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世纪末叶,随着印度茶业的发展,英国殖民主义者力图将印茶打入边茶市场,通过印茶的渗透,企图在经济上掠夺西藏廉价的珍贵药材和工业原料;在政治上排斥川茶,离间汉藏感情,截断自古以来内地与西藏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从而实现其把西藏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重大步骤。印茶侵销西藏一开始便成为政治上十分敏感的问题。早在光绪十二年,驻藏大臣色楞额便认为印茶侵藏,后患无穷。此后不少封疆大臣具奏陈述印茶侵藏的种种危害,因而引起清廷的密切关注,以致在清代末期四川、西藏地区均掀起一场抵制印茶侵销的斗争。在一个时期,有效地拒印茶于国门之外,在中国近代反对殖民主义侵略史上写  相似文献   

2.
从康熙末年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统一西藏、驱逐准噶尔分裂势力,清朝多次用兵西藏,成为清统一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疆域的完整统一贡献极大。同时首创了藏区驻军制:西藏驻军负责驻藏大臣与国家权力机构的保卫,通过军事威慑消弭动乱,防范外敌,维护西藏安定;川藏交通线的藏区驻军承担驻藏军队和驻藏大臣及其属员的后勤保障,负责护卫交通和物资递运。为保证国家军事力量常驻西藏并参与藏区治理,清朝逐步建设起较完善的藏区用兵驻军后勤保障体系,通过全国征集协济援藏军粮银两,在川藏线设置"台站"转输军需粮饷,布防汛塘护卫交通等举措,保障了藏区驻军和驻藏大臣的后勤供应。清代藏区用兵、驻军和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是历代统一王朝治藏战略的重大推进,在维护国家统一、边疆安全以及稳藏、保藏、治藏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俄觊觎西藏使得连接川藏的川边重要性凸显,清廷为保藏固川,在西藏地方推行新政的同时也逐渐调整川边治理策略,清末赵尔丰对川边的经营使得川边治理取得重大成效。但川边治理过程中,赵尔丰与清廷的意见并非总是一致,如调任驻藏办事大臣之初赵尔丰不愿进藏遭清廷严厉督斥;因西藏地方抵制进藏未果后,赵尔丰力主对藏用兵、对川边改流建省;而清廷仅让赵尔丰护送川军进藏,否定川边建省计划,主张川边仍设道归四川省管辖等。本文聚焦于1908到1909年,从清末川边经营中赵尔丰与清廷的互动,论述清末清廷边藏治理政策仍在强硬与退缩之间调试摇摆,阐述清末开启的川边与内地一体化进程、传统边疆治理体系向近代民族国家边疆治理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三 反映民间对西藏问题的关注 除了报道政府筹建西藏外,还报道民间对西藏的关注。第7卷第2号至第3号,登载了日本法政大学毕业生陈赞鹏的投稿《治藏条陈》(上驻藏大臣),此文可反映出不但政府关心西藏建设,民间百姓也同样关注西藏问题。该文分十一个问题。其一日收主权:“西哲之言国家者,皆以主权与土地人民并举,是盖以主权既失,则虽有土地人民,亦既名存而实亡”。并建议提高驻藏大臣的地位,收回达赖的行政权,使政教分离,让达赖成为宗教上的领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藩院的设立、达赖、班禅封号的确定,噶厦治政制度、驻藏大臣制度、金瓶挚签制度的创立等方面,述叙了清代中央政府的主要对藏政策,认为这些政策总体上稳定和促进了西藏的社会经济,提高和发展了历史上形成的“汉藏一家亲” 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6.
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昭示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任命达赖喇嘛为西藏政教首领的定制就是一个具体的例证。在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政教合一权力的五世达赖,是康熙皇帝统治时期由中央政府任命的西藏首领。七世达赖时期,乾隆皇帝批准成立了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自清一代,中央政府还派驻数十位驻藏大臣,直到中国封建王朝结束。现在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封建帝制被推翻以后,西藏“实际上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7.
乱世枭雄赵倜予振,邓清中秋节触景生精1901年7月,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这才撤出北京。慈措、光绪于是择定吉日,由西安启驾回銮。马玉昆所部毅军,奉命驻守法关、函谷关、观音堂一带,大营设在陕州,...  相似文献   

8.
正黎庶昌的外交自成风格,被称为"文化外交",即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深切体察驻在国情况,了解驻在国的文化。2014年是又一个甲午年,中日甲午战争迎来两甲子的120周年。此时此刻让人不免回忆起那段曲折苦涩的历史,也让我忆起我国清末外交家黎庶昌先生。他曾经两任清朝驻日大使,是一位外交风格独特、文采斐然的外交家,为清朝对日外交作出重大贡献。两赴日本就任清廷驻日大臣黎庶昌是贵州遵义县东乡禹门  相似文献   

9.
1959年新中国诞生不久,面临着两大战场,东面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并将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西面是西藏一小撮分裂主义分子,在帝国主义唆使下,造谣中伤,以所谓防止共产主义势力潜入,而导致了一场“驱汉事件”,赶走国民党中央政府的驻藏机构和驻藏人员,分裂主义分子在帝国主义的策划下和煽动下,一再鼓吹什么“西藏独立”。  相似文献   

