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执政者的腐败行为从来没有象最近20年来这样成为一个导致他们倒台的因素。使大多数国家深受折磨的腐败,在民主制度中并不是什么新鲜物,而是和制度本身一样古老。巴西总统费尔南多·科洛尔1992年下台令人瞠目口呆,这是第一次一位民选总统由于被控腐败而失去权力,...  相似文献   

2.
建筑领域腐败既是社会强烈反应问题之一,又是当前治理腐败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筑领域腐败导致“豆腐渣工程”、“腐败工程”频频出现,直接伤害和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中央历来重视对建筑领域腐败的治理。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纪检、检察机关对建筑领域内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进行了有力的查处,使建筑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现了新的转机,一定程度遏制了腐败蔓延的势头。但是,建筑领域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腐败犯罪案件增多。本文拟分析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反腐倡廉措施,使反腐败斗争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但腐败现象仍然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呈蔓延之势。从实践来看,目前的腐败行为主要有以下新的特点:1.从腐败行为的规模看具有广泛性。一是腐败活动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前几年,腐败活动多集中在商品流通领域,近几年腐败不仅在经济部门和资源分配部门大量发生,而且在文化、科技、教育、人事、司法等传统上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也不断出现。企业中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发生在国有…  相似文献   

4.
制度性腐败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它的组织结构性。精明的腐败分子巧妙地利用共产党现行制度(如现行人事制度、公安司法制度、贸易制度、银行制度等)中的弊端或漏洞,为其腐败服务。这种制度性腐败简单、方便而且高效,因为都是在体制内的腐败,还很安全而不用冒多大的风险,因而腐败的金额一个个都是天文数字。我们应该从更高的意义、更高境界去理解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这段话,用整体性的制度性优势去战胜局部性的制度性腐败,用全局性的制度反腐去战胜局部性的制度腐败,使当今的反腐败斗争从过去依赖人治移向高度的法治。  相似文献   

5.
疑义相与析──就腐败性质问题答刘德明先生杨三省刘德明先生于《理论导刊》1996年第4期上撰文《也谈'腐败性质"问题》(以下简树《也谈》一文),就笔者以腐败性质问题的有关论点进行了商榷。读后受益匪浅。学术观点,只有在相互间的争论辩难中了有可能使是非正误...  相似文献   

6.
《廉政文化研究》2010,(3):94-95
政府采购腐败风险是政府采购权力的行使者违背政府采购制度基本原则,使政府采购的实际结果与政府采购的预期目标相偏离的可能性。具体可表现为职权划分的腐败风险、制度执行的腐败风险、方式确定的腐败风险、信息发布的腐败风险、人员自身的腐败风险等形式。其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腐败滋生的漏洞;政府采购权力本身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7.
论腐败的成因及其根治对策郑文静一、腐败现象的成因目前,人们对于腐败现象的痛恨和在具体行为中对于腐败现象的支持这种情感与行为相背离的状况已在我国普遍存在。这无疑显示出政内清除腐败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但消除腐败的有效措施必须排除盲目与冲动,其前提是...  相似文献   

8.
权力腐败的理论诠释张锐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权力与腐败的逻辑关联已成为人们无法摆脱的经验事实。正是如此,几乎历代统治者都为铲除权力腐败而殚精竭虑。本文试就权力腐败的有关理论问题发管窥之见,以求教大家。-、权力腐败的总病根所谓权力腐败,是指政...  相似文献   

