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带病提拔"是当前干部选拔任用权力失范的一种突出表现。它给执政党的政治肌体造成了严重危害。首先,"带病提拔"造成了官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导致干部资源配置的劣质化。其次,"带病提拔"破坏官场生态,导致官场人身依附性增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削弱。再次,"带病提拔"导致执政党的政治信任流失,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遭受侵蚀。最后,"带病提拔"还容易催生利益集团,致使政党自我净化能力衰竭。  相似文献   

2.
消解干部"带病提拔"现象,最根本的是有效规约用人权力。提拔权力集中化是干部"带病提拔"的根本原因。干部提拔权力集中化的原因在于,对党管干部原则的理论误读、民主集中制在实践中的扭曲,以及在干部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用人权力民主化是消解干部"带病提拔"的基本途径。干部提拔权力民主化既要解放思想,纠正对党管干部与民主集中制的错误认识,不断培育和增强民主意识,更要健全制度,尤其是完善干部提拔中的民主制度与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3.
"带病提拔"是中国官场腐败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带病提拔"扰乱了官场生态,造成优秀党政人才流失,降低了选人用人公信力,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带病提拔"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管理体制上的漏洞是"带病提拔"的直接原因,裙带关系庇护伞是其间接原因,"官本位"思想是其主观原因。破解"带病提拔",形成官场新常态需要构筑法律法规利剑,斩断官场裙带关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选人用人以形成依法选官的官场新常态;实行竞争型选人制度以形成竞争择优的官场新常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形成严厉追责的官场新常态;完善群众监督制度以形成民主选官的官场新常态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干部"边腐边升""带病提拔"现象深受社会和公众诟病,如何防治干部"带病提拔"成为当前组织人事工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深刻剖析问题的主要表现和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综合施策。文章在系统分析"带病提拔"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从干部考核的视角,结合陕西近年来防治"带病提拔"痼疾的探索实践,对防治"带病提拔"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言。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腐败案例中,腐败官员"带病提拔"现象较为普遍。干部选拔过程中存在的个别领导干部扭曲干部选拔原则、选拔的动议环节偏离设置初衷而导致选拔主体间的分工发挥失效、选拔过程中民主集中制的落实机制不完善以及干部考察中存在监督漏洞等因素,是"带病提拔"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应在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上,实现价值塑造、制度重构和治理结构的优化:正确认识和坚决执行干部选拔原则,以现代技术手段优化干部选拔机制;推进干部选拔过程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参与;建立"制约—监督—问责"三位一体的干部选拔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所谓干部"带病提拔",就是指干部在进入新的岗位或提拔到更高一级职务前,本身就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政治、经济、作风等方面),在没有得到纠正和处理的情况下,继续得到使用甚至提拔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权臣"现象,就是在行政体系中,最后最高的决策权实际上是被手下的副职或其他官员所把持。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曾有过宦官干政,外戚专权的现象,也曾出现过大量的"权臣"专权现象,如伊尹、霍光、曹操、诸葛亮、尔朱荣、桓温、秦桧、史弥远、鳌拜等等,权臣现象最终的结果也常常导致权力腐败、政治黑暗,甚至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相似文献   

8.
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干部提拔前已“染病”。二是在“染病”的前提下,组织上失察失误。因此,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首要的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干部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保持整个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这是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釜底抽薪”之策。同时必须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人手,把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识人不准、用人不当、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当下,民主测评广泛运用于干部任前考察、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评先推优等过程之中,使民意的砝码在干部考核考察中不断加重,这是组织人事工作民主化、科学化的具体体现。有效的民主测评,有利于扩大基层干部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选人用人和干部考核管理工作的公信度,避免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带病工作"等弊端,  相似文献   

10.
仔细分析一下那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在被提拔任用之前早已是有各种各样重大问题甚至是“五毒”的干部了。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防止提拔使用“带病”干部。是什么原因导致“带病”干部能够顺利地被提拔重用?是制度、程序、观念、用人失察,还是固执己见?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原因或前提性的因素是识人的问题,即识人不准。识人者缺乏识人能力是导致“带病”干部得以提拔重用的内在根因。慕绥新、张二江等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在提拔任用前早已问题成堆、劣迹斑斑,有的反映还十分强烈,但都合理合…  相似文献   

11.
李廷海 《党政论坛》2009,(15):58-59
“权臣”现象,就是在行政体系中,最后最高的决策权实际上是被手下的副职或其他官员所把持。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曾有过宦官干政,外戚专权的现象,也曾出现过大量的“权臣”专权现象,如伊尹、霍光、曹操、诸葛亮、尔朱荣、桓温、秦桧、史弥远、鳌拜等等,权臣现象最终的结果也常常导致权力腐败、政治黑暗.甚至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相似文献   

12.
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干部品德缺失现象凸显的情况下,落实“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对于克服“以才掩德”、防止“带病提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3.
商兆鑫 《党政论坛》2009,(17):45-46
所谓干部“带病提拔”,就是指干部在进入新的岗位或提拔到更高一级职务前,本身就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政治、经济、作风等方面),在没有得到纠正和处理的情况下,继续得到使用甚至提拔的一种现象。这一问题的存在,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组织人事部门的声誉,必须坚决防范和大力杜绝。  相似文献   

14.
所谓干部“带病提拔”,就是指干部在进入新的岗位或提拔到更高一级职务前,本身就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政治、经济、作风等方面),在没有得到纠正和处理的情况下,继续得到使用甚至提拔的一种现象。这一问题的存在,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组织人事部门的声誉,必须坚决防范和杜绝。  相似文献   

15.
刘秀品 《党政论坛》2010,(24):60-60
“带病提拔”是于部选拔中的一个用语,“海恩法则”是生产安全中的一个用语,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可笔者经过研究(如果可以称之为“研究”的话),发现“海恩法则”与“带病提拔”竞有某些共通之处。如果把“海恩法则”运用到干部选拔中去,对预防干部选拔中的“边腐边升”现象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为官者羞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农民张臣伙同他人冒充中央领导亲 属,以帮助官员跑门子、“活动”提拔为由进行诈骗并屡屡得 手,其初衷之荒唐、情节之滑稽、结果之恶劣,不能不令人震 惊、令人愤慨,不能不令人蒙羞、令人深思。 行骗者投其所好,受骗者官迷心窍,可以说这是张臣一伙行 骗得道的基本原因。那些不安分的官员想提拔想昏了头,就像鱼 儿饿昏了头一样,一见诱饵就上钩,于是成就了骗子的心愿。  相似文献   

17.
两宋的军事力量比不上汉唐,也是疆域最小的朝代之一,而且始终没能解决外患问题.但两宋的国祚却绵延319年,这是为什么呢?纵观各朝覆灭的原因,无非是武将造反、藩镇割据;权臣篡位;藩王之乱;外戚、太监乱政;农民起义;外族入侵.  相似文献   

18.
当下,民主测评广泛运用于干部任前考察、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评先推优等过程之中,使民意的砝码在干部考核考察中不断加重,这是组织人事工作民主化、科学化的具体体现。有效的民主测评,有利于扩大基层干部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选人用人和干部考核管理工作的公信度,避免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带病工作"等弊端,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识人不准、考察不细等原因,有的干部刚刚被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群众就反映其有严重问题。有的干部犯了错误后,一查早就劣迹斑斑。针对这种现象,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带病”上岗。对此,干部群众颇有微词。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带病”的干部上岗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又到集中换届年,各级面临大规模的干部调整。对于治理“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严明的纪律要求,但现实中有一种“带人上岗”的不正之风,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