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开创了一个政治扁平化时代,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民众对政治民主化和行政服务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全新的政治生态环境下,政党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1)应建构更为民主的政党形象。执政党只有切实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以民主的态度对待民意,  相似文献   

2.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党执政的一个基本环境,在这一全新环境下,政党形象生成与传播的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民众对政党形象建构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党形象塑造必须要做出"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政党政治的背景下,政党形象问题日益突出,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又极大地助推政党形象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政党形象内涵与要义,阐明新媒体时代政党形象应建构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可知新媒体时代执政党应建构更为民主、法治、高效、公开、廉洁和亲民的政党形象,而要深化这一形象建构就是要从原则上强化党对新媒体的领导力和引导力,从认识上切实转变形象的建构思维,从基础上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从策略上提升政党形象塑造的建构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形象不仅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复兴的命运。新时代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更加坚定、爱国主义政党形象更加突出、人民至上的政党形象更加牢固、自信自强的政党形象更加彰显、胸怀天下的政党形象更加饱满、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形象更加鲜明。面对新的战略环境,党的形象塑造面临党员执政能力提升、西方媒体恶意攻击、新媒体传播挑战等多方面的考验。新时代党的形象构建必须提高执政能力,夯实党的形象构建的硬实力;增强自塑能力,掌握党的形象构建主动权;直面负面攻击,筑牢党的形象防护体系;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党的形象构建实效,切实维护党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6)
所谓领导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形象和综合评价。新媒体时代,传统领导形象的组织传播易导致领导形象的异化,领导形象高大全,领导形象简单,无法使公众期待满意。主要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领导形象的组织传播方式,提升领导形象组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政党文化传播是政党文化的内在属性与基本特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党内传播正面临着党员文化选择性增强、党内不良亚文化产生传播阻力、政党文化传播手段单一、党员队伍结构变化等新的挑战和考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政党文化传播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政党文化内容使其符合新时期党员的需要,重视新媒体技术在政党文化传播中的广泛运用,推动政党文化大众化通俗化等,是新时期提升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党内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开拓对外传播新局面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一崭新的传播载体助力国家形象的构建,但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面临着定型化国家形象延续、跨文化传播格局失衡等困境,在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理念等方面均存在短板。为此,须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8.
张明纲  韩旭 《理论导刊》2021,(3):67-72,86
从意识形态视角审视,政党形象建构是一个围绕政党意识形态发展而丰富自身内涵的过程。在当前意识形态治理新理念下,政党形象滞后于主流意识形态新要求、多元意识形态纷争对政党形象的内涵侵蚀、网络意识形态场域中政党形象的传播困境,凸显了政党形象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因此,党的形象建构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同时,注重在意识形态语境创新和治理方式创新中推动政党形象内涵的细化发展,提升政党形象的知晓度与感受度,积极利用新型媒介打造政党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9.
欧庭宇 《求知》2022,(1):21-24
<正>政党形象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在对内层面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担当和人民拥护程度外化的客观表现,在对外层面是国际受众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主观反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为建构党的政党形象国际话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发展思路。按照话语要素的构成,可以从话语主体、话语资源、话语形态、话语平台、话语评价等维度入手,来推动建构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国际话语。  相似文献   

