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泰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泰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1954—1986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1倍,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3倍。近4年泰国经济更是加速发展。1987,1988、1989、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8.4%、11%、10.8%、9.8%。1988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1000美元。  相似文献   

2.
从6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一直持续增长。1960年到197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5%;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年平均增长率降为7%。由于西方经济萎缩,从1982年起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猛跌和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泰国经济也经历了三年痛苦的萧条期。1984年底,泰国政府调整了泰铢币值,将20铢兑换1美元的比值下调为27铢1美元。此外,泰国政府还提出24项振兴泰国经济的措施以及10项促进商品出口的政策。为了促进经济起飞,泰国政府还拔出15亿铢作为奖励出口之用。  相似文献   

3.
一泰国自1961年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时期,经济发展缓慢,泰国虽然也受到影响,但发展速度始终高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东盟各国中也是名列前茅。1986年新加坡、印尼的经济增长率为3.19%、马来西亚为0.5%、菲律宾为0.13%、泰国经济为4.8%。1987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为5.6%,不但超过原订计划指标,也超过马来西亚的2.4%,印尼的3%和菲律宾的4.8%。泰国经济不但稳定增长,而且产业结构也已发生改变,日趋合理化,1986年农业占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泰国经济一直以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1961年泰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60—70年代经济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至1985年增长了18倍,达到1,041亿铢,人均收入从1961年的141美元上升到1987年的900美元,增长了6倍多。1981—1986年,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萧条的影响,泰国经济发展也曾遇到严重的困难,但在这段时间仍保持4.4%的年平均增长率。近年来,泰国稻米、木薯制品、篦麻籽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菠萝罐头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泰国经济增长率经过两三年的稍有下降之后,1993年起又连续3年出现稳定增长的局面,1993—199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8.5%。 一、1995年经济基本状况 1995年,泰国经济虽然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障碍,如美元币值动荡、通货膨胀增高、遭到特大水灾等问题,致使泰国各银行不得不开始采取严格的金融政策,但泰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初步估计,1995年泰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率可能要达到8.5—8.7%。1995年各主要经济领域的基本情况是: 1.农业生产上半年迅速发展,下半年因水灾遭重大损失。1995年上半年,泰国的农业生产由于风调雨顺,水库积水量足,使雨季末期和旱季中的庄稼种植计划圆满完成,农作物的生长十分好。因此,泰国上半年的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这对泰国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上泰国对内贸  相似文献   

6.
周健  马东升 《东南亚》2000,(1):23-27
自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整两年多,目前泰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的恢复态势,其汇率趋于稳定,1999年以来,泰铢对美元的比价一直维持在37∶1左右,外汇储备从1997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了1999年8月322亿美元,国际收支由106亿美元的逆差变为899亿美元的顺差,外债从947亿美元下降到812亿美元,而且银行利率也从22%下降到了5%,①这些数据显示泰国经济形势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转机。对此,泰国副总理素帕猜博士自豪地说,泰国经济开始恢复,且已度过最低点,复苏的曙光已显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专家拉森迪指出:“许多人原先预期亚洲的衰退会拖长,衰退的…  相似文献   

7.
1960—1979年泰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5%,其中农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3%、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02%。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为4.6%。这期间泰国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不仅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5.9%,也高于联合国第二个国际开发战略所规定的年平均增长率指标6%。泰国的经济增长率较高,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财政措施。在1961—1979年的十九年期间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60—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4%,1970—1980年为7.8%。1981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到1819.39亿美元,其中印尼占42.5%,菲律宾与泰国分别占19.1%和18.4%,马来西亚占13.2%,新加坡占6.8%。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新加坡最高,为5045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167美元,菲律宾与泰国分别为703美元和694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4美元。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1987—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8.2%,在整个亚洲仅次于中国;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1830美元增至1993年的3280美元,是泰国的2倍和印尼的5倍左右。世界经济论坛和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已将马来西亚列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它在其中的竞争力排名已超过韩国而跃居第四,在国际企业界信心排行榜上已超过台湾  相似文献   

10.
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961—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5%,1971—1980年为7.5%。1983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标)达到1,597.87亿美元,其中印尼占36.3%,泰国占21.8%,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分别占16.7%和16.1%,新加坡占9%。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1983年新加坡最高,为6,658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956美元,泰国与菲律宾分别为815美元和660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0美元。 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商港,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炼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较快,不仅在东南亚地区表现突出,而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也令人瞩目。泰国从1961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起,到1985年的25年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00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900多美元。按世界银行1980年规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10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泰国在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12%提高到1986年的22%,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88年第一次超过农业(19%)。按联合国的标准,制造业的比重超过20%为“半工业化”。这意味着,泰国经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进入80年代以来,尽管世界经济连续几  相似文献   

