅基地闲置等问题的现实挑战。通过选取湖北省五市(黄冈、黄石、宜昌、襄阳、恩施)作为抽样调查,发现湖北省"空心村"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依托湖北省城镇化战略布局,因地制宜,在农业产业化、吸引新型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及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和社会保障公平化方面突出其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农村治理模式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阿旗积极探索建立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模式,并把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从集体资产承包、土地流转、产业项目等经营性事务,扩展到村级公益性事务、村民自治、党的组织建设等政治事务领域,为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改革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经验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土地流转中女性的地位与权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内卷化”和农业生产“女性化”的现象,考察了农村土地流转发生的背景以及制约土地流转发生的原因,探讨了女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女性在土地流转中基本权益的缺失现象以及土地流转之后女性将面临的新困境。  相似文献   

6.
"二次空心化"是伴随着新农村社区建设而产生的新现象。与传统的村落空心化相比,"二次空心化"在动力机制、生计结构、社区性质和可逆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产业支撑匮乏、对"增减挂钩"政策的片面使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不完善以及实际操作对原有住房分配规则的"变通",都导致了"二次空心化"程度的加深。同时,"二次空心化"也引起了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困、农村阶层分化的加剧、社区共意的溃散以及留守问题的复杂化。因此,积极探索"二次空心化"风险的化解机制,是当前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关键步骤,包括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探索"因地制宜"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健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考评体系、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赵云峰 《前沿》2014,(15):111-1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流转的特点和特地经营模式的描述,阐述了我国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新挑战,从土地流转认识、土地流转服务和监管、土地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问题,最后提出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协商论坛》2014,(9):30-32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改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对农业大省河南而言,农村土地流转是我省统筹“三化”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保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进一步摸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安阳市龙安区政协邀请区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开展联合调研,调研组分别到汤阴县、安阳县等地进行异地考察,并组织辖区乡镇的土地流转大户实地召开座谈会,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初步摸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的基础上,发现了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经环节。而农村公共事物的治理状况又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国许多地区农村公共事物治理陷入了困境,已无法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农村公共事物的良好治理,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护持,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国外的多中心治理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或将成为中国农村公共事物走出治理困境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3,(9):20-20
金幼芳在《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4月撰文认为,我国是一个13亿多人ID的农业大国,因农村经济建设落后,农村人ID流失严重,农村布局呈“空巢”形态。农村“空心化”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表现在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5.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公益权--兼论环境公益诉讼建立之实体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颜运秋 《桂海论丛》2006,22(3):86-88
由于环境法上之权利(权力)的性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环境法上的权利(权力)不明晰及其司法实现手段的不足相互作用,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因此,应当明确环境公益权的概念,通过环境立法,合理地配置权力和权利,并由此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法权的可司法化。  相似文献   

17.
实践中,诬告陷害罪的定罪常以考察被告发人行为定性为前提,但是诬告陷害罪的基础是告发人而非被告发人的行为,被告发人行为定性并非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只要告发人诬告行为至少侵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告发人明知其告发的内容存伪,但为使被告发人受到刑事追究仍进行告发,达到情节严重的,告发人即构成诬告陷害罪.  相似文献   

18.
外资并购作为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发展得越来越快,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直接投资方式。而现行关于外资并购的立法存在诸多弊端,重构我国外资并购法势在必行,本文提出外资并购立法分"三步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