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15,(10)
中国共产党是八桂抗日的中流砥柱,周恩来、李克农、叶剑英等先后指导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工作,推动桂林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发展。桂林抗日文化城影响深远,为桂林留下了丰富的抗战文化遗址。其中,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革命遗址保护单位。此外,还有李济深、何香凝、李任仁等著名民主革命家故居。  相似文献   

2.
《桂林抗战纪实》出版为纪念我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桂林抗战纪实》一书,并于1995年8月底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该书约15万字,以翔实的史料、纪实的手法,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桂林人民抗...  相似文献   

3.
师小玲 《传承》2005,(3):30-32
魏华龄,笔名艾林,1919年出生,广西龙胜人。1942年毕业于广西省立师范学校。曾任桂林市政协副主席兼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桂林市编撰委员会主任,桂林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名誉会长。长期从事桂林地方史和桂林抗战研究。主要著作有《桂林简史》(合著)、《桂林史话》、《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桂林文化城》(上下)等,发表抗战文化研究论文30篇。2005年6月18日,我们在桂林市政协的小型会议室采访了他。师小玲(下简称师):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作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亲历者,请您谈谈那时的经历和感受?魏华龄(下简称魏):抗…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4,(1):19-19
正1938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建立后,李克农被任命为中共南方局秘书长兼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在当时既是我党、我军在西南国民党统治区的公开办事机构,又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个秘密派出机关,负责联络湘、赣、粤、桂及香港运输。1938年11月下旬,李克农率领办事处工作人员和警卫从衡阳乘着两辆敞篷货车到达桂林。这些同志大都是久经锻炼的老革命,有的还是随同周恩来从延安到武汉来的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桂林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动员海外侨胞投身祖国抗战、同仇敌忾。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对海外华侨和归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广大海外侨胞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6.
<正>八路军办事处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党我军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设立的办事机构,分布在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区域,共有20多个,比较著名的是驻西安、南京、武汉、桂林、重庆等地的办事处。这些八路军办事处成为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在红色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八路军办事处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性贡献在日本全面侵华战火燃遍全国大部分  相似文献   

7.
抗战期间,桂林的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究其原因,有桂林本身的历史根源、独特的地理位置,抗战的客观形势以及广西特殊的政治气候,进步文化人士的积极推动,更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成功贯彻执行,多方因素成就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而文化运动的开展和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桂林文化,对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对于我国当代文化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5,(9)
抗战期间,桂林一直是国民党统治区内抗战气氛比较浓厚、抗战文化开展比较活跃的地区。皖南事变前,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地方,进步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而桂林进步文化却近乎安然无恙。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为桂林文化城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加强党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巩固和扩大抗日文化统一战线,重视、关心文化人的安全和生活,极大地推动着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抗战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一书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最新成果。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桂林抗战文化的概念的突破;对桂林抗战文化城活动的起止时间作了深入的探讨;对桂林抗战文化的含义有了新的概括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抗战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一书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最新成果.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桂林抗战文化的概念的突破;对桂林抗战文化城活动的起止时间作了深入的探讨;对桂林抗战文化的含义有了新的概括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邓群 《传承》2005,(3):20-22
桂林抗战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创造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近现代民族解放斗争所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据统计,抗战时期国统区桂林虽仅有30万人口,但在桂林抗战文化城战斗过的知名作家、艺术家和其他学者就有1000多名;先后在桂林创刊和复刊的报纸杂志将近200种;在桂林开设的书店、书局、出版社有200余家,出版的文艺书籍有上千种;文化演出团体60余家,10多个剧种同时上演;群众性的歌咏会,诗…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9)
抗战时期,桂林版《救亡日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刊登了很多的抗战歌曲、抗战音乐文论和抗战歌咏报道,尤其是发表了大量的纪念音乐家聂耳、张曙等人的文章和报道,为桂林抗战音乐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6,(11)
抗战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桂林,聚集了大批音乐工作者,同时,桂林的工人、教师、学生、医生、护士、政府人员等各阶层民众也都加入桂林抗战歌咏运动中,使得桂林抗战音乐运动力量空前壮大。音乐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推动了桂林抗战音乐运动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韦步轩 《传承》2007,15(6):108-110
关于民族主义与抗战文化的关系问题,史学界至今仍尚付之阙如。文章以桂林为例,对这一论题试做初步探讨。抗战文化中的民族主义思潮较之以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5)
抗战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桂林学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组织了很多抗战歌咏团,走上街头、深入乡村,通过街头传唱、举办音乐比赛、举办音乐会、电台演唱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抗战,极大地激励了桂林广大军民的抗战斗志,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龙谦 《传承》2005,(4):26-27
在广西浩荡的抗日大军中,有拿枪的武装军队,还有不拿枪的文化军队。在文化军队中,有一支出版发行队伍也投入进抗战的洪流。他们以出版书刊作武器,完成了自己参加抗日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一、抗战时期,广西各地先后建立了一批出版发行机构,大量出版发行抗战书刊,有力地配合了广西宣传动员、组织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需要。当年,出版发行中心是在省会桂林市。中共党组织和受党影响的进步人士在桂林战时办有大小出版社、书店220多家,刊物280多种,还有报纸11家;大小印刷厂(社)有上百家,其中,大型书刊报印刷厂8家。抗战期间,桂林出版的图书2000…  相似文献   

17.
刘俊 《传承》2009,(6):158-159
抗战期间,漫画也跟中华民族一道历经着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较量、侵略与救亡的抗争。桂林抗战漫画运动是桂林抗战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的兴起与桂林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国际大背景下的国内政治环境以及漫画艺术自身具有的特性等因素分不开。  相似文献   

18.
抗战期间,漫画也跟中华民族一道历经着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较量、侵略与救亡的抗争.桂林抗战漫画运动是桂林抗战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的兴起与桂林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国际大背景下的国内政治环境以及漫画艺术自身具有的特性等因素分不开.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05,(3):4-8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相继发生,中华民族危机加剧。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桂系实力派和以李济深为代表的民主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推动广西形成国共合作的局面。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统筹南方抗日大局,谱写了华南抗日战争的光辉篇章。抗战时期,国民党桂系执行片面抗战的政策,制造了桂林“七·九”事件等一系列反共事件,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反对顽固派的反共内战逆流,转移隐蔽精干,高举抗日旗帜,开展广泛的抗日救亡宣传,放手发动群众,支援正规军作…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6,(4)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战初期,他以成熟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着时局变化,为赶赴前线的八路军作出了正确的战略部署:他建立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准备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突破山地和平原界限,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发动冀东暴动,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