12.
鞠姗 《东南亚》2004,(4):25-30
1997年泰国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迄今已经 7年。危机后泰国采取多种措施摆脱困境。从 1 999年下半年起 ,泰国经济开始走出低谷 ,全年实现GDP增长 4 % ,2 0 0 0年全年GDP增长 4 5%。 2 0 0 3年 7月 31日 ,泰国总理他信宣布泰国提前两年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 4 3亿美元的贷款。由于通货膨胀率低 ,人们的消费信心得到了增强。 2 0 0 3年 ,泰国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个人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 2 0 0 3年底 ,泰国外汇储备约为 4 31亿美元 ,创下该国外汇储备的新纪录。他信表示 ,泰国 2 0 0 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不低于 6 3% ,到 2 0 0 6…  相似文献   

13.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具体地说是从1988年到1995年)是泰国经济有史以来最繁荣的时期.1988—1995年期间,泰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4%,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物价年平均仅上涨5.3%,出口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8%.到了1996年,泰国经济的上空便阴云密布,各种经济衰退的迹象出现了.1997年7月泰国引发了亚洲地区的货币、金融危机,经济濒临破产边缘.这种180度的转变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当前泰国的经济形势又如何?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三十多年来,拉丁美洲经济有了迅速发展。整个地区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为5. 5%,超过了除石油输出国以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960年为六百九十四亿美元,1979年已达五千九百九十三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60年的三百四十美元增至1979年的一千五百美元以上。1950-1975年,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达6. 9%,整个工业生产也逐年平均增长了6. 5%;目前,拉美的消费品生产已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本地区需求,基本中间产品和资本货也能大部分自给。在此期间,还大量引进现代化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后半期是泰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1987年至1990年经济以平均11.1%的速度增长。1991年和1992年因受海湾战争和国内政局动荡的影响,增长速度放慢,但仍分别达到7.9%和7.5%。泰国经济登上一个新台阶,成为“亚洲四小龙”以外的又一经济“新星”,受到世界瞩目。一、经济成就显著 1、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据统计,泰国人均收入已从1986年的20377铢(799美元)提高到1991年的41000铢(1607美元)。外汇储备1986年为38亿美元,1992年7月已增加  相似文献   

16.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东盟国家,战后陆续走上了发展民族独立经济的道路,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它们的国民经济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1966—1978年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25亿美元增加到1070亿美元,经济规模扩大了3.7倍。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制造业的年平  相似文献   

17.
从1980年到1993年,是泰国当代史上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发生深刻变化的14年。在这14年中,泰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670美元提高到1960美元,在东南亚已仅次于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在东南亚4000万人口以上的诸国(包括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中已居于第一位;国民生产总值将近1200亿美元,已进入世界前30位的行列,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泰国被一些人誉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多党议会民主制进一步发展,在1992年的“5月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和政治上的变革后,泰国的发展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政治上也都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89年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估计比1988年增长10.4%,泰国经济自1986年以来已经出现了这种高增长率,由于将有更多的外资直接投资和国内资本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因此预计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继续有这样高的经济增长率。泰国经济的成就是如此的引人瞩目,以致有许多议论谈论着关于泰国会很快加入到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行列的问题。这篇论文试图考察泰国的经济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增强泰国经  相似文献   

19.
一从十九世纪末叶至今,近百年的时间里,稻米一直居泰国外汇收入第一位,但最近1984和1985年,连续两年旅游外汇收入超过稻米,跃居第一位,旅游业已成为泰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泰国旅游业从1960年设立旅游机构(后改名为旅游局)算起,至今仅26年,但发展很快,接待的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均保持在15%和25%的高纪录。七十年代以后,增长尤快,1971—1981年游客人数增加三倍,比经济增长率、制造业增长率和外贸增加率都快。1960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收入1.96亿铢(合950万美元),1972年游客  相似文献   

20.
中泰贸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泰国之间的对外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加强两国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一、中泰两国商品贸易的基本特征分析1.中泰双边贸易额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表1所示,从1993年到2003年,中泰两国的贸易总额从13.52亿美元增长到了127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除了1996年贸易总额有下降之外,即使是在泰国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1997年和1998年,两国的双边贸易还是保持了11.8%和4.5%的增长率。1999年处于低迷的泰国经济走出低谷,2002年经济复苏,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