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5,(16)
<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石门峰纪念公园在原有抗战纪念园和中国空军烈士墓的基础上,划出405亩建设用地,建设武汉抗战纪念馆。它用大量详实的史料,丰富多彩的手段,全面系统展示湖北军民抗战的历史,向民众进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警备区政治部文件渝府办发〔2015〕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国防教育办公室,有关单位:抗战遗址是我市弥足珍贵、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是重庆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挥好抗战遗址的现实价值,警醒世人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抗战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抗战遗址修缮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加强抗战遗址保护利用基础工作,编制完善抗战遗址保护利用规划,加大抗战遗址修缮保护力度,提升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到201 7年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浙江省委和浙西南党组织创造性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抗战初期浙西南大后方建设中,周恩来同志、中共浙江省委和浙西南各级党组织积极做国民党进步力量工作,团结各阶层进步力量;在建设政工队、县政革新、经济建设、发展文教事业等方面起着领导作用,取得了很大成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和浙西南大后方建设取得的成就,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基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前进》2015,(9)
<正>中国革命实践表明,政权建设是革命之根本问题;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既是政权建设本身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前提与基础。我国抗战胜利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力挽狂澜,在艰苦卓绝斗争中不断胜利,无一不是加强政权建设、特别是高度重视发展基层政权的结果。深入探讨基层政权建设,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对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于贯彻"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实施治国理政全新布局,都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抗战史的回顾与反思。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问题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科学的抗战史观,即习近平抗战史观。作为中国抗战史的真正时间脉络,"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是习近平抗战史观的重要内容。但"八年抗战"的传统提法和"十四年抗战"的正式命名并不矛盾,将中国抗战的时间历程由八年改为十四年也具有历史正当性,因此"十四年抗战"概念经得起历史检验。当下,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的教材体系中全面落实和普及"十四年抗战"概念,是回归历史主流与本质的重要现实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深刻认知。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国际社会继续扩大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广泛认知,牢牢把握"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话语权和概念主导权,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毛磊 《世纪行》2015,(4):40-42
<正>"武汉抗战"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在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时刻,还"武汉抗战"应有的历史地位就成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武汉抗战"是八年抗战中相对独立的阶段"武汉抗战",既不是指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局部区域性抗战,也不仅仅局限于军事范畴的武汉会战,而是涵盖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至1938年底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战胜利有诸多原因,其中继承文化自觉的历史传统是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主要表现在,充分认识文化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筹划抗战文化建设框架,正确把握抗战文化发展的方向。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思想和精神,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尤其是抗战之后,陕西的煤炭采掘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陕西在战时的战略和经济地位、政府政策、内迁企业和人口带来的煤炭需求激增以及生产运输手段的革新。煤炭采掘业的发展带动了陕西炼焦、冶铁、制陶、电力等近代工业的勃兴。当代陕西以及其它资源富集省区可以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有益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9.
读书     
<正>《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编写组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0.00元当前最为真实、全面、可读的中国抗战史官方读本本书全面回顾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4年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艰难曲折的战争历史。14年抗战是一个整体,前6年局部抗战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区,是整个抗战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8年的全面抗战是局部战争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全书立足于记述真实历史,对国民党军队前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抗  相似文献   

10.
"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两种观点分歧的焦点之一,在于毛泽东分别提出过这两种不同说法。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结合毛泽东提及两种说法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具体分析对象,发现毛泽东所说的"八年抗战"强调的是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战争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时期;而"十四年抗战"强调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开启了抗日战争的起点。两种说法显然强调的是不同历史背景中的不同分析对象。因此,从"历史时期"与"历史起点"的视角考察两种观点的分歧,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十四年抗战"的界定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具有深厚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武汉会战是改变抗日战争进程的重要会战,作为战时首都的武汉,理应建立相关的纪念场馆,以铭记这段历史;纪念馆选址可在蛇山,蛇山可因此成为黄鹤文化、首义文化及抗战文化的结合体;通过会战的展览及相关研究,一则可还历史本来面目,让更多的人认识武汉会战,并对抗战文化进行相关的研究;二则可以对蛇山抗战文化遗址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因为城市建设和官员主观意志对抗战遗物的毁损;三则带动抗战遗物的收集与整理;四则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同时,还历史本来面目以及挖掘历史中被忽略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建设武汉会战纪念馆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2)
正1月8日,由重庆出版集团打造的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抗战出版项目《抗战记忆——台湾征集图片集》(上、中、下三册,以下简称"图集")正式发布。据悉,这是从台湾征集而来的珍稀抗战历史图片首次在大陆公开出版。图集共分为"抗战军事、抗战援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参政会、抗战政治、抗战外交、抗战经济建设、抗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5)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由此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对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全民族的抗战,也就没有台湾的回归,两岸同胞应当永远铭记和共同纪念这段历史。以往,每到"七七事变"前后,台湾官方多多少少都会举办一些纪念活动,逢五逢十更会扩大举办纪念活动。比如"七七事变"75  相似文献   

14.
杨纯 《传承》2007,(8):106-107
国统区的妇女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妇女运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系列妇女组织的创建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界妇女支持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妇女宪政运动和反击"妇女回家"论,为发动广大妇女参加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将14年抗战的历史贯通下来统一研究。要在深化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总体上把握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长江局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国共关系史上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历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政治上,巩固和加强统一战线,动员全民族持久抗战;军事上,推动和配合友军作战,完成新四军组建工作;文化上,宣传和贯彻抗日主张,发展抗战文化事业;党的建设上,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积极培养发展党员。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何成学研究员等撰写的学术专著:《广西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与贡献》(以下简称为《广西抗战贡献》),近日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广西2014年度文化精品项目,全书分九章共35余万字。专著概述了日军入侵广西的罪恶行径和广西各族人民英勇抗战历史,陈述了广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深刻历史背景和团结抗战的政治社会环境,阐述了广西本土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历史地位以及广西和广西人为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所做  相似文献   

18.
在"九一八"10周年和11周年之际,周恩来两度为《新华日报》起草纪念社论,明确界定了"九一八"和东北抗战的历史地位,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和东北地区形势,指出东北抗战必须坚持和必然胜利,指示东北人民要坚持自力更生,战胜黎明前的黑暗。这两篇文章为指导东北抗日联军后期斗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7日,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召开《抗战时期的北平——北京抗战史料选编》赠书座谈会。该书共分7卷,收入北平抗战"三亲"史料230余万字。全书采用编年纪事体,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内容广泛丰富。上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下至1945年抗战胜利,力求通过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江津白沙,早在5000年前,先民就在此生息繁衍,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建镇(公元987年),距今已有1028年的历史。现今幅员面积23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14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8.0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709万人,是重庆第一人口大镇及重点发展的中小城市。文化重镇抗战文化四坝之一白沙素有"天府名镇"、"抗战文化四坝之一"、"川东文化重镇"、"小香港"等美誉,曾是抗战大后方。目前,白沙镇拥有抗战文化遗址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