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昭星 《今日海南》2006,(10):14-15
自1934年10月7日红一方面军离开瑞金,到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历时两年多,这一时期被称为红军长征时期。红军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史上最纷繁壮丽、同时也是最艰苦卓绝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党组织和红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和政治  相似文献   

2.
1935年9月18日,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随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也相继到达。在此地,中央决定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呢?对于这一原因,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6,(22)
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毕士悌随中央军委直属干部团一起行动。此后,他历经惨烈的湘江阻击战、二克遵义等战斗,曾1天强行军120华里夺占娄山关,确保了中共中央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80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中至少有30名朝鲜籍干部和战士,有很多十分年轻的红军将领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为长征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毕士悌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同时他也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  相似文献   

4.
宗帅 《传承》2011,(12):12-13
长征作为"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早已载入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一直以来,党史学界对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的原因从多个角度作了比较全面的剖析和梳理。事实上,第三次"左倾"错误的发生、发展以至达到极点,直接影响和诱发了党和红军在政治、军事、组织、经济等方面的错误,进而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错误是多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左"的错误是导致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落脚点问题一直是红军长征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关于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选择落脚点的次数,二十余年来先后出现了五次说、六次说、七次说、八次说四类九种观点。梳理旧说、考察史实,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落脚点的演变概与战略行动方针的确定相关,学界在此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皆因研究中存在诸多误区。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四川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区,从1935年1月底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开始,到1936年8月底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由阿坝州的若尔盖县出川北上甘南,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曾经过四川,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近70个县。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四川。长征途中,党中央还在四川召开了会理会议、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巴西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特别是阿坝州,是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主要地区,在这里,红军经历了最艰苦、最难忘的岁月。长征前,我省有8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中,又有数万人加入红军的行列,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值此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特刊出几篇稿件,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4,(11):F0003-F0003
正2014年11月25-26日,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80周年纪念活动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承革命精神,共筑中国梦想",包括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80周年纪念大会、"永远跟党走"文艺演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80周年学术研讨暨电视剧《突围突围》看片会、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开馆仪式、红军后代湘江祭英烈活动、重走红军长征路等活动。当年参加过长征的60多位老领导老红军后代代表,以及桂林2000多名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8.
博览之窗     
红军“长征”一词的由来“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  相似文献   

9.
自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第一次向西方报道了中国红军长征的壮举之后,红军大无畏的英雄业绩就逐步传遍世界。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外国学者怀着极浓厚的兴趣研究评论红军长征的历史,多部反映红军长征的史书专著在世界各地相继问世。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日本原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冈本隆三分别于1965年和1969年出版的两本专著《长征——中国革命锻炼的记录》和《中国革命长征史》,英国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于1971年出版的《一九三五年的长征:中  相似文献   

10.
甘肃,在整个长征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从一九三五年八月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前后达一年多时间,红军的足迹踏遍了陇东、陇南和甘肃的千山万水,留下丁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近年来,党史界对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史研究有新进展,现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将一些新的观点和争论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琪瑶  王建华 《群众》2024,(2):64-65
<正>在长征宣传中,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向中国与世界介绍长征壮举的,他不仅是红军长征的亲历者,也是重要的决策者之一。毛泽东曾称赞,陈云是宣传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人,为中国共产党做了一件大好事。1934年长征出发前,中共中央大功率电台损坏,无法与共产国际总部取得联系,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假宣传,1935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派陈云秘密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长征情况,以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7月下旬,在宋庆龄、潘汉年等人协助下,陈云抵达海参崴,乘火车前往莫斯科。在此期间,陈云根据自己的长征亲历,构思完成了长征纪实文集《随军西行见闻录》(下文简称《见闻录》)。  相似文献   

12.
刘宁 《今日海南》2006,(10):11-12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年初在讨论纪念专题策划的时候,我偶然获知,在几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海南籍红军干部中,惟一健在的只有居住在北京、年届93岁高龄的谢飞老人。她同时是惟一一位参加过长征的海南女性,也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30名长征女战士之一,于是就有了采访老人的念头。5月,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海南广播电视台的李成老师,李老师从1996年起先后三次在北京采访过谢飞老人,最后一次是2003年。我把想法一说,李老师极为支持,并相邀同行。他说,老人的一生很传奇,但由于老人一直很低调,过去对她的事迹公开宣传不多,很多海南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这位海南女杰,应该借这个机会,向家乡人民大力宣介老人的传奇事迹。9月24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前夕,在北京中国公安大学的一栋公寓楼里,我们见到了这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琼籍红军老太太。  相似文献   

13.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历时两年的长征宣告结束。对于这一重要长征历史事件,党史界、军史界进行了长期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 (一)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时间。主要有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没有长征就没有抗战、解放战争的胜利,也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参加长征的有2000多位女红军,她们是中华民族的女英雄。然而,长期以来对长征女红军缺少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宣传也不够。近期,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开展长征红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20,(1)
红军长征过云南在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前进的同时,也客观上促使长征精神在云南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论文在梳理红军长征过云南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云南弘扬长征精神的主要路径,重点围绕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中心工作的展开,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政治保障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6月16日至19日,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赴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部分地区开展长征文化考察和生态保护调研。龚建明一行先后来到甘孜州泸定县和阿坝州等地,实地考察了红军长征期间"飞夺泸定桥"战斗遗址,参观了红军发动群众、团结各少数民族建设红色政权的金川"格勒得沙共和国"纪念馆,了解了红军长征在甘孜、阿坝的非凡经历。  相似文献   

17.
你也说长征,我也说长征。说不完的长征,说不完的红军。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十年,但今天说起来还是那么新鲜,那么令人激动不已。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华夏大地上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人类历史上竖起的一座代代传颂的丰碑。  相似文献   

18.
正红军长征过广西是整个长征史诗中的重要篇章,是红军与国民党军之间的一场殊死军事较量,也是无形的宣传力量斗争。红军长征过广西的宣传思想工作对于传播革命真理和党的政策,粉碎敌军的反共宣传,打破敌军防堵、抢渡湘江,助力红军过境广西乃至对长征胜利都有举足轻重之影响,对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闽西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为了广泛宣传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和闽西老区精神,龙岩市政协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一、把学习长征精神作为永恒的课题长征作为历史已经过去70周年,但长征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却日益显示出它灿烂的光辉,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百折不挠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前进的力量源泉。龙岩市政协把长征精神作为传家宝,每年的“七一”活动都组织安排机关党员到瑞金、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20…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2)
正尽管信仰不同,尽管是被动地跟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了18个月,但勃沙特的回忆录,客观的向西方介绍了红军的真实面貌。他也成为第一个将长征介绍到西方的外国传教士。18个月,在穷山恶水之间辗转1.9万里,而且是作为红军的一名"俘虏"。这是瑞士传教士勃沙特1934年10月1日到1936年4月12日的经历。他的口述回忆录《神灵之手——一个西方传教士随红军长征亲历记》,比人们所熟知的《西行漫记》早一年出版,他对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