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作为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一种最佳治国方式,在法律与道德两者的关系问题上,并非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的平行关系,而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统一体。实现“法治”实际上也就达到人们所向往的“德治”。 所谓“法治”,即一个社会以法律进行的统治,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居于最高地位,是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它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要求,就是“法律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性”。 一、“法律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性”,是古今众多法治思想家们的一个共同认识 最早主张法治的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典性地指出:法治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或原则:  相似文献   

2.
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这个任务,是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和中共党章中关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规定提出来的。党中央非常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现在的问题是,不但有相当数量的群众,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党员,包括一些负责干部,对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已经制定的法律还没有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关系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法律和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在治国方略中 ,二者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重要保障 ,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同时 ,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还须克服两种片面认识。一要克服“法律万能论”的片面认识 ;二要克服“泛道德主义”的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4.
和谐,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也是国人关于人生、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最高理想。传统的和谐包含了“天人合一”、“人和”、“仁政”、“和为贵”等丰富的思想,具体到法律文化方面,便形成了“息讼”的法律诉讼观念,其基本内容就是“一个社会因没有纷争和犯罪而不需要法律或虽有法律而搁置不用[”1](P321)。一、“息讼”产生的历史根源1.“息讼”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之上。在传统国人的世界观中,人和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人对自然的总认识便是和谐。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5.
“两规”、“两指”是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赋予纪检监察机关查办违反党纪政纪案件的一项重要权限。在查办大案要案和严厉惩治腐败的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两规”、“两指”措施的“特殊性”,一些同志对这种手段存有“糊涂”认识,甚至不正确的认识,以至对于“两规”、“两指”,在理论上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说明其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传统,是“重刑轻民”,即一般人对刑法较为熟悉,对民法了解得不多。文章为此从“民法是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民法是我们实现权益的法律保障”两部分论述了民法与我们的关系及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相信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理解,遵守,运用民法这一门重要法律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柏欣 《揭阳论丛》2009,(1):52-57
法律文化认同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对法和法律现象所形成的共同趋向性的认识与感知。对法律文化认同结构的探讨是法律文化认同研究中的中心环节。法律文化认同结构由法律物质文化认同层、法律制度文化认同层、法律精神文化认同层三个基本结构层次所构成。三个基本结构层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民族法律文化认同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贾程秀男 《奋斗》2008,(12):32-3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建立健全法制的大潮中走来,沿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指导方针开始构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大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对法律的认识也日渐丰富。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就是惩治犯罪,维护治安。解决简单民事纠纷,这显然是片面和单一的。步入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的推进,带动了社会结构的改变,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出来人们习惯了依靠政策而非法律处理社会事务,如何让法律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成为改革和发展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的廉政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检察院这种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廉政监督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1948年给刘少奇的一封电报中,谈到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的策略问题,包含了毛泽东对法律策略性的理解和关注,即重视法律的功能性、工具性和现实性("法律三性")。"法律三性"是毛泽东法律思想中"法律策略主义"的直接表现,重视法律策略主义,可以拓展和丰富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也对目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以及现代法律制度的实施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立非公有制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使非公有企业在“合法、安全”的情况下生产经营,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目前,我国非公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对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必须认真探索和研究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05,(3):56-57
许多人都认为美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国有些法律“搞笑”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地步,有些法律条文乍听起来你还以为是一则幽默小品。这些令人喷饭的搞笑法律的确存在于美国各州的地方法律条文中,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它们依然有效。裸胸可以坐地铁每年必须洗次澡美国肯塔基州伊丽莎白市警察局长鲁本·加德纳对记者称,肯塔基的一些法律条文可以用“愚蠢”两字来形容。譬如在肯塔基的法律文本中,有一条就规定人们每年必须至少洗一次澡,否则就将面临处罚。加德纳说:“在肯塔基州,还有好多愚蠢和疯狂的法律。”另一条肯塔基州法律条文规定:“任何一个女人都不能穿着游泳衣出现在本  相似文献   

13.
刘世佳 《奋斗》2003,(9):19-21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是我们近些年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才认识到的。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由浅认识到深认识,由局部认识到全面认识,由普遍认识到特殊认识的不断发展过程。经济法作为整个法律制度的一个分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一门新兴的法律科  相似文献   

14.
1885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中讲过一句话:“……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谈到:“同志们,我们就是做这转化工作的。”尽管两者写作、讲话的背景和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是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对转化的意义和地位的认识却是息息相通的。当  相似文献   

1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对存在的反映,认识依赖于实践。任何认识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毛泽东同志并举例说  相似文献   

16.
在普及法律常识的活动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提问:什么是法规名称和法规的效力等级?弄清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认识。法规名称是指法律及所有法律性文件的总称。从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来看,法规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法律(或称“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这是我国的习惯用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就采用了这个名称;各部门为便利工作而把有关本部门的法规汇集成册,也用了这个名称,如《工业企业法规选编》、《劳动法规汇编》、《公安法规汇编》等等。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1):82-83
“他给我的是事后的感谢费,不能算犯罪”“我是用公家的钱为职工办福利,不是犯罪”……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往往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结果却触犯了法律,锒铛入狱……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党建方面,也作用于法治建设之中。传统的规则中心主义法律理论只注重法治的形式正义,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元的利益需求,不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三个代表”思想使法治建设在构造“最终目的的伦理”的同时,更充满了“责任伦理”。要在实际中做到凡事都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为标准,就必须扩展法治思维,使法治目标更具开放性和普遍化,对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及其形成因素要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更具现实意义的解决手段。法律文化以人为本。公民意识、法治观念和科学精神是法治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法律文化建设应当围绕“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9.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宪法,恢复了一九五四年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最早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斯,他在一次演说中这样讲道:“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我国古代也  相似文献   

20.
物权行为 ,是指以物权之设定、移转为直接内容的法律行为。民法学界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讨论甚为激烈 ,本文仅就物权行为的有关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一、物权行为概念提出180 5年 ,德国法学家胡果在《日耳曼普通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法律行为的概念。 182 0年 ,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在大学讲义中提出了物权契约的名词。萨维尼又在 184 0年出版的《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物权契约的概念。他说 :“私法上契约 ,以各种不同制度或形态出现 ,甚为繁杂。首先是基于债之关系而成立的债权契约 ,其次是物权契约 ,并有广泛之适用 ,交付具有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