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暖在印度表现得非常明显,对印度的影响也比较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印度出台了《国家行动计划》,在国内重点实施八项计划,并辅以其他计划。在国际上,面对发达国家不断施加的强制减排压力,印度一方面积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国际节能减排合作,另一方面在气候谈判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立场,捍卫国家利益。由于立场相近,印度与中国在气候谈判问题上总体上保持的是一种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了维护其现实利益,在现阶段不会以承担温室气体强制性减排义务为代价来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从长远利益考虑,美国需要利用气候变化政策为其能源安全战略服务。在石油替代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美国可能调整其气候变化政策,在国际气候谈判中采取强硬立场。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政治压力和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际气候变化机制的演变及其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气候大会于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后京都时代谈判进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正>Climate change issues, as a grave challeng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ociety, have received ever greater attention from the  相似文献   

5.
气候安全是一个事关各国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大全球热点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为了遏制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势头,中国和其他各国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和应对行动。但在国际合作层面,由于发达国家态度较为消极,进展不大。解决地球气候变暖问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作为东南亚重要的地区一体化组织,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对基于物质条件与能力的解释的补充,从观念的影响出发可以为理解东盟气候变化安全认知与应对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由于地理暴露度与社会经济脆弱性,东盟面临着高度的气候变化风险。而东盟如何认知与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带来的安全威胁,除了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到其综合安全观的框定作用。在综合安全现的影响下,东盟对气候变化安全的认知与应对表现出三个特征,即将气候变化安全诠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采取多领域综合性应对措施以及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目前,东盟的主导安全观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综合安全观,但随着人的安全思想影响的增强,东盟气候变化认知与应对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7.
奥巴马政府东亚政策的调整及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东亚政策的调整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方面。调整的内容包括,巩固与东亚盟国的关系,重视发展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而调整与中国政策的关系,无疑是美国东亚政策的核心。奥巴马政府对东亚政策的调整给中国外交政策带来了挑战,但如果处理得当,机遇明显大于挑战:美国东亚政策的调整可以促进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实践和规则的制定;为中美合作创造拓展更多的领域、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也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跨欧亚的俄罗斯在朝鲜半岛有着多重利益,经济上力图借半岛发展促进本国经济,政治上寻找机会重新介入半岛事务,安全上希望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东北亚局面.保持中立,积极参与,避免刺激,争取和平就成为俄罗斯在这次朝鲜核危机中奉行的政策.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俄罗斯展开双边和多边外交,实现了加入六方会谈的夙愿.  相似文献   

9.
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发展变化始于老布什政府时期。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历届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的发展看,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具有经历从一般程度上升到战略性高度、内容的变化性与延续性相结合、党派属性对政策影响重大等特征。奥巴马当政以来,延续了民主党比较重视气候变化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力度。然而,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也会受国内政党政治变化和利益集团(主要是传统产业集团)的掣肘,在国际谈判中仍将会避免作出实质性减排承诺,并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同一减排体系等做法。中国面临的减排任务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0.
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始对低碳经济进行探索的国家之一,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气候变化应对政策,该政策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从宏观立法到企业行动,各种措施相互呼应.但是,其对外气候政策偏离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如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中国一定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气候政策,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对华对冲政策进入了相互依存加制度约束的新阶段,出现了新特点。中国的某些邻国也配合美国政策,增加了其对华平衡政策中的对冲性因素。中国外交应认识新现象,提高制度建设能力,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国按计划加快撤军进程,阿富汗却陷入和谈与反恐的两难困境,其原因既复杂又深刻。阿富汗局势走向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并不明朗。作为阿富汗的邻国,中国在寻求阿富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需谨慎应对,注意立场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中国与欧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欧盟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关键参与者.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京都进程中,欧盟扮演了领导者角色,而中国是一个积极而谨慎的参与者.在后京都进程中,中欧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既有共同立场,也有政策分歧,但总体上进行着更为频繁而积极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应对气候变化:非洲的立场与关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消极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非洲对形成气候变化的责任最小,却是受影响程度最深的地区.气候变化将对非洲的农业、水资源、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和国家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共同立场的形成,有利于非洲在未来的国际气候谈判中争取主动,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消极影响.非洲国家将在坚持原有气候原则和机制的基础上,保证自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争取更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转让.气候变化对非洲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来,朝鲜核政策的钟摆已明显指向拥核,朝核问题进入了关键时刻。在内外力量的合力下,朝核问题可能有三种前景:走上拥核不归路、引发军事冲突甚至战争、重新纳入对话解决的轨道。朝核危机的持续升级给半岛形势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近期,半岛形势更为紧张,朝鲜与美日韩之间发生擦枪走火、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在中远期,如果朝鲜继续进行核导试验,甚至成为事实核国家,朝鲜与美日韩的军事对峙只会更加严重,半岛将更加远离和平稳定,朝鲜要想专心进行经济建设、改善民生也将更无可能。面对朝核与半岛的严峻形势,中国的对朝政策应与时俱进,有所调整:一是应积极主动地介入朝核问题的解决,二是要切实把握好半岛无核化与半岛和平稳定的关系,三是要坚决避免被他国的错误做法牵着鼻子走,四是要对可能发生的紧急事态和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只要坚持将本国利益、全球共同利益及朝鲜半岛人民的长远利益相结合,中国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17.
中亚国家独立以来,日本的中亚政策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三个阶段。由于中亚地区一直处于日本对外政策的边缘、日本与中亚国家发展关系受制于诸多客观因素、日本的中亚政策缺乏战略规划而将解决具体问题作为政策的核心目标等原因,其中亚政策整体收效不大,目前不会对华造成重大压力,但中国应通过深化与中亚国家的政治、经贸、安全、人文合作,削弱日本在中亚对华的牵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5国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金融发展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程度的提升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金融中介的发展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确定。榻应的政策建议足:提升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金融对外开放与合作程度,发挥金融对低碳产业的支持作用,建立起资本市场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合作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碳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推进中国与东盟的清洁能源投资合作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政策经历了“请进来”、“接轨”和“走出 去”三个阶段。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也随着三个阶段的接替演进而不断加剧。在当代世 界,尤其是冷战后的世界体系中,中国对世界体系的政策受到了来自由欧美国家主导的国际权势 分布、国际制度体系和跨国观念体系这三方面因素的挑战。由于国际关系中新的因素的出现,上述 三个方面仍然可能成为中国政策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