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立祥 《唯实》2013,(12):81-83
<正>"溜须"一词,最早见于《宋史·寇准传》,不过溜须者不是寇准,而是寇准属下的副宰相丁谓。《宋史·寇准传》记载":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日深。"这段文字记载了这样一个史实: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丁谓进士及第,在宰相寇准手下做事,先在中央政府的监察、财政等  相似文献   

2.
李沆,北宋第十三位宰相。他在位期间,重视吏治、始终“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尤注意抑帝奢心,“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每谓人曰:“人主年少,当使知四方艰难。”故有“圣相”之美誉。同时,他又以克己奉公、清正廉明著称于世。且事迹颇多,真可谓处处摒私,以终其身。其一,不谋私利。北宋定制:宰相执政有“避亲”之规,其亲属不得担任朝廷重要职务。李沆身体力行。据《宋史·李维传》记载:其弟李维,颇有才气,因献赋,以节度推官之职试于中书,“擢直集贤院。”李沆遵章,着其“避知歙州”,直至沆逝,故而人们赞叹李沆:“动遵条制,人莫干以私。”  相似文献   

3.
正提起李沆这个名字,并不广为人知。他仕于北宋初期太宗、真宗时期,官至参知政事和宰相。历史上做过宰相的数以千计,仅宋代就有130多人,其中能被称为"贤相"者并不多,而被称为"圣相"者更是屈指可数,李沆便有"圣相"美誉。在李沆之前,有比他大二十几岁的赵普,后世称"足智多谋安天下,半部论语致太平",有开国之功;在他之后,有比他小十几岁的寇准,时人称"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抗辽名相,大勇大忠。为何他们都无"圣相"之名,而政绩并不很突出的  相似文献   

4.
一、丁谓其人丁谓,字谓之,后更字公言,苏州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文名早著,受到当时的文学大家王禹偁的极力推崇。淳化三年(992年)中进士第,在地方为官,颇有政绩,曾经"招抚溪洞夷人,颇著威惠,部民借留,凡五年不得代。"后来他回到朝廷中央,对真宗朝的财政工作颇有建树。由于丁谓文学优秀,又有过人的吏治才干,得到了真宗朝名臣寇准的推荐,并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成为参知政事,进入二府。  相似文献   

5.
且说"媚下"     
媚者,有意讨人喜欢也.不过,一般人提到"媚",多指下级奉承上级,奴才讨好主子,像秦末时在丞相赵高面前指鹿为马的那些大臣,宋朝时为宰相寇准拂去胡须上脏东西的尚书丁谓,就是这类人物.然而,上级对下级之"媚",却很少有人提及.  相似文献   

6.
莫当昔日吴下阿蒙宋志坚宋史记载:寇准当了宰相,前去请教张泳,张泳只说一句“《霍光传》可不读”。寇准不解其意,回去读《霍光传》,读到“不学无术”时,会心一笑,说:“此张公谓我也。”其实,说寇准“不学无术”也未免太过,张泳私下评价:“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  相似文献   

7.
何谓“溜须”?《辞海》、《词典》中均无此条目,也无正史可考。传说倒有,说的是宋相寇准为官刚正秉直,从来不看面子说违心的话,而副相丁渭则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经常向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唯实》2012,(7):95-95
《钱氏私志·宋相痒》记:"宋相痒居政府,上元夜在书院读《周易》,闻其弟学士祁,点华灯,拥歌妓,醉饮达旦。翌日,谕所亲诮之云:‘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吃齑菜煮饭否?’学士笑曰:‘却须寄语相公,不知某年某月在某处吃齑菜煮饭是为什么底?’"  相似文献   

9.
商鞅     
商鞅(公元前390——338年)战国时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出身没落贵族,精通法家学说。先在魏相公叔座门下任中庶子。公叔识才爱贤,认为公孙鞅“年虽小,有奇才”,死前建议惠王“举国而听之”。但惠王嫌商鞅出身贫寒,官职卑微而没加重用。前361年,23岁的秦孝公即位。他痛感“诸侯卑秦,其丑莫大焉”,决心励精图治,并以高官厚禄招贤纳士。于是在魏受到冷落的商鞅就携带着李悝的“法经”离魏入秦,并因其“强国之术”得到孝公的赏识和重用。当时秦国新旧势力间的斗争很激烈,商鞅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提出了变  相似文献   

10.
说到北宋的奸臣,最著名的当属蔡京、童贯,加上王黼、朱面力、李彦和梁师成,史称“六贼”。其实,早在宋真宗赵恒统治时期,奸臣势力已开始抬头,比较有名的是王钦若与丁谓,其次是林特、陈彭年、刘承皀,时人称之为“五鬼”。可谓无独有偶。丁谓字谓之,苏州人。他聪颖过人,文才甚高,少年时与孙何友善,二人曾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拜望文坛名宿王禹称,王读后大为惊叹,以为可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相颉颃,二人因而名声大噪,世人谈起文坛新秀必称“孙、丁”。可惜的是,丁谓虽有才华,却无远志。他习文读经,毛遂自荐,不是想要“致君尧舜…  相似文献   

