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红梅 《传承》2012,(2):80-81,85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是中华民族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深厚根基。其对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多方面的启示。然而我们在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上片面强调理论的灌输,却很少考虑到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因此在接受理论的视角下,科学把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现实境遇,分析接受系统各个要素的功能和连接,优化教育的效果,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2.
承认理论一直以来是一个被遮蔽的话题,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阿克塞尔·霍耐特对承认话题的引入,承认理论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将劳动当成一种实现主体间相互承认的活动,劳动成为一种真正的承认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的承认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非传统模式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道路的本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4.
王延伟  廖桂芳 《前沿》2010,(6):163-166
探索科学的心理接受机制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接受机制的基本原则、内容体系和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延续,是主体性精神在文化层面的外显。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主体性文化精神缺失的问题,比如理论工作者主体意识淡薄;传播内容脱离群众生活;价值取向偏离主体教化意义等。从主体性文化哲学视域下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主体文化自觉、回归大众生活、强调精神教化等推进路径,以期建构民众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将研究视角转向人的美德、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这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在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上,要注重积极的心理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要;在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上,要优化教育环境,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代公民道德规范包括总要求、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三个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总要求、总规范,对各领域的具体道德规范建设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推进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突出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典型、农民工等几类主体,创新道德教育和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念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强调个体自律的道德价值,其缠绕着浓重宗法关系的"人格诚信"因缺乏公共性而无法明显衍生出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西方诚信以契约原则为核心,理性主义的"契约诚信"成为社会治理的一种基本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层面汲取中国传统诚信追求人格完善与道德规范的自律价值,吸纳西方诚信对于政治经济领域的契约信守意义,立足于现代社会更多依赖于理性和法治的运行机制,利用制度力量传递诚信价值导向,赋予诚信现代文明内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理论观经历了唯心主义理论观、科学理论观的萌芽、科学理论观的形成三个阶段,从唯心主义走向旧唯物主义,从旧唯物主义转向新唯物主义,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唯物辩证的理论观。  相似文献   

10.
张青卫 《求索》2022,(2):78-86
通常人们多将学习视为一种痛苦的活动。这一现象是对学习本质的误解,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形成。学习是人类求知获能,进而创新的基本手段。从学习的终极目的来看,它不仅表现为一种认识世界的认知活动,也体现为人类改造世界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实践活动。这种具有自发创造性的活动是人与动物相揖别的关键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行精神生产的重要实践活动。而在“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由于社会再生产领域评价标准存在扭曲、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以及工具主义的影响,片面的学习观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异化的谋生方式。人要走向自由王国、实现学习活动向其“好玩”本质的回归,需要转变学习观念、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打牢学习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及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使人们个体的、集团的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相协调,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打牢共同价值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冲击,让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统一,还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的内心。  相似文献   

13.
邪教是当今世界的精神污染公害中的首害。邪教既不遵照宗教理论来解释世界观价值观,也不按照日常生活规则来解释人类行为,具有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属性。我们应从邪教产生的文化根源寻求治理路径,只有铲除了邪教生产成本的文化土壤,才能有效治理邪教。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建设既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现实着力点,也为我们从文化层面治理邪教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发生的时代之变、社会之变、媒介之变必然引发受众接受心理的诸多变化,重视和研究这些变化是媒体发展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面对当下受众接受心理的变化,媒体应该尽力满足受众对事物真相的需求、改进叙事方式的需求、重塑媒介话语的需求、参与传播过程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受众接受心理变化问题,应该充分认识到受众接受心理变化的复杂性,既要讲适应受众心理变化,也要讲责任和担当,防止被市场“绑架”,从“媒介中心主义”堕入无原则的“受众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5.
民事裁判不仅是争议得到合理解决的方式,也是经济、道德、法律、文化、思想等社会因素角力的结果。民事裁判不仅可以起到定纷止争的效果,还为我行我素的个体行为提供了可视可范的价值指引。如果仅仅从司法单一空间探讨民事裁判,很难把握民事裁判在社会中的全貌。文章站在结构主义的视角上,将民事裁判放置于社会结构框架内,解析民事裁判从法律缺位到法律融合、再发展至完善的历程,以此探析民事裁判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青年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接受理论的认识“前结构”与接受情态、接受差异与接受层次、主体客体及其双向接受过程、接受氛围与教育环境的协调性等理论点透析了当前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视野 ,有助于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前沿阵地,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都要求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按照"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总要求,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民主政权中发挥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怡 《桂海论丛》2012,(5):75-78
约纳斯主张要解决现代技术带来的环境问题,首要的是重新审视现代技术的特征,并针对性地建立一种新的伦理学以制约现代技术的消极后果。他的新伦理将人类的现在与未来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具有远距离的特征。通过这种新伦理,约纳斯希望能够填补现代技术带来的伦理真空。为此,他还建构了新的价值观,并设想了践行新价值观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国家建设及走向富强的社会主导价值典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化培养过程,必须预先厘清国家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性,并在国家治理的视域下,从道德规范、价值认同、理论认知三个层面逐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和历史地位的界定及把握。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消费的视角出发,遵循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考察和探究青年价值观的发展与变迁,我们更直接而现实地了解和感受着青年思想认识与价值判断的发展特征与规律所在,揭示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要素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