10.
2、蠢蠢欲动的分裂图谋——从"七·八事件"到西藏和平解放1949年7月8日,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西藏部分上层加快了与祖国分离的步伐,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噶厦官员突然通知国民政府驻藏办事处代理处长陈锡璋  相似文献   

11.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藏军区: 在西藏各族人民欢庆和平解放四十周年这一盛大节日的时候,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西藏各族农牧民、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爱国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和西藏武警部队全体指战员、全体公安干警,向参加和支援西藏建设的  相似文献   

12.
梁忠翠 《求索》2015,(1):168-172
近代英国对西藏情报搜集的历史经历了初以探险、考察名义的隐形搜集阶段,后发展到直接服务战争的情报搜集,终以驻藏机构为依托,"超级耳目"无孔不入,肆无忌惮地大规模公开搜集情报,西藏几无秘密可守。英国对藏情报源非常庞大,情报员组成复杂,情报间谍训练严格,情报搜集渠道五花八门,对间谍的保护措施严密,情报价值非常高。反观晚清和民国政府,在中英"西藏问题"交涉中因情报落后而受制于人,处处被动。英国高效的对藏情报搜集是其侵藏的重要手段,极大地加速了侵藏进程。  相似文献   

13.
乾隆四十五年,是弘历的70寿辰,作为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罗桑巴丹益希请求亲自进京田间。对此.乾隆奋极为重视,他认为作为第一个来内地的班禅活佛为其祝寿,说明喇嘛教首额已经完全倾心依附清中央政权。于是下令:准六世班禅进京说法传佛;同时敕谕:仿扎什伦布寺式样于热河建规模宏伟的须弥福寿之庙;在北京雍和宜建班排楼和戒台楼;在西郊香山田园建“宗镜大昭之庙”;在南苑重修宏而庄严的德寿寺;在北郊复建西黄寺,作为六世班禅源研佛经之地。花区四十四年,六世班禅率领众高增喇嘛及随行人员一千余人,由清政府驻藏大臣护送自西藏…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决定向西藏进军时曾提出,入藏军队要"三年一换".当时,这一设想因条件所限而无法实现,并被很快放弃.西藏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党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长期建藏"的思想,并通过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条件,使这一思想逐步在驻藏部队官兵和地方工作人员中得到树立和巩固.长期建藏思想的树立,促进了我国主权的巩固、西藏地方建设和部队自身建设,对今天党的对藏工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0年夏天,江泽民同志踏上西藏雪域高原,在听取了西藏自治区和驻藏部队领导的工作汇报之后,挥毫题词:“发扬老西藏精神,戍边卫国建新功”。他要求部队“继承十八军的光荣传统,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艰苦创业,努力奋斗,把部队建设好。”这是对边疆指战员、工作...  相似文献   

16.
马国君 《思想战线》2011,37(2):123-128
康区位于今川、滇、藏及甘、青交界地带。元代始于其地设土官。明朝为隔绝蒙番,屏蔽川、滇,继续在这里设置土司。明末清初,漠西蒙古和硕特部乘西藏动乱之机举兵入藏,并控制康区,对川、滇、青边境构成巨大威胁。清廷惮于国内不稳,边疆多事,乃对漠西蒙古和硕特部实行"绥抚"。康熙末年,漠西蒙古准噶尔部袭占拉萨,形成挺进川、滇、青态势,西南边疆遂成为清朝内陆边防的"软肋"。康熙帝乃实施"驱准保藏"之战,以加强对康区的控制。雍乾时期为防范漠西蒙古再次入藏,清廷在康区实施"改土归流",从而使西南与西北连为一体,为击败准噶尔蒙古,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59年3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彻底平息西藏上层统治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自此,西藏百万农奴暗无天日的生活,随着民主改革的号角而终结,高原大地迎来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三3.28”是西藏重获政治新生的分水岭,也是世界人权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8.
张经武是毛泽东亲自提名、中共中央任命的唯一一任中央驻藏代表,是西藏地区唯一一位获得三枚共和国一级勋章的开国将军,也是西藏地区的第一位中央委员。他笃信“家和万事兴“的信条,并将其贯穿于经略西藏的  相似文献   

19.
翻开中日甲午战争史,探究清廷在战争中惨败的历史根源,人们从中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清廷之所以在甲午战争中全盘惨败,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北洋大臣李鸿章用错了两个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和陆军统帅叶志超,虽均属平庸无能之辈,但却经李鸿章个人的力荐,轻而易举地被安排在清廷海陆军最高统帅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在吴三桂入滇署理云贵军政事务之际,蒙藏联合势力的触角也伸向滇西北藏区,双方关系微妙。吴三桂出于战略考虑,对罕都所代表的蒙藏势力入滇采取认可态度,并主动与西藏达赖喇嘛结纳关系,书信礼物往来。罕都叛教问题的发生及其处理,暴露了蒙藏联合政权内部已经出现裂痕,必须予以妥善解决。吴三桂反清叛乱以及康熙皇帝要求五世达赖喇嘛派蒙藏军队协助剿吴,使西南地区多种势力之间及它们与清朝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微妙。在吴三桂与五世达赖喇嘛(格鲁派寺院集团)、蒙与藏、吴三桂与清廷、蒙藏联合政权与清廷等多重力量关系的博弈中,清朝的力量及其权威逐步得以在青藏高原地区稳固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