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前,中共抗日话语叙述在不同时期发挥的政治功能也呈现差异。长城抗战前,中共"反帝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政治导向功能;长城抗战到红军长征前,中共"反蒋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动员功能;在红军长征时期,中共"北上抗日"话语主要发挥对红军长征的激励功能;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中共"联合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统战功能。中共抗日话语叙述演进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话语主要反映出先抗日与先安内主张的差别,而国民党"安内攘外"话语最后让位于中共的"联合抗日"话语,并形成国共合作和全国联合抗日格局,显示出中共抗日话语具有激发和推动全国民众抗日浪潮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2.
马伟业 《世纪桥》2010,(9):27-30
东北作家群的抗日文学创作随着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不同形态。其中创作于"七七事变"以前的属于"悲愤诗",创作于"七七事变"以后的属于"战歌"。它们对后来的抗日文学和军事文学产生过深刻影响:不仅开创了抗日文学的先河,而且也为后来的抗日文学确立了最基本的"模型";不仅开创了现代军事文学的先河,而且也对后来的军事文学起到了重要的"范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纪风采》2020,(6):F0004-F0004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连云港赣榆区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我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抗日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陵园标志性建筑——抗日烈士纪念塔于1942年7月落成,罗荣桓、肖华、陈士榘、符竹庭、陈光、黎玉、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了当时的落成典礼。它是一座在战争年代由当地军民一边作战一边修建起来的烈士陵园,被誉为"苏鲁第一山"。陵园内不但安葬着八路军抗日烈士,也安葬着新四军抗日烈士,不但有中国抗日军人的纪念碑,也有外国抗日英雄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4.
瓦窑堡会议"抗日反蒋"的提法不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抗日反蒋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互相矛盾、难以统一的.之所以在瓦窑堡会议上坚持"抗日反蒋"方针,主要原因是阶级对抗,对蒋介石的仇视心态难以化解;信息闭塞,对外界形势的变化缺乏了解;阶级斗争的思维仍起着主导的作用,难以立即适应发展了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程中原 《党史文汇》2006,(12):21-25
西安事变前的形势 1936年秋,中共中央改变"反蒋抗日"的方针为"逼蒋抗日".为力促蒋介石停止内战,早开谈判,实现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派潘汉年于9月24日携带中共中央起草的<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离开陕北,前往上海;并准备派周恩来作为中共全权代表,同国民党谈判,签订<抗日救国协定>.然而,蒋介石对于中共的倡议却不予理会.在平息两广事变以后,蒋介石立即增兵陕甘,"围剿"红军;在谈判桌上则翻云覆雨,态度强硬.他企图以军事进攻与政治谈判双管齐下,一举解决西北问题,实现其"溶共"和收编红军的野心.中共中央在国民党军队猛力进攻之下,一方面,"从各方面造成停止进攻红军的运动","以此迫蒋停止剿共";另一方面,于11月下旬组织了山城堡战役,显示红军的声威.在谈判中,则"并不坚持过高要求",同意"红军改名受蒋指挥".然而,蒋介石仍一意孤行,反而严厉督责张学良、杨虎城"进剿"红军.  相似文献   

6.
刘燕 《党史纵览》2021,(2):49-51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80多年前,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如惊涛骇浪一般,震人心魄,激励了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英勇地挺起"中国的脊梁",奔赴抗日前线.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11月14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为冼星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1月15日,《解放...  相似文献   