11.
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自1996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程呢?它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这项工程进展如何,前景怎样?为搞清这些问题,最近记者走访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研究员,他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并就有关问题作了回答。 周:李所长,许多读者十分关心“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情况,但这个课题专业性强,一般人不大清楚它的详情,请您介绍一下。 李:可以。我先讲讲这项工程的缘起和它的意义。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有数  相似文献   

12.
北宋年间,奸贼潘仁美公报私仇,害死忠臣杨继业父子,朝野一片哗然。众朝臣纷纷上书,奏请太宗皇帝断明潘杨讼案,为杨家伸冤昭雪。太宗皇上觉得有理,便命八贤王赵德芳去陕州(今河南陕县),调回被贬的忠臣寇准主审此案,这就是世人皆知的历史戏剧《调寇》。寇准在陕州府邸接旨后,即刻设家宴为八贤王接风洗尘。餐桌上仅有的一荤菜就是青椒炒肉丝,一钵青菜汤放在中间,汤面上零星地漂着两朵油花。面对此情此景,八贤王心里一酸,拉住寇准的手说:“堂堂国家重臣,生活如此清苦,实乃我朝清廉之楷模。”寇准进京以后,排除各种干扰,巧审潘杨讼案,使蒙冤受屈…  相似文献   

13.
商:嗯,看来公民不纳税是不行了。税务局收税,可真是不用本儿的“买卖”呀! 李:不能这样讲。税务局是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如果把国家比作一部机器,那么税务局就是这部机器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齿轮,它的全部工作又都是按照国家税法  相似文献   

14.
漫画·幽默     
有人问李师傅:“听说你们老两口儿打架,总是你挨打?” “唉!跟你实说吧,我老婆没有工作,万一  相似文献   

15.
1958年8月10日,毛主席到天津视察工作。当选不久的天津市市长李耕涛陪同在毛主席身边。一天,毛主席问李市长:‘耕涛同志,田可耕,地可耕,不知这“涛”是怎么个耕法呀?’ 李耕涛出生在冀西阜平县。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依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八年一月,毛泽东发表了他的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当时题目为“赠李淑一”,1963年作者改“赠”为“答”。本文将这首词统一简称为《答李》)。综观毛泽东生前亲自同意发表的三十九首诗词,其中《答李》这首词的初版本有三个特别之处,笔者称之为三“奇”。究竟是哪三奇呢?  相似文献   

17.
在广袤的中原大地,李连成这个名字响得很。他到别村办事,村民说啥也要请他去当“领头人”;在城里乘坐出租车,司机硬是不要他的钱。前不久,河南省委一位领导到李连成所在的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视察,陪同的濮阳市领导开玩笑地问在场的村民:“上面要把你们支书调走,你们同意不同意?”几位老大娘一听这话就急了:“你想把连成调走,俺可不依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何以能够赢得群众如此发自内心的爱戴?前不久笔者在西辛庄耳闻目睹到的一切,在大轮廓上给这一问题找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8.
柯云  育欣 《湘潮》2006,(1):55-56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随着《为人民服务》的发表和《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出版,李鼎铭的名字响遍全国。那么,李鼎铭究竟是如何与我党合作共事的呢?又是如何受到毛泽东重视从而被写进“毛选”的呢?早在抗战初期,李鼎铭就积极投身反法西斯抗战前线,成了我党我军的好朋友,毛泽东曾多次接见了他。1941年初冬,李鼎铭当选为副主席。他虽身为边区副主席,但对自己是否有职有权表示怀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他面前…  相似文献   

19.
换房盖儿     
沈铁乌兰浩特公司索伦桥梁工区职工李忠臣家的房盖儿,因年久失修已经裂开几道缝。几场春雨过后,从开裂处渗漏的雨水,把室内顶棚濡湿了一大片。退休的老父亲李成文说: “我年纪大,干不动活儿了。咱家又没钱。”他让儿子跟工区党支部和工会说说,请他们帮帮忙。可李忠臣就是不听,他说: “现在当官的谁爱管闲事?”父亲是老党员,他反驳儿子说: “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你去试试。”尽管父亲这样说,儿子还是不挪窝,几媳王婵知道自家既没人又没钱,非常着急上火: “这房盖儿不修哪能行,到六七月下大雨可咋办?”  相似文献   

20.
傅举有 《新湘评论》2004,(10):63-63
来阳城区西南隅西湖亭侧曾有“相公庙”,庙前有联云:“派衍淝阳秀钟江左,声蜚东晋典重西湖。”庙中奉祀的“相公”。就是东晋名儒、被当时权臣桓温誉之为“江左之秀”的罗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