9.
沈立强 《党政论坛》2012,(11):59-60
腐败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腐败危害巨大,扰乱社会秩序,阻碍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郝文清 《理论探讨》2005,1(5):147-150
在新的时期,随着反腐工作的深入,无形权力腐败日益凸显,它以隐蔽性的形式、欺骗性的手段、贪婪性的目的,对党的先进性建设产生严重危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决治理各种无形腐败,要选择准和教育好党的干部,使他们不愿腐败;要强化监督功能,提高腐败成本,使他们不敢腐败;要减少行政干预,构建制度体系,使他们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11.
所谓从战略上把握腐败的特点,不是指从微观上、个案上,而是指从宏观上、从腐败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现实问题的关系上来把握腐败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及其重大影响。在现阶段,能否这样认识问题,关系到能否从理性的高度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进行反腐败斗争的自觉性。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点一,从腐败自身的活动状况看,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客观条件所决定,现阶段的我国腐败呈高发蔓延态势。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就其产生的原因来讲,利己主义思想的恶性膨胀和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12.
高国舫 《党政论坛》2011,(23):38-39
在所有腐败现象中,“选人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为“选人用人腐败”不但会损及党的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更会损及党的执政能力,危及党的各项事业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预防选人用人腐败”当做一个核心问题来抓。  相似文献   

13.
反腐倡廉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焦点和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抓到底。一、腐败问题剖析什么是腐败?腐败的特点是什么?腐败有那些表现?腐败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我们在反腐倡廉中应首先弄清楚的几个问题。(一)腐败的特点。1.普遍性。一些部门及其公职人员依权勒索,收受贿赂,铺张浪费以及在经济活动中的回扣等,较为普遍单位之间互相攀比和利益驱动,腐败现象的易发部位增多,范围扩大,频率加快,层组升高,危害面扩大,成了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2.行业性。利用行业行为或行业手段,巧立名…  相似文献   

14.
消除腐败必须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过三次转为严重的腐败。第一次是80年代初,靠国有垄断商业,挤进去准赚钱,造成全民经商的局面。第二次是80年代中期,靠主要商品的“寻租”,利用“双轨制”价格差,凭借权力取得租金。第三次是近几年来的要素腐败,一是房地产,二是资本贷款,即官员可以利用权力使地价翻番,从而获得资本贷款回扣。腐败是危害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致命毒瘤,而权力腐败是所有腐败现象中最为严重的一个现实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是亡党亡国之源。我们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并且采取了许多…  相似文献   

15.
姜卫平 《党政论坛》2012,(17):59-6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连续赢得十余次大选,长期执政50多年。处于贪污严重、腐败盛行的东南亚地区,新加坡不仅在较短时间内抑制住腐败并长期保持政府廉洁高效,成为东南亚各新兴国家中政治最清廉稳定、经济最繁荣进步、社会最和谐安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近日出版的《社会观察》刊发张维为文章,指出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但腐败问题也严重困扰了中国的崛起。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所有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遇到过腐败上升的棘手问题,它们当时的腐败情况比今天的中国还要严重,但最后都通过法治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扭转了腐败蔓延的势头,大大减少了腐败,中国最终也应可以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腐败作为寄生在人类社会肌体中的毒瘤,其产生的机理十分复杂。能否正确认识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关系到能否寻求消除腐败思路的方向性问题。笔者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对腐败产生的复杂原因做一番新的思考,并就教于方家。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任何具体事物的产生和存在,有其...  相似文献   

18.
王永志 《党政论坛》2011,(15):24-26
“权力导致麝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在政治系统内,国家权力的运行必须要受到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权力失范,最终导致腐败。为了控制国家权力,保证国家权力在正当的范围和轨道上运行,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用权力约束权力,实现权力之间的制衡。  相似文献   

19.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爱护干部、保护干部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的目的在于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少受损失。同时,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并把这个体系的建立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治理腐败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多措并举。党员领导千部一定要注重良好作风的养成,注重道德的表现和树立公众形象,要将领导干部的作风表现规范化、纪律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官员自杀呈现高发态势,其特征既与中国人的总体自杀规律不符,也与其他国家的官员自杀情况差异较大。官员自杀事件的陡增,在一定程度上是官员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局部地区和领域的集体腐败频发,使系统内的官员廉洁奉公的风险加大,部分官员不得不加入腐败阵营;而社会转型和民主发展使官员的腐败风险加大,官员群体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新的压力,内外环境的变换加速了官员自杀。官员自杀给官员个人、政治系统和社会带来了直接危害,治理官员自杀,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十八大精神,落实人民当家作主,使权力在阳光下运作,改变官员的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