7.
"三三制"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一种抗日民主政权.它是适应当时抗战和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权形式,"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普遍建立了抗日儿童团。抗日儿童团是由青年救国联合会指导的集抗日救国、生产自救、学习文化于一体的儿童群众组织。陕甘宁边区抗日儿童团是"儿童运动中的主流"之一,在边区政府和边区青救会的领导下,以"抗日"和"非政治"为基本原则,组织边区儿童做力所能及的抗日救亡工作,如支援前线、带路送信、站岗放哨、宣传抗战、拥军优属、生产劳动及开展学习、文体等活动,成为中共最年轻的后备力量,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朱常 《党史文苑》2005,(12):21-24
艰难谈判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全国人民抗日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国民党基本停止了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国共合作有望实现.但是在南方,国民党当局却加紧了对红军游击队的"清剿",企图采用"北和南剿"的方法,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之前消灭南方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过艰苦战斗,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南剿"阴谋,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也开始了与国民党当局的谈判,先后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下山集中改编为新四军,挺进华中抗日前线.其中,赣粤湘边的红军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的直接指挥下,集中在大余县池江改编,开创了"北有延安,南有池江"的斗争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赖晨 《前线》2015,(3):125-126
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有一支非同寻常的队伍,这就是被称为"知识分子团"的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第十团,即"平北抗日老十团"。这个团突出特点是文化水平特别高,连排干部多是中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团营干部多是大学水平,建团之初就有"七十二贤当家"之说,即有70余名大学生。走武装斗争之路十团的前身是华北人民抗日联军(抗联),成立于1939年2月。而"抗联"又是由冀东暴动中诞生的"冀东人民抗日联军"和绥西垦区暴动中诞生的"抗  相似文献   

11.
黄禹康 《党史纵览》2004,(12):41-43
中国抗日"凯旋门"耸立在湘西芷江县舞水河畔的抗日受降园内,这是惟一现存华夏大地上的当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建筑物.在中国,大中城市有近百座,县城2000多座,中国抗日"凯旋门"缘何建在地处湘西大山深处的芷江呢?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一步步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多次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却丧心病狂一再"围剿"红军,置民族大义于不顾.面对这种民族存亡的形势,党为实现直接出兵抗日和动员群众,由方志敏、寻淮洲等同志分别率领红十军和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在中央红军突围长征之前,北上抗日.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同志在《东江抗日星火》(载1965年9月19日《解放军报》)中提出:"东莞模范队在日寇侵占虎门后,于虎门外围领导群众阻击敌人,打响了华南敌后抗日第一枪。我们惠宝人民游击队刚一建立,就出击淡水,消灭了伪组织,成立了东江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惠阳县淡水区人民行政委员会。"一、东江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七七"事变后,根据中共香港海员工委和香港  相似文献   

1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到关内各地都燃起抗日烽火,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气吞山河的瑰丽篇章.东北抗日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部分.东北抗战是在敌后沦陷区、在日寇疯狂讨伐,残酷殖民统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殊死斗争.它既有华北抗日战场的残酷性,又有南方游击战的艰苦性,还有敌战区地下斗争的危险性.东北抗日军民在14年的反满抗日斗争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东北抗日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三北抗日根据地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基本战略支点,是抗击日伪军的前哨阵地.关于三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的时间,目前有多种说法,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毛泽东关于游击区、根据地的论述,以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统一,对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九&#8226;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逐渐高涨,全国人民纷纷投入抗日运动.宁波商人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也积极投入抗日斗争,维护民族尊严,保持民族气节;支援抗日斗争;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粉碎日本侵略者的经济统制.我们要弘扬宁波商人的爱国精神,为浙江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并派出一批党员干部到东北领导抗日武装斗争.魏拯民于1932年春夏之际来到哈尔滨,先后担任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部长、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临时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8.
<正>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毛泽东坐镇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朱德亲临华北敌后抗日前线,他们作为党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共同指挥抗日军民坚持抗战,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使抗日武装力量得以壮大,抗日根据地得以发展。毛泽东:我们的方针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共中央即于次日发表通电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同日,朱德、毛泽东和其他红军将领联名致电驻守平津一带的第  相似文献   

19.
正平北抗日根据地,位于北平以北、张家口以东、承德以西的三角地区,地处"华北"、"蒙疆"和"满洲国"三个伪政权的接合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日斗争十分艰苦。为了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投入抗日战争,平北地委于1941年发出通知,大力开展"街头诗"的宣传活动。~(1)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正1939年9月下旬,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奉命从东路地区西移扬中。仅过了1个月左右,"江抗"三路政治处主任杨浩庐肩负陈毅、叶飞关于在东路地区"重建抗日武装,坚持原地斗争,发展抗战形势"的使命,辗转回到了阳澄湖地区,于同年11月在常熟东塘墅成立了以夏光为司令、杨浩庐为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1940年4月后又改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