10.
以新媒体为特征的信息传播的发展,导致人们的政治组织行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人们借助网络平台,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结成各种网络共同体,反对集权性的、等级性的科层体制,追求个人自治、分权、开放与流动的政治生活方式.这类新型政治参与主体的出现,使得西方政党在处理阶级关系、左翼与右翼政治观以及意识形态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性症候与不适;为了生存与发展,西方政党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现代性纠错,提出“中性化”的新政治观,倡导基层民主政治,积极推行民主政治制度的生态延伸,反对等级、线形的结构性权力,积极利用媒体提升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11.
媒介化时代党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化时代的来临,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政治生活.媒介化时代中的新媒体出现使人类社会政治关系、政治形式和政治活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新媒体表现出的全球性、大众化、去管制性和增殖性等特性,推动着政党不得不高度重视政治营销、舞台效果、感官享受与消费诉求,在此过程中,政党形象逐渐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29)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军人形象问题正在经受着新媒体的全方位考量。一方面,军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的形象被迅速宣传和传播,并赋予百姓更多的感染和感动。另一方面,个别军人的不文明行为也被迅速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中,加上别有用心之徒的捏造、歪曲、诋毁,军人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军人形象维护的新特点、新要求,维护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是我们这代军人所必须思考的。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把握大众舆论方向;提高维护形象意识;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政党形象是大众依据政党执政理念和实践对其的总体印象、认知和评价,也是政党自身精神面貌和内在品质的整体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形象建设,并在不同时机、场合深刻阐述了党的形象建设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关于党的形象建设重要论述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为何要建设党的形象、建设何种党的形象和如何建设党的形象”等重大时代课题。在生成逻辑上,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时代逻辑;在科学内涵上,从笃定信念和坚定自信的形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象、自我革命的形象、自信开放和担当的国际形象、维护党的光辉历史的形象等方面展开论述;在实践进路上,强调要从坚持贯彻和落实党的“六大建设”、优化党的队伍建设、创新党的传播载体、注重绩效谋发展、提升党的国际形象传播力等维度进行构建。这些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公安民警的社会沟通能力是网络时代对公安民警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新媒体时代公安民警的社会沟通能力主要由信息沟通、观念沟通、情感沟通、意见沟通、网络回应、形象传播、网络舆论引导七个方面的能力构成。新媒体时代公安民警具备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有助于与网民群众开展沟通,塑造网民群众满意的网络形象。  相似文献   

15.
廉政教育基地应利用新媒体传播迅速、形象生动、受众面广、海量储存、实时互动等优势,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氛围。本文梳理了当前利用新媒体提升廉政教育基地效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新媒体升级廉政教育信息平台、创新廉政教育形式、共享廉政教育资源、拓宽廉政教育范围、丰富廉政教育活动等具体途径,旨在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提升廉政教育基地的效用。  相似文献   

16.
"政党的民族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渐实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民族化转型,成为既秉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同时又带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化政党。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政党形象对一个政党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人们对政党的认同,有利于政党进行政治整合,促进人们对政党的政治忠诚。当前由于种种复杂原因,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出现了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状况。为此,党迫切需要提升自身形象,以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执政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权利,对提升中共的政党形象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进程也是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整体认知与评价的过程,对提升国家与政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传播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应从三个维度入手:建构“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党形象国际传播内容生成系统,阐释大党以可信达认同、以可爱达亲近、以可敬达赞誉的形象内涵;形构“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大党形象国际传播格局,以“区域化、分众化”的精准传播策略、“润物细无声”式的创新性叙事方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达成传播策略、方式与体系的最优化;提升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呈现表达的国际传播效能,通过实施共情传播、加强主体协同、强化评估反馈形成传播效能闭环,进而产生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聚合效应。  相似文献   

19.
法国传统左翼政党陷入困境,J.梅郎雄(Jean-Luc Mélenchon)作为激进左翼政党的典型代表,先成立法国左翼党,与新自由主义化的社会党决裂,与法共等政党结成左翼阵线,实现了激进左翼力量的逆境突围。2017年又借鉴西班牙"我们能"党,成立并领导"不屈的法国"竞选运动,利用社交媒介取得巨大成功。但是,在法国与欧洲传统左翼衰落、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梅郎雄代表的更广泛的激进左翼政治能否保持长久生命力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内涵政党形象是指"政党的属性、政党符号、党员队伍及政治参与能力给党内外公众留下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感知和整体印象"。政党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赢得民众的认可与支持,夯实政党的社会基础,增强政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利于政党吸纳社会资源来维持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也有利于执政党整合新生社会力量进入政党的组织体制当中,从而更好地协调社会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