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晶 《青年论坛》2003,(2):33-34
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大学生志愿者对当前人才缺乏的非营利组织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他们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志愿者频频流失的现象已成为摆在非营利组织发展道路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味强调社会责任和奉献爱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使志愿者的价值和志愿活动的意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才能保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志愿服务体现了公共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自愿、自觉的道德行为特征.志愿服务符合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大学生道德养成的有效载体,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价值确证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时间不长,其组织形态上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价值确证的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的确证困境主要有社会贡献价值认可困境、高等教育认定困境、自我价值认同困境等。走出这些困境的主要举措有:整合志愿者证书,细化志愿者服务的要点与贡献值;建立志愿服务社会价值认同机制,高等教育认同机制和网络确证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动员必须建立在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之上,这既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原则,也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所具有的基本权利。作为一种自主选择,高校应当帮助大学生深刻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和意义,大学生只有在深入了解志愿服务的基础上作出选择才是真正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来  钱嫦萍 《青年探索》2008,(5):19-22,7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为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提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来源上看,国家的合法性认同、高校的创新管理、志愿组织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重要方面。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比较结果表明:志愿服务是一种“有限自愿”行为,需要强化国家在法律规章合法性建构方面的主导性,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显著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呈“弥散分布结构”,需要高校建立统一认证考评体系,并将其纳入课程学分、就业指标与素质教育的框架;志愿组织培育好与志愿者的关系,以平等沟通与深度参与方式开发志愿服务的多元活动网络,有助于从内在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方面激发大学生的志愿热情。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对志愿服务进行了广泛研究;在"志愿服务"的概念研究方面,存在着"非正式的"与"正式的"两者之争;在志愿者服务产生的内因研究方面,存在着利己与利他的争论;在志愿服务产生的外因方面,存在着社会结构因素与文化因素的不同分析;在志愿服务的过程研究方面,存在着强化与退出两种过程的不同观点;在志愿服务的结果研究方面,存在着提升个人能力与促进公民社会两种结论。这些研究对于推进我国志愿服务研究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参与动机既是对志愿服务对象的不尊重,又是对真正怀揣赤子之心的其他志愿者的伤害,更是对志愿精神的亵渎。崇德向善的文化环境是志愿精神的生长土壤,在见利思义、济世爱民的社会环境中才有希望培育出有担当、有德行、有责任的大学生。大学生志愿者要秉承志愿精神的真谛,超越物质走向精神、超越"小我"走向"大我",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期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就业工作是西部计划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切实保障西部计划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访谈形式对服务期满西部计划志愿者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调研结果,探讨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志愿服务逐渐发展和普及.志愿者成为农村维稳与发展不和忽视的力量,开展了扶助困难群体、发展农业生产、促进邻里互助、倡导文明风尚、关怀儿童教育、沟通政民关系、协调矛盾冲突、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呈现两头快中间慢的不平衡状态,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渐繁荣.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10,(8):12-15
记者:请您谈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陈瑞峰: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它所倡导的奉献、友爱、相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我国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志愿服务是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道德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职业道德培养,志愿服务符合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有效载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提高了职业道德认知,培育了职业道德情感,锤炼了职业道德意志,锻炼了职业道德行为,提升了职业道德品质.应积极壮大志愿服务这一载体,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主编:邱服兵涂敏霞沈杰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1月《中国志愿服务典型项目研究》是由广州志愿者学院组织有关志愿服务研究的专业人员编写的,全书由上篇、下篇两部分组成。上篇主要是从理论上对中国志愿服务项目运作的趋势、特点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下篇是对精心挑选的11个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深度研究的分析报告。这11个项目是广东省志愿服务项目中具有较好社会影响力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中国志愿服务的变迁,可以分为近现代和当代两个历史阶段,且能始终紧扣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多重动力的综合作用下,沿着先"民间",后"官方",再"官方为主、民间为辅"的社会服务事业的变迁轨迹,呈现出断裂与延续并存的变迁景象。可以预测,随着中国社会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志愿服务将会成为由政府、民间协同推进的一项专业化、职业化和时代化的社会福利活动。  相似文献   

15.
王亚科 《传承》2011,(8):72-73,88
在当前阻碍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大学生对于高校志愿服务认知偏差的存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利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就800份桂林地区的大学生对高校志愿服务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列联分析和卡方检验后,发现如大学生对高校志愿服务保持正确的认知,将有助于大学生在今后继续热衷参与高校志愿服务,亦将有利于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志愿服务     
正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广大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表现出来的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要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两会代表委员围绕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立激励机制、提供服务保障等话题展开热议。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孔涛:加强公共事件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和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队伍和服务体系。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建立长效化、专业化的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和行之有效的机制、指南、预案,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王顺茗 《人民论坛》2010,(10):140-141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培养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个体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可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政府、社会、高校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志愿服务良性发展,为大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创造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王顺茗 《传承》2010,(30):137-139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它为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推进了大学生优秀职业道德品质的养成,是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助推器的作用。全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品质作用的认识,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开展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罗利玉  梅芬 《传承》2014,(3):106-107
当前,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大学校园里如火如荼地开展,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结合新形势,进一步探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